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脾胃就是養命 調理脾胃不生病(圖)

發表:2017-12-05 05: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人的精神狀況、情緒變化對脾胃亦有一定影響。
人的精神狀況、情緒變化對脾胃有一定影響。(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現在由於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不衛生等原因,越來越多的人脾胃出了毛病。「三分治、七分養」,可以通過簡單的飲食調養、運動鍛鍊、按摩穴位、調節情緒等,就能遠離脾胃疾病。

脾胃不好會引起這些症狀

中醫看,脾胃之氣旺盛則人體萬物可生,而脾胃之氣虛弱則百病滋生,會引起一連串的不良反應。

中醫說的「脾胃」包括了現代醫學所指的消化、血液、免疫、泌尿、神經等系統所屬的部分器官。中醫認為,脾胃的第一個功能是運化食物。食物進入到小腸開始出現分化,到了小腸下端的時候,就分為了清濁,濁的就是渣滓往大腸走,清的就是津液往膀胱走。而到了膀胱又開始進一步分清濁,濁者入於溺中;清的往膽裡走,然後膽又將其引入脾,脾透過自身的運化功能散於五臟,為涎,為唾,為涕,為淚,為汗,就是通常說的「五汗」。這些同歸於脾之後,脾再行其生化之功將其化為血,然後血又歸於臟腑。

食物進入胃後依靠脾胃進一步處理,脾胃一旦虛弱,從外邊來的食物消化不了,不能很好地生化為氣血,人體抵抗各種病邪的能力就下降了,就會生病。故脾胃被合稱為後天之本和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的第二個功能是升降。脾主升清,指脾的運動是以升為特徵。脾將氣血精微等營養物質向上輸送給心、肺,透過「心主血脈」和「肺朝百脈」的生理功能,將氣血輸送到各個角落。胃主通降,就是指胃腸將消化後的食糜傳輸給小腸,包括經小腸的泌別清濁後,將糟粕傳給大腸的功能。如果脾不好好往上運送氣血精微,反而往下流失了,就會出現氣血不足、身體虛弱的現象。如果胃氣不下降,則食物傳輸消化出現障礙,就會使胃氣滯留在胃中,出現噁心、嘔吐、噯氣、口臭等胃氣上逆的現象,或者出現胃脘脹痛、便秘等現象。

維持生命的一切營養物質都要靠脾胃供給。故《養老奉親書》有「脾胃者,五臟之宗也」、「脾胃虛則百病生」,「人唯飲食不節,勞倦過甚,則脾氣受傷矣。脾胃一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睏倦;心腹痞滿,為吐泄,為腸欬」之說。

氣血是滋養皮膚,使面容保持年輕的物質基礎,氣使皮膚瑩潤光滑,血使皮膚顏色紅潤。氣血功能正常發揮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充盈,不能虛;二是暢通,不能滯。血屬陰,氣屬陽,血的寧靜與氣的運行之間形成了一個陰陽的協調平衡,這樣就確保了血氣的正常運行。而要想保持氣血的充盈、暢通,調理脾胃是基本前提。

脾與胃相表裡 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泉源

飲食水穀經過胃的消化後,將營養物質傳輸給脾,脾臟將營養物質化生為氣血,濡溉五臟六腑和週身內外,當脾胃氣血充足時,肌肉豐盈,四肢健壯。脾胃氣血虧虛時,不僅全身肌肉痠軟乏力,精神倦怠,容易累想睡覺;還會出現怕冷,吃些生冷涼食、身體受涼就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等現象。

要想解決過胖或過瘦的煩惱,首先應「審查」一下自己的腸胃是否健康。前面提及,脾胃的功能是主運化、化生氣血、滋養全身。如果脾胃出了問題,不能好好消化食物、化生氣血,吃進去的營養根本無法吸收,那人吃了等於白吃,身體各個臟器也就吃不飽飯,當然不能好好地運作,就會在體內堆積成無用的垃圾,變成濕氣。這時候,人體自然調動元氣去化濕,更多地消耗人的能量。人體會越來越虛弱,面黃肌瘦沒有精神,這就是脾胃生理功能弱的表現。所以說,人體消瘦跟脾胃有關係。

同樣的,經常感覺餓,但光吃不長肉也是脾的問題,這種情況在中醫裡叫消穀善饑,是因為胃火熾盛所致。胃是主受納的,胃火大,食物消化得快,若此時脾氣再虧虛,則脾運化無力,不能把營養輸送於全身,自然就瘦了。這也是胃熱熾盛型糖尿病的一個典型症狀。

反之,吃得多還能較好地消化,就會肥胖。這種肥胖是現代醫學裡說的單純性肥胖,很多青少年小胖子多是這種情況。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很多疾病都跟肥胖有關。

瘦與胖表面是吃的問題,歸結到底還是脾的問題。當然跟一個人的飲食偏好和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要想徹底改變過胖或過瘦的狀態,需要從飲食習慣、日常細節多方面改變,方能奏效。

保養脾胃要訣

第一要鍛鍊

適當運動能促進消化,增強食慾,讓氣血化源充足,精氣神旺盛。所以,老年人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量及鍛鍊方式。散步是比較適合的活動,可快可慢,有助於調順氣血,活動關節,幫助脾胃運化,達到祛病防衰的效果。

第二要樂觀的心態

人的精神狀況、情緒變化對脾胃亦有一定影響。中醫認為「思可傷脾」,意指思慮過度也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

所以,想要胃好就要做到心胸豁達,遇事不要過於計較、要常保持穩定的情緒及樂觀的心態。

第三常吃植物油、植物蛋白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主要包括吃植物油、植物蛋白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麵食、大米、雜糧、豆類及其製品、瓜果蔬菜等。日常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進食溫涼適當,不要過熱也不可過涼,因為熱傷粘膜,寒傷脾胃。

少食質硬、質粘、煎炸、辛辣性食品。

脾胃有四怕

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四怕生氣。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脾胃不好的人,體內就會淤積水濕,日常我們得食用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紅豆薏米粥是很好的去濕食物,紅豆能健脾益胃,利尿消腫;薏仁可以健脾除濕利水,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兩者同煮,除濕效果非常好。而且做法也簡單,直接把這兩樣放水裡熬成粥即可,既可當甜品也可當早餐。不過,要注意的是,在煮紅豆薏米粥時切不可加大米,否則不利於祛濕。

紅豆薏米粥

做法

1、首先準備好薏米50克、紅豆50克、芡實10克、枸杞5克。

2、將薏米、紅豆洗淨後,再炒過一遍,然後用熱水泡兩個小時左右

3、最後將所有的材料一起倒入鍋裡,放入適量的水,文火2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

薏米山藥芡實粥

做法:準備大米100克、薏米50克、山藥1根、芡實米40克

薏米和芡實先洗淨,然後用水泡2小時。薏米、芡實放鍋裡加水,大火煮開,調小火煮,30分鐘後把大米加進去,用小火煮20分鐘。把山藥切成3毫米厚,放鍋裡煮10分鐘。加入冰糖即可。



責任編輯:心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