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創製京燒 四耳茶壺列文化財產(組圖)


【看中國2013年06月13日訊】日本京都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她從公元794年建都平安京,直至明治天皇出走東京為止的1100多年裡,大部分時間是天皇居住的城市,也一直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作為「千年古都」的京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17處古蹟以及與這些建築物相伴的優美環境組成的「古都京都文化遺產」已於1994 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而那些被遊客青睞的京都特產——京果子、油紙傘、西陣織,也無不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而集枯淡與華麗於一身的「京燒」——京都 彩繪陶瓷更是如此。


圖1 色繪吉野山圖茶壺 仁清17世紀福岡美術館藏


圖2 色繪月梅圖茶壺  仁清 17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圖3 色繪若松遠山圖茶壺 仁清 17世紀 日本文化庁藏


圖4 色繪罌粟花圖茶壺 仁清 17世紀 出光美術館藏

京燒之始

仁清創製彩繪陶器先於中國

京都彩繪陶出現於江戶時期,它的創始人是野野村仁清(約1596-1680年)。他青年時在京都、瀨戶學習制陶技術,寬永年間(1624-1644年) 先後在清水、栗田口、清閑寺、岩倉等地開窯制陶。約在1646年,仁清入仁和寺宮制陶,所做陶器深受賞識,被賜予「仁」字,便自號「仁清」。1655年, 仁清皈依佛門,潛心於制陶藝術,1656年(明歷二年)創製了當時中國也沒先例的彩繪陶器,是為京燒之始。仁清將當時京都貴族階級所追求的華美燦爛的境界,毫無遺留地表現在彩繪陶器的造型與色彩之上,開創出初期京燒登峰造極的盛期。他兼收並蓄狩野派和土佐派繪畫的精髓,從卷軸畫、障壁畫、扇面畫中吸取金彩銀彩的配色方法,運筆設色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從之後的1660年代至1680年代,仁清作出了許多優雅而又華麗的彩繪陶器,那些遺留至今的仁清彩繪陶器已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重量級藏品。

仁清名品

四耳茶壺列為日本文化財產

仁清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他獨創的四耳茶壺,是當時京都上流社會茶席上的名品,保存下來的珍品都已列為日本的重要文化財產。如日本福岡市美術館收藏的「色繪吉野山圖茶壺」,高35.7厘米,是仁清的成名作(圖1)。這件造型精巧色彩華麗的壺完美展現了仁清爐火純青的轆轤成型技術和釉上彩繪技藝。畫面以金、 銀、綠、紫、赤等色彩繪出山丘起伏的奈良吉野山萬物復甦的美麗風景,再以絢麗的紅彩、金彩、銀彩及少量的黑彩繪出漫山遍野盛開的櫻花,與細膩淡雅的白色乳濁釉面形成色調的對比,形成意境深遠而又配色和諧的裝飾結構。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色繪月梅圖茶壺」(圖2)據說是仁清所作十二隻色繪花卉圖茶壺中最為成功的一件。高30厘米,造型準確,胎體輕薄,說明其轆轤拉坯技巧純熟自如的程度。細膩的胎質覆蓋上白色的乳濁釉,據說也是仁清親自配製的。作者借鑒桃山 時代盛行的漆繪工藝,在釉面上以黑彩、金銀彩塗繪出老梅的枝幹,並兼用綠、紫彩結合白釉暈染出樹幹蒼老的質感,紅彩梅花以金彩勾點花蕊,再以金銀彩點繪出銀色的月光灑在大地上的美麗夜景,如同一首古琴演奏的名曲,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茶道之境

保持樸素造型體現孤寂之感

仁清的彩繪茶道器具既有適應大眾化的實用功能,又能體現茶道的孤寂之境,其彩繪形式的適度性,升華了江戶初期京都人的生活感情。如北村美術館收藏的「色 繪鱗波紋茶碗」,高8.8厘米,口徑12.3厘米,底徑5厘米。此器既保持了日本傳統茶碗的樸素造型,又適度地施加以彩繪裝飾,內壁局部施挂乳濁白、綠 釉,外壁局部流挂綠釉,露胎部分彩繪鱗波紋,紋樣與造型在藝術風格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仁清曾師從以茶風優美細膩著稱的金森宗和制陶,此件茶碗頗有金氏茶器之意境。MOA美術館收藏的一對「色繪金銀菱茶碗」也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財產。碗筒身,圈足,內壁通體黑釉,外壁施白釉,並在兩隻茶碗的上半部分別以金彩 和銀彩繪菱形色塊,口沿施一道紅彩,下半部分則以金、赤、綠彩繪出蓮瓣紋,空白處填以黑彩地。此對茶碗裝飾考究,色彩華麗,應是入得茶席的名貴茶碗。

京都彩繪陶是一種具有個性美的藝術樣式,每件作品都表現出作者鮮明的個人風格,而他們的作品一般都有作者個人的款識印記,如以上介紹的仁清作品,其他器物的器底都有「仁清」印記。

藝術特色

儼然是一幅立體的障屏壁畫

如果說障屏壁畫是平面展開畫面,那麼仁清的瓷壺彩繪則是立體展開畫面,讓人追思桃山時代的風韻。請看這件日本文化廳收藏的「色繪若松遠山圖茶壺」(圖 3),高26.3厘米。畫面的大部分塗成漆黑地,再以金彩繪出起伏的山巒,這種鮮明的色彩對比顯然是為了襯托「遠山」;近景是淡綠色的若松,鮮紅的椿花。 這件彩繪作品可謂色調配合大膽,畫面絢麗古雅,儼然是一幅立體的障屏壁畫。

出光美術館收藏的「色繪罌粟花圖茶壺」(圖4)也是一件將色 彩運用到極致的成功作品,高42.4厘米。與圖3不同的是,作為背景的黑地只佔了畫面下方的一小部分,絕大部分畫面都以華麗的金銀彩、紅彩、淡綠彩等表現 怒放的罌粟花,配之以乳白色的釉面,色彩搭配明快艷麗,運筆設色可同傑出的畫師媲美。

其他代表

尾形乾山以富有藝術趣味著稱

與仁清的精緻及嚴謹各有千秋

京都彩繪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尾形乾山(1663-1743年)。他出生於京都一個富有卻又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乾山自幼即習漢文,致力於書法、繪畫。他 與陶瓷的結緣是在25歲時,當時他在仁和寺宮前的山莊閑居,對制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便拜二代仁清為師,學習制陶技術,37歲時在京都郊區鳴瀧的家宅裡開窯制陶,此後的半個世紀都與陶藝為伴,取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

如果說仁清的彩繪陶器是以華麗、精緻及嚴謹而聞名於世,那麼乾山的彩繪陶 器則是以優雅和富有藝術趣味著稱。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和個人的努力,乾山作為京都彩繪的大師級人物,比之於仁清,他已完全脫離藝人的範圍,進入一個藝術家 的境界。乾山彩繪作品趣味高雅,造型多是異形器物,如方菱形的茶壺、輪花形的缽、紫陽花形的透雕紋缽、方形盤、扇面盤、筒形餐具、葉形餐具、筆筒等。彩繪形式也極為豐富,有黑釉鹿紋、吳須鐵繪(青花和鐵鏽花)、繪高麗(朝鮮風格的鐵鏽花和銅紅紋樣)及黃綠釉器物。

風格賞讀正是優雅的個性,

使陶藝家與制陶人區分開來

仁清與乾山是日本制陶藝人中最早被社會各界公認的與狩野派、土佐派的御用畫師地位相同的藝術家,他們的成功說明瞭「正是優雅的個性,使一個真正的陶藝家 與一個僅僅是制陶器的人相區別。他必須能體驗與分辨音樂、繪畫、文學、哲學中優秀的東西,只有吸收了這些東西,他方能夠將力量和個性貫通於他用黏土所制之物」(日本陶藝家籐元毛井語)。

仁清、乾山之後,高橋道八、清水六兵衛、奧田穎川、青木木米、仁阿彌道八及永樂保全等人都為繼承和發展、革新京燒作出了貢獻。特別是奧田穎川(1753-1811年)燒出了京燒最早的瓷器。酷愛讀書,自幼即習繪畫、書法、篆刻的青木木米 (1767-1833年)更是翻刻中國陶瓷史籍《陶說》,仿製中國彩繪,促進了當時京燒文人趣味和中國趣味的流行。這些京燒後期的大師們也都具有高度的文化修養,並與當時的藝術潮流緊密相連,他們所做的瓷器表現了文人情趣和都會洗練的審美情趣,達到了時代與個性的統一。正是他們的努力,京燒的傳統才能延綿不絕,至今仍然興盛不衰。



来源:金羊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