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卷流香】神高而聽卑 報若響應聲(圖)

作者:秦山整理 發表:2018-06-01 1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卷流香】神高而聽卑報若響應聲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圖片來源:pixabay)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四子,三國時期曹魏的著名詩人。其詩歌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其才華也頗受後世詩人推崇;曹植與父親曹操、兄長曹丕並稱「三曹」。

詩仙李白讚曹植曰:「曹植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駕。天下豪俊,翕然趨風,白之不敏,竊慕余論。」

本文為讀者介紹曹植的詩作《惟漢行》

《惟漢行》收錄在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是曹植仿曹操《薤露行》而作,取其首句「惟漢廿二世」首二字為題。

對於《惟漢行》的寫作時間沒有明確定論。後世專家學者對此有不同的推測,至少有三種,其中一種推測為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

據《宋書・五行志》記載,魏明帝太和初年,太史令許芝上奏,說是將會出現日食,要和太尉在靈臺祈禱上天求福消災。

明帝下詔說:「我聽說如果君主不施德政,那麼上天就會降下災異使他戒懼,這是警告帝王,譴責他的過錯,使他自己修養德性,整飭德政、自修的方式。所以天有異象,日月薄蝕,陽光被陰氣掩蔽,都說明治道還有不恰當的地方。」

「我即位以來,既不能光大發揚先帝聖明之德,而施行的教化又有和上天之道不相符合的地方,所以上天用這種方法使我醒悟。我們應當勵精圖治,修身養性以回報神明。」

「上天對待人,如同父親對待兒子,從來沒有父親要責罰兒子、兒子卻貢獻豐盛的食物以求免去責罰的事情。現在朝臣希望我派三公中之上公與太史令備禮祈禱消災,這道理我沒聽說過。群公卿士,還是各人努力盡職,整飭政務。若有可以彌補我思慮未及的進言,可以用封事上奏。」(注1)

魏明帝曹叡因天災頒布譴責自己的詔令,要求公卿匡正違失,有專家學者推測曹植為此作了這篇《惟漢行》。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嚮往清明政治的理想。

惟漢行

曹植

太極定二儀,清濁始以形。三光照八極,天道甚著明。
為人立君長,欲以遂其生。行仁章以瑞,變故誡驕盈。
神高而聽卑,報若響應聲。明主敬細微,三季瞢天經。
二皇稱至化,盛哉唐虞庭。禹湯繼厥德,周亦致太平。
在昔懷帝京,日昃不敢寧。濟濟在公朝,萬載馳其名。

太極派生天地,陰陽之氣促使萬物形成。日、月、星三光照耀八方,天行之道十分顯明。天為萬民立君主,欲以君王養其性。仁君施行仁道,則天降祥瑞彰其德。災異禍患的出現,是上天警告君主不能驕傲自滿。

上天神明能洞察下界卑微之處,上天神明對下界善惡的報應,就像迴響一樣,應聲而至。聖明之君尊敬貧賤的百姓,天下因此會走向昌盛。而昏庸的三王夏桀、商紂王、周幽王無視天道,造成了國家的滅亡。

伏羲氏、神農氏的時代為至治,唐堯、虞舜時人才濟濟,到處是興旺發達的景象。夏禹、商湯繼承了唐堯、虞舜博大的德行,使夏、商兩代出現了繁榮局面。周代因尊崇聖德,使天下達到太平的景象。

回想從前我魏國,父王整天操勞不停,即使太陽西落的時候也不敢安逸。群臣在朝忠誠恭謹,萬古千秋永傳美名。

「太極定二儀,清濁始以形」,取自《周易》。

《周易・系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易經》之原始有太極,太極變而產生天地,是謂兩儀;兩儀變而產生金木水火,是謂四像;四像變而生天地水火風雷山澤,是謂乾坤坎離巽震艮兌八卦;由此八卦相重而產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含蓋宇宙萬象,而系之以辭用斷吉凶。

孔穎達疏云:「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二儀」,指天地。

「為人立君長,欲以遂其生」,源自《左傳》。據《左傳・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上天為百姓而立他們的國君,讓他統治他們,不讓失去天性。

「行仁章以瑞,變故誡驕盈」!君主若行仁政,則政治清明,出現祥瑞,災異的出現是上天示警,在警告君主切莫驕傲自滿。

古人相信「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相應」,認為天意與人事交感相應,認為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亦能感應上天。人的先天本性與天道相合,所以人要回歸大道,歸根覆命。天(大宇宙、宏觀整體)和人(小宇宙、微觀個體)是互相感應、互為反應、互為映照的。

古代認為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鼓勵。

若天降災禍,天子要反省自身,大臣也往往會上書勸諫君主。

據《三國誌・魏書・楊阜傳》記載,魏明帝曾大興土木,選美女以充後宮,還不斷出宮到禁囿中巡獵。這年秋天,一場大雨,加上罕見的雷電,竟劈死很多鳥雀。

大臣楊阜就曾上書勸諫魏明帝,其中言道:「以古代的成敗來作為治理朝政的借鑒,說來容易,但確實關係到成敗大事。剛剛下過大雨,暴死的生靈很多。雷電如此厲害,以致擊死麻雀。天地神明,把帝王作為他的兒子。凡是政治有所失當的,他就會降災譴責。應該深刻反省自己,這是聖人的教導。願陛下在事前就早做思考,在事情初露端倪時就謹慎對待。」(注2)

「神高而聽卑,報若響應聲」!神在高處能聽到來自人間的聲音,善惡之報像回聲那樣會迅速出現。「若響應聲」,指善惡報應不爽也。為善則嘉瑞臻,福祥至;為惡則災禍現,其報應甚速!

「神高而聽卑」出自《淮南子》。《淮南子・道應訓》有「天之處高而聽卑」。

宋景公的時候,熒惑星停留在心宿的位置,景公很害怕,召見太史子韋詢問這件事:「熒惑在心宿,這是怎麼回事?」

子韋說:「熒惑是表示上天懲罰的;心宿是宋國的分野。正因為這樣,所以災禍將要降落到君王身上。雖然如此,但可以將災禍轉嫁到宰相身上的。」宋景公說:「宰相是任命來治理國家的,把死轉移到他身上,不吉利。」

子韋又說:「那可以轉嫁到百姓身上。」景公馬上說:「老百姓都死光了,我當誰的君主?我倒情願我自己一個人死了。」

子韋又說:「可以轉移到年成上。」景公接著話題說:「年成是百姓的命根子,年成不好鬧飢荒,百姓必定沒活路,做人君的讓百姓的死來換取自己的性命,那還有誰要我做君主?好了,我的性命也注定要完結了,你也不必再說轉嫁災禍的事了。」

子韋聽了這話後,起身轉向北面,對景公行了個大禮說:「我謹向你表示祝賀,蒼天在上能聽到人間的一切(天之處高而聽卑),君王剛才講了做人君的應該如何對待臣民的三條原則,上天也必定會給你三個賞賜,今晚熒惑星一定會移動三舍(心、氐、房),你也必定會延年二十一年。」

景公不解地問:「你憑什麼說這樣的話?」子韋說:「你講的做君主的三條原則,所以上天也必有‘三’賞,熒惑星移動三舍,每移動一舍就經過七個星座,三七二十一,所以君王能延長壽命二十一年。」

當天晚上,熒惑星果然移徙三舍。所以《老子》說:「能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注3)

結語

曹植的這篇《惟漢行》古樸深刻,寓意深遠,真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效應,從另一視角讓人感嘆華夏神傳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人稱自己的家園為神州,是神的國度。中國人叫皇帝為「天子」,即天之子。幾千年來我們的先人都敬天信神,敬畏天地,相信善惡有報,講究重德行善,遵從仁義禮智信的美好價值,先人賢哲留下的大量著作、詩文、史書、辭賦等等中無不在彰顯這些傳統文化的美好。

先人留下的許多作品中都在不斷的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自己是神的子民,要重德行善,切莫作惡,做事要順天意。「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注4)——體察天道,順天而行,所有道理盡在其中。

曹植的《惟漢行》提醒著世人要遵天道、敬神明,切莫作惡,否則報應不爽呀!

正所謂: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注5)

為善最樂,為惡難逃。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謹記啊!

神目如電!人的一思一念都被上天神明所洞察啊!

古書有言:「乾坤浩大,日月照鑒分明;宇宙寬洪,天地不容姦黨。使心用術,果報只在今生;善布淺求,獲福休言後世。」(注6)值得警醒啊!

「行仁章以瑞,變故誡驕盈」!「神高而聽卑,報若響應聲」!切記呀!

參考文獻

1.《新譯曹子建集》,三民書局,2017
2.《曹植集校注》,中華書局,2016
3.《三曹詩集》,三晉出版社(山西古籍),2008

注1:《宋書・五行志》:魏明帝太和初,太史令許芝奏日應蝕,與太尉於靈臺祈禳。帝詔曰:「蓋聞人主政有不得,則天懼之以災異,所以譴告使得自修也。故日月薄蝕,明治道有不當者。朕即位以來,既不能光明先帝聖德,而施化有不合於皇神,故上天有以寤之。宜勵政自修,以報於神明。天之於人,猶父之於子,未有父欲責其子,而可獻盛饌以求免也。今外欲遣上公與太史令具禳祠,於義未聞也。群公卿士,其各勉修厥職。有可以補朕不逮者,各封上之。」

注2:《三國誌・魏書・楊阜傳》:秋,大雨震電,多殺鳥雀。阜上疏曰:「……重慎出入,以往鑒來,言之若輕,成敗甚重。頃者天雨,又多卒暴雷電非常,至殺鳥雀。天地神明,以王者為子也,政有不當,則見災譴。克己內訟,聖人所記。惟陛下慮患無形之外,慎萌纖微之初。……」

注3:《淮南子・道應訓》:宋景公之時,熒惑在心。公懼,召子韋而問焉。曰:「熒惑在心,何也?」子韋曰:「熒惑,天罰也;心,宋分野,禍且當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國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韋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誰為君乎?寧獨死耳!」子韋曰:「可移於歲。」公曰「歲,民之命;歲飢,民必死矣。為人君而欲殺其民以自活也,其誰以我為君者乎?是寡人之命,固已盡矣!子韋無復言矣。」子韋還走,北面再拜曰:「敢賀君。天之處高而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有三賞君。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歲。」公曰:「子奚以知之?」對曰:「君有君人之言三,故有三賞,星必三徙舍。舍行七里,三七二十一,故君移年二十一歲。……」……是夕也,星果三徙舍。故老子曰:「能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

注4:據《黃帝陰符經》開篇第一句話
注5:據《西遊記》第八回
注6:據《西遊記》第十一回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