古代中國的「九州」是哪九州?(圖)

發表:2020-01-05 14: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代中國又被稱為「九州」,「九州」就是一個巨大的井田制九宮格。天子居中,八方朝貢。
古代中國又被稱為「九州」,「九州」就是一個巨大的井田制九宮格。天子居中,八方朝貢。(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古代中國又被稱為「九州」,那麼,是哪九州呢?歷來說法不一,沒有定論。因為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劃分方法。

古代中國為何被稱作「九州」?

主流的大致有如下幾種說法:

《尚書・禹貢》作:冀州、袞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爾雅・釋地》作:冀州、袞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營州;《周禮・職方》作:冀州、袞州、青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並州。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許多說法。古代文獻存在不同的記載,究竟以哪一個為准?今天估計沒有誰能說的清楚了。

有人認為:《尚書》所記為夏朝九州;《爾雅》所記為商朝九州;《周禮》所記為周朝九州。所謂「三代九州」。

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就僅僅只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九州了,而不是天然地理上的本來面目。

一、從大禹治水說起

中國為什麼會被叫作九州?又究竟是哪九州?這一切的一切,追根溯源,咱們還得從沒有朝代之前的大禹治水說起。

早在四千多年前,中華大地上洪水為患,禹受命治水。他採用「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高處鑿通,低處疏導」的治水理念,疏通河道,讓洪水快速通過,最終導之流入大海。

當然,治水的並非大禹一人,還必須得到沿途各個氏族部落首領們的支援配合才行得通。於是,夏部落的大禹,就成為了所有部落(聯盟)中的總指揮,對付共同的水患。

經過十三年的治理,洪水終於全部都向下游流入海中,江河從此暢通,中華大地上也就初步形成了「九州」。

「州」,從字形上看,乃是河流環繞著高地、山丘之形,《說文》稱:「水中可居曰州。」可見,最初的本意與行政區劃無關,而是天然的地形地貌。

每一個「州」,都是一個高於水面的可以住人的陸地板塊。這樣的陸地板塊共有九個,也就是「九州」。

二、九大板塊

那麼,這九州,究竟是哪九大板塊呢?

我們可以看一看井田制的九宮格,橫著畫兩條線,再豎著畫兩條線,就是一個「井」字,這個井字正好就把一塊田分成了九份。

古代中國就是一個大型的井田制九宮格。橫著的兩條線,是黃河、長江,這兩大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臨界處就是豎著的兩條線,剛好就分成了九大板塊。這九大板塊細分後,又是在哪裡呢?

(一)北方三大板塊

上游:後來稱涼州,今甘肅一帶。

中游:後來稱並州,今山西、河北一帶。春秋晉國稱霸於此。

下游:幽州,今河北以北。有古燕國。

(二)南方三大板塊

上游:後來稱益州,今四川。古巴蜀之地。

中游:古荊州,今湖北、湖南一帶。春秋楚國稱霸於此。

下游:揚州,今江浙一帶。春秋吳、越稱霸於此。

(三)黃河與長江之間的三大板塊

上游:雍州,今陝西一帶。春秋秦國稱霸於西。

下游:後來稱青州,泰山以東。春秋齊國稱霸於此。

中游:豫州,又稱中州,今河南。無論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都居正中,故稱中原。

因此,中國(原)的中,是指居黃河、長江之中,(非地球之中),這就是中國之所以叫中國的緣由。古中國的九州,實際上就是分佈在黃河長江沿岸的九大陸地板塊:涼州、並州、幽州、雍州、中州、青州、益州、荊州、揚州。

說明:有些名稱是後來形成的,此處是為了便於敘述。這種劃分方法與行政區劃最大的不同,就是以自然形成的山河為界,更接近於本來的地形地貌了。

九州,就是一個巨大的井田制九宮格。天子居中,八方朝貢。


九鼎象徵著九州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朝貢,就是大禹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後,各方的小部落首領們,紛紛向他貢獻各州的青銅。大禹就用這些進貢來的青銅鑄造成了九鼎。

《春秋・左傳》中談到九鼎的鑄造:

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夏朝初年,夏啟(大禹的兒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

從此,九鼎象徵著九州,夏王亦順應「天命」,成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傳國寶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傳。



責任編輯:張雲峰 来源:「國學堂」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