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周編輯記者對「2013獻詞事件」公開信(圖)

發表:2013-01-04 15: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前《南方週末》編輯記者針對「2013年新年獻詞事件」的公開信

我們,曾在南方週末工作過的媒體從業者,為該報「2013新年獻詞」事件,不得不表明共同立場,我們認為這兩天發生的事情極為嚴重。

南方週末2013年新年特刊主題為「篳路藍縷、不懈不止:家國夢」。1月2日,在南方週末已經簽版定樣、編輯記者休假、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庹震,指示對新年特刊做出多處修改、撤換,並導致多處錯誤、事故。惡劣無極者,當屬在南方週末經典性的新年獻詞中強行塞入錯誤頻出的文字,以致頭版出現「2000年前大禹治水」(應為4000年前)的低級錯誤。

南方週末新年獻詞在讀者中享有盛譽,此事爆出,被網友惡評為「強姦」。對這一事件,我們明確地、強烈地表示譴責。

我們認為,庹震部長所為是越界之舉、擅權之舉、愚昧之舉、多此一舉。

我們認為,這是需要希望的年代,他在泯滅希望;這是渴望平等的時代,他高高在上;這是變得開明的時代,他行事顢頇;這是講究教養的時代,他粗暴無禮。

最近幾天,海內外普遍對18大後的中國抱持樂觀,這些樂觀基於新的領導人所體現的精神面貌和施政方向,這些方針包括: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將權力放在陽光下運行,堅定地堅持憲法的基本原則,堅決地反對腐敗和官僚主義。

而庹震部長,在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之地廣州的所作所為,完全與這些方針相悖。

我們並不認識庹震部長,但基於我們瞭解的情況,願意說出以下事實:庹震部長曾經在《經濟日報》社擔任總編輯,在其任職期間,將一家本有希望在市場上一顯身手的報紙,整到無聲無息;其在新華社分管社辦報刊期間,社辦報刊風聲鶴唳,萬馬齊喑,社內有領導稱,「他再管上半年,新華社這些社辦報刊好不容易佔領的市場,將全部失去」;其後去廣東任職宣傳部長,當時就有傳言稱廣東媒體「將死得很慘」,事實果真如此,其在廣東工作期間,是廣東媒體業最黑暗的時候。

而庹震部長一直仕途騰達,我們理解其中道理,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會被說成為了「黨的利益」忍辱負重,但我們願意公開而且善意地表明態度:他的他的所作所為,與執政黨的利益完全背道而馳。他所到之處,充滿生機的媒體被掐斷喉嚨。如果媒體失去公信力和影響力,請問,執政黨靠什麼來發聲?靠什麼說服人民?可以這樣說,這位部長所做的事情,讓人民和執政黨離心離德,怎麼可能會有利於黨的利益?現在他的所作所為,已被認為不僅僅代表廣東省委宣傳部層面,正如網上很多人在問:中央新領導集體這些天所營造的開明開放,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作為曾經的南方週末人,我們也深知報紙之不易,多少年來它在南粵大地艱難生長,它有過失落也有過輝煌,它曾被貼上各種符號,但事實上,那裡有的不過是一群有點理想的年輕人,即便是在「理想」被嘲笑的當下。這份理想往大了說,是希望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希望自己的人民能幸福生活。這家報紙多年來都是一份真誠地愛著自己國家、人民的報紙,那裡的人們懷著最多的善意,希望國家更好。它的拳拳之心,歷史可以證明,歷史還將繼續證明。

最後,我們明確無疑地支持留在南方週末的前同事們。無論出於義氣、道義還是我們心中的準則,我們都與他們站在一起;我們反對針對新聞業的粗暴的管理風格,這些風格有的出自官僚主義,有的出自個人利益,這樣的風格無論對媒體,對執政黨的利益,都是毀滅性的。一個立志要做文化大國的國家,怎麼可以用這麼沒文化的手段管理文化?一個正在建立國際新形象的國家,怎麼可以允許有人擅用蠻橫落伍的手段,降低國家聲譽?

為此,我們呼籲:

1、根據「黨政幹部辭職暫行規定」第十四條規定,庹震部長不宜再擔任現職,需要引咎辭職並公開道歉。

2、對於提出抗議的南方週末編輯記者,認同其榮譽感與責任感,不予處罰。立即恢復他們的微博賬號。

3、南方週末編委會恢復正常運轉。

簽名(截止2013年1月4日15:40分,持續增加中):

姓名 供職時間 供職部門

1 鄢烈山 1995-2011年 新聞部、評論部
2 陳海 2000-2003年 新聞部
3 杜衛東 1998-2002年 新聞部
4 鄧瑾 2004-2012年 經濟部
5 方三文 1997-2002年 新聞部
6 關軍 2003-2006年 新聞部
7 郭力 2004-2011年 新聞部
8 何保勝 1996-1999年 新聞部和副刊部
9 胡賁 2009-2011年 新聞部
10 李暉 1992-1999年 副刊部
11 連清川 1997-2001年 新聞部
12 李紅平 2000-2009年 新聞部
13 李多鈺 2001-2003年 文化部
14 林楚方 2002-2006年 新聞部
15 李海鵬 2002-2009年 新聞部
16 劉鑒強 2003-2006年 新聞部
17 李小鳴 2005-2009年 新聞部
18 馬克 2001-2010年 經濟部
19 南香紅 2001-2007年 新聞部
20 潘曉凌 2007-2011年 新聞部
21 錢鋼 1998-2001年 常務副主編
22 孫保羅 1996-2001年 新聞部
23 瀋亮 2007-2010年 新聞部
24 王剛 2010-2012年 新聞部
25 謝方偉 1998-2001年 新聞部
26 夏榆 2002-2012年 文化部
27 笑蜀 2005-2011年 評論部
28 曹西弘 1996-2002年 新聞部
29 楊海鵬 1998-2002年 新聞部、上海站
30 趙世龍 1997-1998年 新聞部
31 周浩 1999-2001年 新聞部
32 張恩超 2002-2006年 新聞部、專題部
33 張立 2002-2009年 新聞部
34 張捷 2002-2010年 專題部、新聞部
35 張悅 2006-2008年 新聞部
36 左方 南方週末老主編 創刊參與者
37 陳江 2006-2010年 新聞部
38 馬莉 1992年—2011年 文化部編輯
39 拉家渡 2000﹣2002年 文化部
40 張健 2006-2009年 文化部
41 郭國松 1996-2004年 新聞部
42 夏英 2001-2008年 經濟部
43 雷劍嶠 2002—2006年 經濟部
44 劉天時 1998-2001年 新聞部
45 由珊珊 2005-2007年 新聞部
46 柴子文 2002-2007年 評論部
47 袁瑛 2009-2012年 綠版
48 黃廣明 2000-2004年 新聞部
49 丁補之 2007-2010年 新聞部
50 黃秀麗 2009﹣2012年 新聞部
51 瀋穎 2001-2010年 專題部、新聞部



来源:新浪微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