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破洞癒合多等10年 中國工廠是禍首(圖)


2018年10月15日,空氣污染嚴重,民眾在北京紫禁城前照相
2018年10月15日,空氣污染嚴重,民眾在北京紫禁城前照相。(圖片來源:NICOLAS ASFOURI/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5月23日訊】「一氟三氯甲烷」(CFC-11)是破壞臭氧層的關鍵化學物,已經被科學家證實,這幾年因不明原因急劇上升。科學研究發現,從2013年以來,其在中國東北部大量排放,這些排放的工廠已經明顯違反國際公約,恐致使臭氧層破洞的癒合,將再延遲10年之久。

根據外媒報導指出,22日,科學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刊登的研究報告披露,從2013年起,每年在中國東北部所排放的一氟三氯甲烷,每年都增加了約7000噸。

主要是來自於中國河北與山東省的泡棉工廠,在21家公司中,已經有18家承認使用了CFC-11。其實他們也知道這是非法的,但並不覺得有何關係。

據《BBC》報導披露,2018年11月,河南省就有多人因為持有高達30噸的CFC-11而被逮捕。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大氣化學家芮格比(Matt Rigby)表示,臭氧能夠保護我們避免遭太陽的紫外線輻射。而「一氟三氯甲烷」堪稱是破壞平流層臭氧層的罪魁禍首。

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一氟三氯甲烷被廣泛用在製作冷劑方面,且用於製造泡沫隔熱材料上。1987年,在通過的「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上,就已經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及其他工業噴霧劑,因為這些化學物質會分解地表上方10到40公里處的平流層臭氧。

當此禁令生效之後,全球的一氟三氯甲烷濃度就穩定下降了,可是去年科學家卻震驚地發現,自2013年至2017年期間,其濃度下降突然減緩一半,而證據也指向來自於東亞,可是還無法鎖定真正的來源。

為了追查罪魁禍首,國際大氣科學家團隊自日本與臺灣的監測站,收集了更多的數據,最後才鎖定其來源是中國山東與河北等東北省份。

這個研究的主要作者是國立慶北大學(KyungpookNational University)樸順揚(Sunyoung Park)表示,據我們的測量結果顯示,當空氣通過中國工業區之時,污染量就會飆升。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齊籐拓認為,產生污染的來源已經鎖定了,因此日後有必要掌握中國生產及使用方法等情形,之後再促使其加以禁止。

1987年,世界各國簽署了「蒙特婁議定書」,原定從2010年起,全球就要徹底停用停產CFC-11,經研究指出,如果這樣做,將有望在2030年代,就可讓北半球的臭氧層破洞完全復原;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亦有望於2060年癒合。

可是在2018年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的一篇報告稱,CFC-11氣體排放量自2012年開始突然上升,並強調若不採取任何行動,則恐致臭氧層破洞癒合,要再多等十年了。



責任編輯:王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