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問題是:習近平為什麼要把俄國選為第一站呢?
這個問題只要反過來想想就清楚了:不選俄國選哪國呢?
大致上講,中共領導人在選擇首訪國時,無非是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同志關係,相同的政治制度;2,有歷史淵源的友好鄰邦;3,現階段最具重要性的國家。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共建政以來歷屆國家領導人的首訪記錄:
毛澤東第一次出國訪問,也是唯一一次出國訪問(1949年12月),是去的蘇聯。劉少奇擔任國家主席後第一次出訪(1960年)也是蘇聯。原因很簡單,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是社會主義陣營的龍頭老大;和蘇聯的關係具有頭等重要性。
華國鋒掌權後第一次出國訪問(1977年)是南斯拉夫、羅馬尼亞。這兩個國家也都是社會主義國家。那時,中蘇關係還比較僵。羅馬尼亞,尤其是南斯拉夫,提供了不同於蘇聯斯大林模式的另一種社會主義模式。當時的中共領導人已經開始有了改革意識,但思維仍然侷限於社會主義框架,所以一度對南斯拉夫模式情有獨鍾。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後,第一次出訪(1978年1月)是緬甸。不過那時他還不算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是在1978年年底才成為中共第一號人物的(雖然沒有第一號人物的名份),因此,鄧小平以國家領導人身份的首訪,應該是1979年1月底的美國之行——這離中美正式建交還不到一個月。鄧小平把美國當作首訪國,這說明他把和美國的關係看得最重。這種觀點一直延續到30多年後的今天。
國家主席一職在文革中被廢掉,1983年重新恢復。不過在最初10年,國家主席基本上是個虛位,李先念和楊尚昆分別當了5年。李先念當國家主席,首訪巴基斯坦,楊尚昆首訪朝鮮。胡耀邦當總書記,首訪也是朝鮮。當時,總書記和國家主席分別由兩人擔任,再加上軍委主席一直是鄧小平,所以那時的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權力都很有限,他們首訪的意義也有限。
從1993年起,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三位一體。江澤民是恢復三合一後的第一人。1993年11月,江澤民以國家主席名義出訪,第一站是美國。需要提及的是,在此前3年,江澤民接下總書記一職時,首訪是朝鮮。1998年,江澤民開始第二屆任期,首訪哈薩克斯坦。為什麼首選哈薩克斯坦呢?因為江澤民受邀去那裡出席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和塔吉克五國會晤,並不是哈薩克斯坦本身有多重要;再說這是第二屆任期的首訪,其意義低於第一屆。
胡錦濤上任後,首訪俄國,第二屆任期首訪日本。胡錦濤首訪俄國,這不僅僅是由於他有蘇俄情結,也不意味著他不重視美國,事實上,早在2002年,胡錦濤就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訪問了美國。10年後,2012年,習近平也以同樣的身份訪問了美國。可見,在重視和美國的關係上,從鄧小平以來,到江澤民、胡錦濤,直到現在的習近平,都是一脈相承的。至於胡錦濤在就任國家主席後首訪俄國,是因為在那時,中國就已經把抗衡美國當作重點了。
現在輪到了習近平。習近平首次出訪,選哪個國家做第一站呢?在國際環境日趨惡化的今天,習近平沒有多少選擇的空間。
去朝鮮嗎?不行。雖說在以往,有幾位中國領導人都把朝鮮當作出訪的第一站,但現在絕對不行。朝鮮搞核爆發導彈,中國也不得不加入聯合國的譴責與制裁,朝鮮仍無悔改之意。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領導人怎麼敢把朝鮮當第一站呢?
緬甸也不行。如今的緬甸已經告別了軍政府時代,正在大步邁向民主化。這決不是中國領導人願意見到的,但又是它無力改變的。所以在近期,兩國關係必定是冷淡的。
日本更不行了。圍繞著釣魚島爭端,中日兩國關係已經降到建交以來的最低點,新上臺的安倍政府態度強硬,中國領導人當然不可能把日本當作出訪首選。
接下來,還有哪些國家可以考慮做首訪的第一站呢?印度、巴基斯坦、英國、法國、德國、巴西、埃及、南非等等,顯然都不合適。
毫無疑問,今日中國領導人,最重視的還是和美國的關係,只是在今天,中美兩國互相把對方視為最大對手的格局已經十分明顯,因此,中國政府最關心的不是怎麼發展和美國的友好關係,而是如何牽制美國抗衡美國,所以,它不再把美國當作首訪國,所以它把第一站放到俄國。
盡人皆知,中俄關係並不順暢。拋開歷史恩怨不提,當下就有很多麻煩問題。這裡只提一件。在南海爭端中,以越南的態度最強硬,而越南的背後是俄國。直到最近,俄國還在賣給越南大量高精武器,如導彈,潛艇。另外,俄國對崛起的中國充滿疑慮。據央視報導,就在習近平訪俄前夕,俄國的媒體接受採訪,時事政治權威刊物《報紙報》的政治部主編葉爾馬科夫就明確說:習近平的訪問是否成功,就取決於能不能讓周圍的國家不為中國的高速發展而感到不安。
諷刺的是,伴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份量越來越重,對其它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但與此同時,中國在外交上卻日益陷入困境,這些年來,幾乎搞到四面樹敵的地步。今日中國,沒有同志,也沒有朋友,有的只是像俄國這樣的「敵人的敵人」或「對手的對手」。在中俄之間,缺少互信,只有相互利用,因而很靠不住。早就有人指出,如果中美之間爆發直接衝突,俄國是寧肯美國贏也不願意中國贏的。
造成中國今日這種外交困境的根本原因,不是地緣政治,不是文化傳統,而是制度。戴秉國在闡述中國外交基本原則時,明確宣布「維護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是「中國核心利益」三原則的第一條。只要中國政府還死抱著這樣的第一原則不放,那麼,它就不可能擺脫其外交困境,而只可能越陷越深。
来源:中國人權雙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