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新澤西一所社區學院裡生活了一年,對美國的大學校園生活有了許多的感性認識。最深刻的是:
一學生選課的高度自由與自主
美國學生選課是完全取決於自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經濟情況選課。所以,沒有統一的班級。即使必修課,你也可以自由選擇修讀的時間。也就是,學生只要學分符合專業計畫的要求,選課的事情就完全是學生自己做主了。
但選課自由不是沒有限制的,首先,你選讀的專業大綱限制了你的選課範圍是有限的。學校和有關的系科只規定某個專業的必修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計畫裡主要為選修課。
其次,你的選課要受到最高和最低周學分數量的限制。學校規定全日制學生(Fulltime)和半工半讀學生(Parttime)每週要選的最低和最高學分。全日制一般最低為每週16個學分;半工半讀一般最低為每週6學分。但超過了一定的上限,學生選課的費用將上浮。也就是,在某個學分數量之內選課,學費最合算。這樣,學生的自由被有效的規定了一個範圍。
其三,你的選課還有某些先決性限制,例如,沒有通過大學英語2級,你就不能選修3級。由於電腦聯網操作,使得這一點做起來非常容易。
二.選課的壓力
所有學生必須自己關心選課的時間和地點,如果不留心,你很可能錯過選課機會。更重要的是,許多好的課程還必須早點去註冊,否則人數滿了,你就無法選上。只好等下一學期開課。而下一學期該課又不一定開設,即使開設,你也同樣可能碰到選不上的危險。
三.學生的權利
學生交了學費,不是進電影院買一張門票,在裡面,只要有電影看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學生交了學費之後,就有了許多的權利。例如,免費使用教學設備的權利。學校的電腦房是免費開放的,甚至印表機也免費供應。所有電腦房都可以免費上INTERNET網路。學生只要註冊了,不管你是全日制的,還是半工半讀的,都可以申請一個免費EMAIL帳號。學校有時候考慮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用計算機比較緊張,於是就晝夜開放機房,並且也是免費的。
其他教學資源也是這樣。例如,學校非常高檔的電影剪輯設備,錄像多制式翻錄設備,任何學生都可以去使用,攝像機也可以免費租借。除了開學一次性交費之外,學生從來沒有再交費的。
沒有想到,我們國內就不一樣了,交了學費之後,除了可以免費聽課和借幾本書(書還都是破的!)之外,沒有任何免費的服務可以享受。上機房,要錢!在機房要穿鞋套,交錢!看音像,要錢!申請EMAIL,要錢!甚至補考,要錢!開舞會,要錢!看電影,要錢!學生補考,交錢!有的學校甚至對補考的學生只要交錢,就把試卷和答案一起交給學生,這還考不出?!有時候想:為什麼在金錢萬能的資本主義社會裏反而做得到維護學生的權利呢!?我們的學生真可憐,除了思想政治工作和課堂上教師的嘶喊之外,什麼都享受不到!
四.學生的艱難
在美國讀大學非常艱難。因為18歲成人了,許多人要獨立,就半工半讀。非常辛苦。沒有幾個學生可以在晚上12點之前睡覺。必須不停地做回家作業。一個學管理的學生還只是讀一年級,他居然已經交了500多頁的作業(都是列印出來的,DOUBLESPACE兩倍行間距)。我們的學生大學四年能夠寫100頁已經異常了!每位老師每次上課都會有作業要求。學生別想空手來聽課。
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從來不馬虎。作業再多他們也會認真完成。有的學生甚至會花許多精力和時間去準備,提高自己的作業水平。有一個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發言質量,她居然花了幾百元去買音像資料,然後自己編輯,來配合自己再課堂上的發言。這反映出,學生的責任心非常強。對比之下,我們的許多大學生交作業簡直就像上刀山下火海,有的時候交上來的作業居然像草紙那麼糟糕。上面橫七豎八亂畫幾百個字,就算作業了。
得到老師的B以上評價,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要是不及格,他們覺得非常難堪,臉上無光。但我們有的學生就不一樣了(極個別的),考10分,還不覺得臉紅。我發現,美國老師會非常嚴格地要求學生,決不輕易給A以上的成績。你那麼容易拿A,說明我這個老師的水平太差了。但我們國內有時候有的老師對學生要求太低,有的老師居然給班級95%以上的學生打優秀!簡直鬧天下之大笑話
社團活動
參與社團活動是結識朋友,娛樂,增強自信,補充學業知識的最好途徑。校園內基本上有三種社團:學術型,社交型和特殊興趣型。對特定學科有興趣的學生可參加學術型社團,例如建築學社團,英語社團,聖經解讀社團或讀書會等。喜歡與他人分享經驗或組織小型活動的學生可以參加社交型社團,例如體育運動社團或海外學生社團。海外學生社團常舉辦接待家庭體驗,野餐,烤肉,聚餐,國際文化晚會等活動,讓國際學生互相交流,瞭解不同的文化,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參加中國同學會則不失為消解鄉愁的一個好辦法,尤其是在中國人不多的偏遠鄉鎮求學的同學,參加中國同學會更是難能可貴。大家可以吃吃中國菜,互相鼓勵,交換信息。中國同學會也經常舉辦中國文化晚會,把中國文化介紹給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同學。特殊興趣社團是由對特定議題共同感興趣的學生所組織的社團,例如環境保護社團,學生聯合國等,這些團體會舉辦活動,發表他們的看法和將訊息發布給其他學生。美國高等教育的理念出了注重培養學術人才外,也很重視與社會的銜接。
社團組織可以說是社會的縮影,反映社會的運作和規律。學生可以通過參與校園活動,培養個人領導才能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校園活動往往造就社會上接觸的領導人,許多社會潮流也是從校園開始的。
社團活動是學生得到幫助及交友的良好途徑。參加社團擔任社團幹部,可以訓練領導和組織能力,對將來踏入社會很有幫助,在履歷表上增列幾項比較特別的課外活動,也會增加履歷表的內涵。
體育活動
體育是美國校園的大賽。美國人對體育的狂熱堪稱世界之冠,尤其是籃球,美式足球和棒球。美國大學校際比賽是由美國大學體育聯合會(NCAA)組織的。NCAA運動的錦標賽每年分三季舉行,每一季舉行不同的球賽。美國提倡運動員精神,爭取個人和團體的榮譽,發揚忍耐堅持及積極進取的作風。美國大學校園有各式球隊,校園體育在美國被全國的觀眾所關注,全美頂級的大學足球隊聯賽,往往一票難求,其風靡程度,只有親眼見到才能相信。
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不僅培養個人榮譽感和自我挑戰精神,還可以從中學習團隊合作。團隊運動需要與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與不同民族的人融洽相處,並提高尊重他人的修養。
出了球隊比賽以外,為球隊加油的樂隊,旗隊,啦啦隊等的表演也非常壯觀,出色,頗具專業水準。有時來自不同學院的兩個隊伍之間的競爭,會使校園充滿活力,運動員精神和競爭受到鼓勵,強烈的榮譽感伴隨著啦啦隊,他們與自己學院運動隊共同分享勝敗。美國學生把自己融入學校運動中,看球賽和與朋友討論球賽等是美國人重要的社交方式,也是美國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團隊運動以外,美國多種不同地理環境產生的優厚條件提供了許多體育活動機會,例如騎馬,攀岩,划船,滑雪,飛翔,跳傘等運動。與美國朋友一起參與這些活動,對融入美國生活很有幫助。
藝術活動
美國文化極重視藝術天賦的充分展示和個人創造力的充分表達,也積極鼓勵自我表現(Self-Expression)。學校為鼓勵藝術表演和創作,提供不少經費和人力資源支持這些活動。在美國校園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藝術活動,例如戲劇,音樂,舞蹈,美術等。美國大學設有專業的表演場地,畫廊和藝廊。藝術展覽受到藝術愛好者的歡迎,這些展覽展出專業藝術家,老師以及學生的繪畫,雕塑等作品。戲劇也是一種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學生用傳統戲劇,現代實驗性戲劇,啞劇等不同方式演出。戲劇系每年推出幾部大型戲劇,由師生共同演出。演員,服裝設計師,佈景道具設計師和燈光師都由學生擔任。
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交響樂團,合唱團。學校的樂隊經常在體育比賽和校園活動現場演奏。學生自組樂團在校內表演是常見的事,流行音樂藝術家和藝術團體也經常來代校園演出,為校園增添藝術色彩。大學往往帶動社會藝術音樂潮流,也是藝術家的發源地。
校園活動
美國學生追求讀書和遊玩並重。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們認真用功讀書,上課時聚精會神的做筆記,熱烈參與討論;到了週末,雖然作業和考試很多,卻不放棄調劑身心。星期四晚上俗稱「小週末」,因為許多人星期五沒有課或只有半天課,比較輕鬆,所以就開始聚會,在一起輕鬆同樂。週日有許多由各個同學會和社團舉辦的免費「學間休息活動」(Study Breaks),準備了食物和飲料讓大家在讀書勞累的時候放鬆一下。
美國校園經常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包括食品,音樂,遊戲,體育,各國文化和其他活動。例如學校每年主辦校友返校(Homecoming)活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籌備,並隆重慶祝。傳統慶祝活動包括球賽,遊行,音樂會及選拔「返校之王」(Homecoming King and Queen),十分熱鬧。另外一項重要的校園活動是職業展覽會(Job Fair),每年多次在校內舉辦,由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聯繫許多大公司到校招聘即將畢業的學生。許多公司都設立向學生提供訊息的展臺,讓學生瞭解該公司的情況,以爭取優秀學生畢業後加入。職業展覽會是學生瞭解各個行業和求職的好機會。
到美國除了學習知識,攻讀學位外,最重要是能在這幾年寶貴的時光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聞,體驗生活並自我成長。因此,參與課外活動充實自己與求學同樣重要。校園活動提供機會,使學生得以相互結識並建立長久友誼,體驗美國校園生活和聯繫英語。這些活動對學生在校學習和將來步入社會取得成功很有幫助。如果已經決定到美國的大學學習,莫忘儘可能多參加校園裡的各項活動。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