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畫:東方的古「明信片」(圖)

發表:2014-06-20 08: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西合流的奇妙圖像

通草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植物。最初的用途是用來治病,後被民間用於製作人造花,從晉朝起一直到唐、宋、明、清各朝都在做,《紅樓夢》裡也提到通草做的人造花。19世紀初,廣東一帶有人把這種植物樹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紙張創作水彩畫。因為水彩紙在當時是進口的,價格極其昂貴,一般畫匠根本買不起。而通草在廣東種植面廣,加工成紙便宜,也容易著色,經久不褪。

通草畫

 

 

外國人看到這種紙又輕又薄、接近半透明,就猜測可能是大米的漿水做成的,所以國際上早期給它取的名字是Ricepaper(米紙)。

通草水彩畫的興起,與當年國際市場的需求密切相關。從18世紀起,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紛紛進入歐美人的生活,在歐美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熱」。在攝影技術尚未發明前,來中國沿海城市探訪或做生意的西方人迫切希望能將自己在東方的所見所聞,真實客觀地帶回本國,向親朋好友傳遞美麗而神奇的東方風情。

從清康熙到道光年間,一直是中外貿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的貿易長期處於順差狀態,而歐洲人拚命要將本國的貨物打進尚處於自然經濟形態的中國,在南方最大的港口廣州為此聚集了不少歐洲商人和傳教士。當時獲得朝廷允許與外商做生意的只有廣州十三行,商行就召集了一批廣州畫匠,在西方畫家的指導下,將西方繪畫原理引入本土繪畫中,創造出了中西合璧式的通草水彩畫。所以從一開始,通草畫就是大眾化的商品畫,承擔了向外傳遞中國文化和風俗的使命。

不過由於可切割的桿莖尺寸有限,通草紙本身的尺幅就相當有限,畫面一般不超過30平方厘米。後來,隨著中國通商口岸的開通,中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通草畫的銷量進一步增長。

歐洲人瞭解中國社會的鮮活文本

通草水彩畫描繪的題材相當廣泛,反映的社會文化內容極為豐富,如廣州市井交易、市井生活風情、港口風情、十三行裡的貨品貿易、各行各業、各階層人物、動植物、司法現狀、航行珠江的各類船隻等等。它們是歐洲人瞭解中國社會情況的鮮活文本,也可視作幫助商人擴大生意的「產品說明書」,更是發往倫敦的「明信片」。

這些題材寫實性很強,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今天我們研究當時中國社會的極佳檔案,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可以補充中國傳統的官修檔案和文人筆記的文獻記載之不足。據此,我認為通草畫是民間藝人的作品,雖然屬於商品畫,但是對社會生活之描述和反映之深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過宮廷畫和中國傳統文人畫。

不過我也注意到,通草畫的有些內容可能是根據外國人獵奇的心理需求畫的,比如刑法,時有腰斬、凌遲、挑腳筋等恐怖場景。事實上在清代中晚期,這些酷刑已經廢除了。可以肯定,外國人通過這種令人驚悚的「過去式」場面,會形成對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誤讀。

如今,通草畫幾近絕跡

據史料記載,1836年左右,在廣州十三行附近約有30家雜貨店經銷通草畫。1848年一位外國遊客在遊記中記載,他在廣州曾經雇佣了兩三千人製作通草畫的「壯舉」。

至上世紀初,通草畫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攝影術的興起,攝影記錄影像的逼真性肯定超過通草畫。另一個是日本的浮世繪受到了西方的青睞,歐美人士認為日本的繪畫更具東方情調,在審美功能上可以取代中國的寫意畫和通草畫。目前,通草畫在國內幾近絕跡,主要集藏於西方的博物館中,比如英國牛津、劍橋大學博物館,英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物館,甚至英國皇宮都珍若拱璧。

令人遺憾的是,此後的近一百年裡,在通草畫的故鄉,卻極少有人知道它為何物。在中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裡,根本見不到它的蹤影,製作通草畫的作坊也人去樓空。

拍賣行情一路看漲

英國約克郡有一位熱衷於東方藝術的學者,名叫伊凡·威廉斯,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系統地研究通草畫,足跡遍及歐洲、亞洲、美洲等地。2001年他與廣州博物館和中山大學共同舉辦了《西方人眼裡的中國情調——伊凡·威廉斯捐贈十九世紀廣州外銷通草紙水彩畫》展覽。展後,就將他收藏的70余幅通草畫捐給了廣州博物館。

伊凡·威廉斯的捐贈行為大大刺激了國內文化人和收藏家對通草畫的興趣與研究,遠赴歐洲淘寶的人也經常捎回一些,並送到網上或拍賣會上拍賣。2001年,上海某拍賣公司曾上拍兩張通草水粉畫,成交價格在兩萬元左右。去年也有多幅通草畫在上海某拍賣行上拍,都拍到較高價位。各大網站上也有通草畫的民間交易,近年來的行情一路看漲,題材好、畫工好、品相好的品種要賣到好幾萬一幅,成套的也在十幾萬元左右。有些人用通草畫裝飾會所、酒店或藝術工作室,是一種亦中亦西、中西合流的奇妙圖像。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