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歸國探親:飯局多、愛攀比,心慼慼


年底不少海外華人已開始返鄉探親。家鄉親友熱情款待,各種飯局邀約排隊。母國「飯局文化」固然有人情味濃厚的一面,但也讓部分華人深感「吃怕了」 。

來自中國大陸長三角地區的商先生夫婦每年年底返鄉探親,原本打算在20天左右裡多陪伴年近耄耋的雙方父母,略盡孝道,但每次都被親友同事各種飯局佔去大半時間。今年人未回鄉,飯局邀約電話、電郵已紛至沓來,「只能確保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一定要陪雙方老人吃飯,中間十幾天都要做好被預訂的打算」,而且飯局名目繁多,「第一週叫接風,第二週敘舊,第三週餞行」。

商太太說,近年來,有朋友發邀請稍晚了,飯局時間都已訂完,仍不罷休,要求改約早茶、下午茶甚至宵夜,往往「越到後面越忙」,最後一個禮拜實在應付不過來,夫妻倆只得「分頭吃」,陪伴父母時間少得可憐。且返鄉一趟,「吃得滿肚子油水」,令在美國逐漸養成清淡飲食習慣的商先生夫婦十分不適應,但仍難卻家鄉親友的隆情盛意。

從地方政府官職上退休的于先生隨女兒移居南加,因罹患膽結石接受摘膽手術後,一直滴酒不沾。但于先生每年返鄉仍有一批老同事、老部下輪流邀約飯局,過去號稱「不倒翁」、現在已成「無膽英雄」的他說,現在回國探親,最怕的就是飯局上「打循環賽似的敬酒,而且常常白酒、紅酒一起上」,太傷身。

飯局中也有不少「暗流湧動」,親友、昔日同窗間在飯桌上的較勁攀比,也令部分「恐歸族」 華人對返鄉期間的飯局大喊怕怕。來自山東的黃先生出身中國大陸名校,經過六年苦讀,前年從爾灣加大取得博士學位,至今仍在做博士後。

黃先生每年寒假返鄉,昔日同窗好友紛紛邀約聚餐,大學同學中有考上公務員的,收入不是最高,但小日子最滋潤,假期多、加薪快;有混外企的也有不少升到中層;甚至有自己創業的同學,也已風生水起,儼然是一名「小老闆」,請客送禮出手豪爽。

黃先生想到自己現在「開一部二手車、分租公寓裡一間臥室、拿著不及別人收入三分之一的薪資」,落差感強烈,眼看「差距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怕吃飯」。

也有家鄉親友借飯局,與海外華人攀比子女成就。來自天津的單親媽媽丁女士每年寒假帶女兒回國探親,也是飯局不斷,部分親友熱衷於藉機攀比子女成就:大哥的兒子在知名外企工作,現已做到部門經理;大妹的女兒雖然只是中學老師,但嫁得好,女婿是一家服裝公司老闆的小開,如今是「少奶奶」;小弟的女兒女婿是雙公務員,吃穿不愁,福利很可觀。

丁女士的女兒初中時來美,後從巴沙迪那社區學院轉入洛杉磯加大,畢業後入讀法學院。丁女士說,「別人不問,咱也不主動提」,但家鄉親友如相問,自家「也不輸陣」。

飯局對部分華人也意味著更多人情負擔。忙著採購返鄉禮物的深圳人Sophia每年與先生返鄉探親都要帶足兩大箱禮物,Sophia說,起初不想帶太多禮物,但第一年回去親友飯局不斷,「吃人嘴軟,次年回去不得不回禮,親友再輪流請吃飯」,結果年復一年,就成了雷打不動的「惡性循環」。



来源: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