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混清宮,你就必須懂的7個規矩!(組圖)


1、奴才是滿人的特權


在清宮內,只有滿人才可以自稱為奴才。(圖片來源:步步驚心視頻截圖)

在清代,「奴才」這個稱呼也是身份的象徵,不是什麼人想「跪舔」就能「跪舔」的。清代文武官員被皇帝或皇太后召見,漢大臣必須自稱「臣×××」,滿籍大臣則稱「奴才」。如果漢族大臣稱「奴才」,是犯了忌諱的,會被同僚看不起。

2、皇帝不是誰都能叫的

「皇帝」這個稱呼也不是誰都能叫的,一般人只能稱呼清帝為皇上,像皇后、妃嬪、滿漢大臣只能稱皇帝為「皇上」,只有皇太后或皇太妃稱皇帝為「皇帝」。

3、叫萬歲爺是找死

滿人有時稱皇帝為「主子」,但不會稱「萬歲」。「萬歲」之類是戲劇舞台上的稱呼,大臣的口中是根本不敢這樣稱呼皇帝的。中期以後,皇帝的近侍太監、宮女開始稱呼在位皇帝為「萬歲爺」,這也是侷限於一小部分太監,大臣們是絕對不敢這麼稱呼皇帝的,這是規矩。

4、誰敢當面稱慈禧為老佛爺?

至於「老佛爺」,這是清末一小部分近侍太監與內務府官員背地稱慈禧的代名詞,以示受寵和親近,但當面是絕不敢稱呼的(據記載,也有稱呼「老祖宗」者)。

5、阿哥只有大臣才能叫


只有大臣們才可以稱呼皇子為阿哥。(圖片來源:步步驚心視頻截圖)

至於對皇子的稱呼,也不像現在影視劇中一律稱「阿哥」。在清代對皇子的稱呼,是按照不同身份來區別的,「阿哥」是大臣們對皇子的稱謂,內務府官員和太監一律按皇子的排行稱「爺」。書面行文則按排行稱「皇几子」。

6、皇帝召見臣子極少在太和殿

清代除登基等重大慶典在太和殿舉行,皇帝臨朝議政一般在干清門,臨時設寶座、御案等,召見和引見官員卻不在此。召見多於養心殿東暖閣,引見多於養心殿明殿。影視劇中,地點多模擬太和殿召見和引見,不過這樣是不符合當時習慣的。

7、回答皇帝的話不超過三句

跪奏時,大臣們與皇帝的對話極其簡明扼要,不能長篇大論,喋喋不休。皇帝問什麼,大臣就要答什麼,簡明扼要,幾乎沒有廢話。

清代大臣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無論奏對何事,必以三語為率,而且必須簡淺明白。」原因很簡單,臣子回答皇帝答話都是。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