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讚比亞的基特韋一處大型銅礦開採地。(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17年6月11日訊】於早期,中國幫助讚比亞修建鐵路、建築公路與大樓等,使讚比亞成為是非洲南部第一個與其建交的國家,也吸引很多中國人前往投資。於6月1日,讚比亞移民局以涉嫌非法購買銅礦原料為由,將銅帶省31位中國公民帶走關押,讓人不禁懷疑這個最挺的友邦是否開始與中國翻臉了?
據外媒報導,在7年前,58歲的徐振民籌集5000萬人民幣前往讚比亞開廠,從事銅礦深加工。他一度認為自己能夠在讚比亞開創大事業,可是他竟然也是這次被關押者之一,雖然經多方交涉,於6天之後,他被釋放了,但卻被要求當天離境。這突發事件讓他吃了一記悶棍。
目前徐振民雖已回到中國,但他的心仍還留在讚比亞。如今他迫切地想知道是否還能回去,若回去之後,可否能像之前一樣繼續經營他的事業,因他的全部財產都在那裡,不然「這輩子就玩完了」。
徐振民說,目前還不知道被抓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據他所知,其他一些開礦的中國老闆,仍還在躲藏著,有的藏在讚比亞,有的藏於中國,他們在那裡也都有幾千萬至上億的資產。
中國最挺的非洲盟友
讚比亞有「世界有色金屬之鄉」稱號,也是非洲南部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早期中國所援建的坦讚鐵路,將這個內陸國家與鄰國坦尚尼亞的港口連接起來,使讚比亞能夠從這個港口出口礦產。而讚比亞也在1971年聯合國會員大會議案上,助中共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因讚比亞是該議案聯合倡議者之一。
中國當局積極地鼓勵與引導中企前往讚比亞進行投資合作。據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副處長楊洋引述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為止,中國在讚比亞,中資企業逾600家,包括了採礦業、製造業、建築業、旅遊業、農業及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對讚比亞各類投資高達36億美元。另於2016年的前10個月內,中方對讚比亞投資增加了2.95億美元,在非洲國家之中,排名第一。
據中國官媒央視引述的數據指稱,從2005年以來,中國企業參與建設了大量非洲地區基礎設施項目,其中包括水壩、機場、港口、公路、鐵路、電信網路及發電站等,總投資金額高達664億美元之多。
可是與此同時,中國人在讚比亞投資經商亦頻頻引發勞資糾紛,「反中」聲浪也時有所聞。
糾紛頻傳
於2012年8月,讚比亞有一座中資煤礦(科藍煤礦)工人發生示威抗議事件,他們要求增加工資,最後造成1名中國經理死亡及2名中國員工受重傷。據報導指出,這起衝突的導火線是,讚比亞全國調高最低工資標準之後,科藍煤礦卻拒絕依照新的工資標準支付工人薪資。除外,當地的工人也曾經抱怨,在科藍煤礦「沒有安全帽、沒有靴子及任何防護設備皆沒有」。
在2010年10月,科藍煤礦也曾發生中國管理人員向當地的示威工人開槍射擊事件,並造成12位讚比亞工人受傷,且引發該國相當大的政治浪潮,同時招致國際媒體口誅筆伐。
於2006年7月,中方所控股的謙比希銅礦,因為工資糾紛而引發暴亂衝突,有6名工人被槍擊。
在2005年,於讚比亞北部的銅礦區,有5位受雇於中國礦業公司的讚比亞人,因薪酬糾紛而引發的騷亂中,被經理開槍打傷。
於2005年,中國有色金屬公司於讚比亞所投資的的炸藥廠,發生爆炸事件,造成52名讚比亞工人喪生。讚比亞全國礦業聯合工會秘書長阿爾伯特.曼多表示,原本需要有經驗的人在那裡工作,可是中方卻僱用了不瞭解爆炸危險的臨時工及廉價工人。
其實,除了讚比亞的中企經營頻頻遇各種麻煩外,中企在其它非洲國家的遭遇也大致類似。在去年,肯尼亞西南部的一項中資鐵路工程中,就有當地約200位青年疑對不能分享就業機會,而感到相當不滿,將工地的14名中國工人打傷了。
帶來「壞」的影響
當31名中國人被抓的消息出後,有美國專家認為,這已顯示出中國開始與非洲合作夥伴的關係裂痕加劇。位於華盛頓的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的研究員Hannah Postel稱,最近的逮捕事件,似乎顯示了非洲各國反對外部勢力是一個大趨勢。
讚比亞商工會長則直指,中國正在橫掃非洲的天然資源,也帶進了廉價的商品。「這不是發展,而是殖民主義。」
南蘇丹反迫害國際組織主席菲利普(Brad Phillips)表示,「他們在這裡的唯一利益,只是他們自己而已」,其實我們希望看到中國人能夠援助當地的學校、醫療所、農業發展或任何有利於人民的項目,可是,根本就未曾有過,中國人所到之處,僅徒留一大片荒廢的土地。
另隨著廉價且具有競爭力的中國產品大量湧入之後,使非洲各國的纖維與服裝等本土企業紛紛倒閉,致使產業基礎及經濟潛力惡化。
責任編輯:王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