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4月22日訊】梁紅分析稱,以特定指標衡量,中國經濟已經陷入通縮:
數據顯示融資成本高於名義GDP增速。2015年一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7%,季環比年化增速5.3%,創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一季度名義GDP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5.8%,GDP平減指數同比下跌1.1%,表明經濟以GDP平減指數衡量已陷入通縮。
中金認為,目前的國內現狀是:兩度降息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作用有限,國內利率水平仍然高企。
央行公布的3月份數據顯示,佔社會融資絕大部分的企業部門2015年一季度平均融資成本僅下降12個基點至6.83%,表明近期央行兩度降息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作用有限。因此,我們估計商業銀行整體加權平均貸款利率一季度為6.65%,僅較央行去年首次降息前低32個基點,小於同期貸款基準利率65個基點的累計降幅。同時,過去3個季度名義GDP增速累計下降了2.7個百分點。
此外,2015年1-2月份的工業企業盈利數據也證實,儘管企業盈利能力已大幅下滑,但融資成本仍然下降甚微。
管企業盈利能力已大幅下滑,但融資成本仍然下降甚微。(網路圖片)
此外,投資者正面臨「負利差」局面:
而更重要的是,加權平均貸款利率作為衡量實體經濟有效融資成本的綜合指標,自1997-2000年以來,首次高於名義GDP增速。這一現象的含義是,從理論上說,總體的投資回報率(以增加值計算)目前已低於借款利率。
這種投資者面臨的「負利差」如果沒有得到迅速扭轉,可能會進一步拖累投資動能和經濟活力,從而令經濟陷入1997-2000年的通縮漩渦。
經濟陷入1997-2000年的通縮漩渦(網路圖片)
為什麼加權平均貸款利率的回落明顯滯後呢?中金認為,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阻礙了政策利率變動的傳導。在基礎貨幣增速和貨幣乘數同時下滑的情況下,M2同比增速從去年二季度的14.7%下滑至今年一季度的11.6%。
貸款利率(網路圖片)
梁紅認為,央行亟需提高貨幣供應量增速,以防止經濟陷入通縮漩渦。
為了有效提高貨幣乘數和保持基礎貨幣擴張步伐,央行需要更堅決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並利用新的工具來創造基礎貨幣,如央行再貸款和購買國內債券資產。我們維持今年央行還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4次以(每次50基點)及對稱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1次的預測。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高頻的銀行間市場短期利率以及長期債券收益率,以獲取加權平均貸款利率和貨幣政策調整的線索。
責任編輯:岳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