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穩樓市,不如先減稅減費(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4年09月11日訊】據網傳的杭州地產救市文件稱,自8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餘杭區範圍內購買房產,並符合補貼標準的,在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後,將給予購房款總額1.3%的購房補貼,單套房最高可獲得3萬元的補貼。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對於購房者進行獎勵的城市,之前也報導過成都、包頭等地有類似的按照購房款一定百分比或補貼契稅等的獎勵政策。
而這些措施其實都是出自於救市目的。目前各地救市主要採取二類辦法,一是取消限購,二是對於購買者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目前中國經濟增速下行,且房地產領域的產業鏈條很長,為了防止房地產業長期處於冰凍狀態導致中國經濟失速,取消過去的非市場化的限購政策甚至是扭曲市場的政策如限貸等等,是必須的,因此現在取消限購、盡快取消限貸,都是必要的。
但是,給予購房者一定的財政獎勵,可能是不適宜的,原因不外乎:一是因為動用財政資金獎勵某類市場交易行為,理由不充足;二是這種一次性的小額獎勵,實施起來不一定有成效。若想有成效,得有長期性的健康機制才行。
這十幾年來,中國的樓市政策給人們的印象,主要是調控。而調控的主要手段,除了走向極端的限購、限貸的「雙限」政策以外,其實就是不斷地加稅加費的政策,既有加給開發商的,也有加給二手房交易雙方的。這些增加稅費的目的,出發點好像都是想給過熱的房市潑冷水。但事與願違,每次在增加稅費以後相當長的時間,都會出現房價大幅上漲的現象。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內在的邏輯則在於,賣房者看中的是最後的「淨手價」,要求買方承擔全部的稅費。所以,加稅加費成了助漲房價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降低不合理的稅費,就成了讓房地產產業健康發展的必要之舉。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目前的房地產稅費太多太重。據不完全統計,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經歷立項、建設、配套、銷售等諸多環節,涉及繳納的稅費多達60餘項。也有統計調查得出,商品房從拿地開發到賣給購房者,其中涉及向各級政府繳納的稅費一共七大類。最終的後果就是:稅收以及行政性收費(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取的費用)佔到了房產價格的80%。(參看本網站2014年1月5日的文章《萬科無奈揭真相:房價的80%是稅費》)。而二手房交易中有的還涉及大筆的個人所得稅。
其次,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不得不進行調整,長期暴漲的基礎已經不復存在。所以,出自於抑制房屋價格上漲目的而加的各種稅,比如契稅、二手房交易的個人所得稅等等,如果不減免或取消,只會發生抑制交易的負面作用了。在目前中國房地產產業處於冰凍並可能導致經濟失速的狀況下,取消這些稅費,或許可以促進交易,恢復房地產業的正常秩序,促進經濟回暖。重要的是,降低稅費,可使房屋交易的成本下降,可以使得購房者負擔下降,促進房價理性下跌,有利於普通購房者。
責任編輯:靖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