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月亮圓?中美檔案館天地之別(圖)

作者:晏歡 發表:2013-04-06 21: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本國檔案館不對本國百姓開放,研究本國歷史的,要到外國檔案館去尋找資料,研究抗日的,要到美國檔案館找資料,研究中共黨史的,要到莫斯科前蘇聯檔案館去找資料,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但是也可以理解,太多見不得人的東西,哪能都讓百姓知道?

以下是一位中國軍人晏歡在中、美兩地檔案館的感受:

不敢說美國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國的圓,說了也會被一片罵聲所淹沒;但剛剛從華盛頓美國國家檔案館尋找我們中華民族抗戰歷史圖片檔案歸來,我絕對有資格斷言,美國的國家檔案館一定比咱們國家的好!是名副其實的「為人民服務」。

日前讀到一篇《看歷史》的博文《軍人余戈:找回普通人的歷史》,軍旅作家余戈關於國家檔案館的一段文字引發了我的強烈感慨。忍得太久了,不吐不快。余戈作為軍人,我肯定有比其他民間歷史研究者更優越的條件。不過這可不是因為我這身軍裝,而是因為這個身份給我的其他一些東西。


美國國家檔案館(網路圖片)

我給你舉個例子。南京有個單位,收藏了很多檔案。我聽說以後就去了,想複印一份做研究。根本沒門兒。按理說,這歷史檔案都是國家的,你應該對我們公民開放吧?還不,他們就是把這些東西當作他們自己的私人財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後來我想了一個什麼招兒呢?往出走的時候,我發現有個武警中隊給他們負責看守。這就行了!我回到北京就開始找,先找武警總部的朋友,托私人關係聯繫到江蘇省武警總隊,然後又聯繫……最後聯繫到那個武警中隊。中隊指導員領著我又去了,這下態度馬上就好了,行!但是也沒全讓我印完。你看,要不是軍人,我上哪兒去找這層關係?但這並不是軍人身份直接給我帶來的。

美國、日本為什麼歷史研究那麼透徹?人家的歷史檔案全都放在圖書館裡,普通公眾想看,隨時去就是了,這樣就培養起一大批民間的歷史學家。臺灣過去也不讓看,現在讓了,聽說有人去他們還挺高興,還給你泡咖啡呢。

大陸研究歷史,就得靠民間研究者,我們自己托關係、找門子、搞檔案。

從建國一直到「文革」結束,大陸都沒有條件研究。80年代,個人史、口述史的概念還不存在,做史學的都習慣於做大歷史,大人物,大事件;做文學的寫報告文學,依據「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實際上都是聽說了一些模模糊糊的事跡以後,有了情緒和一定事實基礎,根據想像編出來的。

咱們這個國家是沒有昨天的。昨天對咱們中國人來講,好像總是有點兒讓人羞愧。因為很多原因,讓你沒法去回憶很多東西。等過了幾十年,你想回憶,過去了。

我不知道美國國家檔案館是否有明文規定,任何人士不分種族、國籍、職業、年齡、性別均可以自由平等地享用該館檔案資源,反正我們一行七個中國老百姓所得到的待遇,的確沒有與其他使用者有任何區別。

我們幾位「民間研究者」沒有任何預約、沒有手持任何單位介紹信(我國所有檔案館要求必須持有),逕直走進入口大堂的接待處(當然每一位進入檔案館的使用者必須平等地接受安全檢查),自助在電腦上填寫一份申請表,表格中不需要填寫你的職業和工作單位,接待人員看著我們填表時已經迫不及待地要為我們服務;對我們的成員不懂英語,他們表現出極大的耐心和友善,始終以微笑相向,不停地安慰我們,要我們毋須緊張,儘管放鬆。之前的安檢人員對我們進行檢查時,嘴裡不停地說:「別緊張,請放鬆,沒關係,這就好了。」這聽起來比起我們這裡的生活環境中到處可見的「溫馨提示」要管用多了,因為這種「溫馨」提示往往是要你注意自己的背包和錢袋,給你製造緊張的。

接待中心的工作人員幫我們每人拍照然後制做一張IC通行卡,整個過程面帶微笑,沒有絲毫的不耐煩,沒有皺一下眉頭,儘管我不知道這表情是不是裝出來的,至少我們感覺到了有人在認真負責地「服務」你。

且不說整個檔案館建築的建造標準,單看所有的室內設施(絕不是豪華裝修)齊全、便捷、堅固、清潔、實用,就不得不感嘆這個國家真牛X,他們沒有收我們一分錢!對了,我們停在外面的車他們也是分文不取,就連投入自助存取儲物櫃裡的二十五美分硬幣也會在你離開時「吐」還給你;每個樓層的洗手間寬敞、明亮、潔淨,電梯廳更配有休息沙發和飲水機,檔案室裡所有的紙頁、鉛筆、橡皮等文具應有盡有,還專門提供一次性的棉質白手套,教你自動自覺愛護所有檔案文件……。

軟體條件之令人驚嘆無法以一兩句話描述,以後一定專文稱頌。僅僅「使用者可以攜帶自備照相機、掃瞄器進入並且免費翻拍掃瞄所有歷史文件,免費」這一條規則,已經徹底讓你折服,更不用說館內的工作人員有求必應、隔三叉五跑來問你:「需要我幫助嗎?」、「有什麼需要儘管出聲」 了;當他們用車將你想要調出來的任何檔案文件推到你的臺前讓你‘享用’時,那感覺真像是僕人推出下午茶來請主人品嚐,或是秘書準備好了所有的文件資料讓老闆審閱簽字一樣;仔細想來,儘管這些檔案館工作人員是美國人民的公僕,而我們這幾個中國公民照理講是沒有資格做‘主人’的,因為我們沒有在這個國家交一分錢的稅!但是我們也很牛X,我們被美國人民的僕人們伺候著,按照我們國民的心態,套用一句中國經典名句,我們這是在「花美國納稅人的錢啊」!

想起家父在過去幾年裡,為查找歷史資料文獻奔走於我們國家的幾處檔案館所體會到的酸甜和苦辣、所遭遇到的冷漠及傲慢,所感受到的無助和憤怒,簡直覺得此刻就像受到了至少是‘副部級’的待遇!家父曾於2006年在東北某檔案館以每張300大元的天價‘買’回了七張我外公潘裕昆將軍當年舊照片的掃瞄件,遇到這種有執照的‘打劫’,您得「打落門牙往肚裡咽」,您得忍痛呵,誰讓你想要那些你親人的舊照片呵!

去年六月間,就在前面余戈先生提及的南京那家單位,來了一位美國普通老百姓Neal Gardner,手裡拿著一張自己父親——美軍少校John J Gardner 1945年9月和一眾美軍聯絡官在這座建築前所拍攝的照片,想要親自看看這座父親總是提及的地方——孫中山圖書館(當年的名字),他萬萬沒有想到,不遠萬里,遠渡重洋來到這裡,看見那建築物仍然還在,幾步之遙,卻吃了閉門羹,怎麼交涉都不能放行,原因是不對外國人開放(豈止是,對國人也不開放,除非你有一定的關係)。

Neal Gardner 鬱悶極了,南京之行既不能去到當年日本投降簽字儀式舊址看看父親當年風光榮耀的現場,又不能進入這座叫作檔案館的非軍事單位,哪怕是不進去僅站在前院以那建築物為背景拍張照片都不被允許,他快要瘋了。美國人是永遠無法明白我們這裡的‘主僕’遊戲規則的,後來,我們用了與上面余戈先生所採用的同樣的辦法‘疏通’,才勉強讓這位曾經幫助過我們中國人民的美國軍人的孝子了卻了半個「追尋父親的足跡」的美好心願,在建築物前留了個影,檔案館當然是不讓進了。

對於我國幾十年來檔案館嚴苛死板的體制所形成的條件嚴重限制了人民的研究工作,要想說的其實前面余戈先生都已經說了,我堅信以他的身份,發出的聲音更加響亮,更加容易被聽見,但願也更加受到重視。其實道理很簡單直白,我們本民族的榮耀往往是在異國的檔案館裡才被找回的(我手裡有數不清的案例),這本身就是異常的現象,不光彩的一面,難道還這麼繼續不光彩下去嗎?什麼時候我們中國的普通老百姓能夠真正挺直腰板以主人的姿態自由出入我們「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檔案館呢?



来源:鳳凰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