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各大媒體報導評論谷案死緩判決(組圖)


 

英媒報導評論谷開來被判死緩

今天英國各報都報導了谷開來被判死緩的消息。

《每日電訊報》報導說,謀殺海伍德的人被免死,中共高官的夫人谷開來因為其行為受「精神問題」影響所以被判死刑緩期執行。判決說,因為谷開來的精神問題,判決緩期兩年執行。

《金融時報》在頭版報導了中國公眾在社交網路上對判決的反應。《金融時報》在北京的記者說,中國是世界上處決死刑犯最多的國家,但是網民認為谷開來被寬大處理是因為她的特權家庭背景。

文章還說,在中國犯下謀殺和其他一些白領犯罪也通常會被判死刑,但是犯下嚴重罪行的高級官員通常能夠得到死刑緩期執行的判決,而這種判決總是會被變成終身監禁。

每日電訊報》另外報導說,谷開來可能被監禁在所謂的「第156號項目」,也就是秦城監獄。谷開來的岳父,薄熙來的父親,薄一波在文革中也被監禁在那裡。報導說,谷開來的丈夫薄熙來也可能會被監禁在秦城監獄。

報導說,秦城監獄是50年代建造的監獄,據說由前蘇聯設計,是蘇聯援助中國150多個工程項目當中的一個。

秦城監獄是用來關押中共對手的監獄,只有中共高級官員和重罪犯人被關押在那裡。

秦城監獄裡面關押過的著名人士有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夫人江青,前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


香港媒體評論谷開來死緩裁決

香港所有報紙週二(8月21日)都在頭版的重要位置報導了谷開來前一天被安徽合肥法院判處死緩的消息併發表了評論。

《蘋果日報》用「谷開來免死,官官相護」的標題說,對谷開來死緩的判決引髮網民炮轟:故意殺人者不用償命,是典型的官官相護。

文章引述復旦大學教授唐賢興說,谷開來的死緩裁決「並非法庭做出」。而且整個案件不提薄熙來也並非對薄熙來的保護,而是「統治集團自保」。

替身

報紙還轉載了網民對出庭受審的谷開來是真人還是替身的熱議。網上流傳說,出庭的是一個替身,是溫家寶總理夫人張蓓莉親自在河北廊坊以巨額酬金物色到的一個名叫趙天韻的婦女。

但報紙又引曾經和薄谷二人打過多次交道的前香港文匯報駐大連記者姜維平說,從臉型、小動作和善於說謊的特點來看,出庭受審的就是谷開來本人。

《明報》則引述北京的維權律師劉曉原說,谷開來的判決結果是意料之中的事,因為當局不想讓谷開來死。

劉曉原還說,如果法院認定谷開來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並且兒子的生命受到海伍德的「威脅」,再加上「立功表現」,那死緩似乎判的又有些重了。

政治審判

報紙還引述北大法學教授賀衛方說,谷開來案未能體現司法獨立,是一次「政治審判」,令人感到失望。

他說,此案許多地方涉及谷開來的丈夫薄熙來,但公布的案情卻完全不提及薄熙來,涉案證人也沒有出庭作證。這是一個並非法院可以做決定的審判。

《信報》發表社評指出,對谷開來的判決正如公眾事先所料。裁決結果是為了緩解薄熙來案所引發的政治危機帶來的衝擊。

評論認為,谷開來案件的裁決是一個政治考慮重於司法獨立的結果,並說,至於薄熙來的問題能否最終公諸天下並受到應有的制裁,仍然無法確定。

腐敗根源

評論說,無論從過去的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案、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案,還是現在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案,貴為政治局委員的中共高官都被指犯有違反黨紀國法的罪行。

評論指出,這說明中共一黨獨裁的權力結構就是滋生腐敗的真正根源,根本無法適應人民不斷要求平等和維護個人權利的政治需求。

《南華早報》的頭版文章形容對谷開來案的審理與判決不過是一場並未消除公眾懷疑的「演出」。

文章援引中國法律專家說,這是一場匆匆結束的政治審判。無論是庭審還是最後的裁決,都充滿法律漏洞和許多沒有回答的問題。

文章引述北京的一名律師說,法庭試圖使用無法被證明的「證據」甚至藉口努力為谷開來開脫以保住她的性命,以及許多關鍵證人諸如薄熙來從未露面,都清楚說明瞭當局要想掩蓋真相的意圖。


臺灣媒體報導評論谷案死緩判決

在谷開來被判死緩後,許多臺灣媒體都論及了臺灣較陌生的中國死緩司法制度,同時也注意到中國民眾對此案的反應。

而谷開來被判死緩後會被關押多久,各媒體說法不一。由台商旺旺集團經營的《中國時報》的大陸中心說,死緩至少服刑二十至二十五年,並說宣告死緩後最終被執行死刑的機率非常小。

該文並介紹說,死緩源起於毛澤東在五十年代對鎮反運動的批示,當時的目的是抓住異議人士的生殺大權,利用死刑給予改造,現今則用來減少死刑執行數量。

《聯合報》一篇記者從合肥發回的報導,則訪問當地的一名律師說,死緩兩年後一旦被減為無期徒刑,執行滿七年即可申請保外就醫,以谷開來情況,屆時要申請應該不是難事。

相對於這兩家獲准在中國大陸派有記者的媒體,《自由時報》則引述BBC駐中國記者的報導說,谷開來據信可能至少服刑十四年。

民眾反應

《自由時報》引述中國網民說,此一死緩判決是椿"交權留命"的骯髒交易,意圖讓谷開來免於一死,以拔除薄熙來的政治權力。

對於中國民眾的反應,具官方背景的《中央社》則引述新加坡媒體說,重慶市民對於谷案判決"無感"。

其轉述《聯合早報》對一名重慶市民的引述說:"政治這種事,你曉得嗎?我曉得嗎?老百姓怎麼知道是真是假?"

《蘋果日報》的司馬觀點專欄也談到了中國民眾的反應,表示中國人對國事不敢太關心,對谷案薄案十八大都不關心,沒有信息,只有耳語及謠言,無從關心起。

司馬觀點比較了中國民眾對釣魚臺與谷案的反應,指出對釣魚臺不屏蔽信息也可以關心。司馬並說中共知道老百姓反日是假的,對現實不滿才是真的,他們在反日找到發泄不滿的出口。

專欄文章說,中國人不能關心人權,只好關心主權;不能關心民權,只好關心國權;不能關心薄案,只好關心釣魚臺;不能反中央,只好反日。這真是奇怪的國度。

政治判決

臺灣不少媒體都引述了國際媒體報導說,谷案死緩判決是中國當局的一種政治判決,而非司法判決。

《蘋果日報》司馬觀點則說谷開來的審判是先有結論,再選擇證據,法庭上沒有攻防戰,沒有交叉辯論,名為審判但實為政治秀,中共的法治水平,再次搬到國際上丟人現眼。

司馬的評論還說,重點是如何解決薄熙來的問題,谷開來坦白從寬,顧全了大局,保住了小命,也算軟著陸的一種。外國人要嘲笑管他去,反正中國人根本不關心,他們對這一套太熟悉了,見怪不怪。


中國報摘:谷開來殺人案判決

星期二(8月21日)出版的中國報章普遍對谷開來殺人案宣判的消息進行冷處理。

《人民日報》的國內版本與海外版均在第四頁刊登新華社的通稿;英文《中國日報》、《環球時報》英文版與英文《上海日報》則刊登了經過重寫的新華社稿件。

《重慶商報》與《新京報》等地方報章也只刊登了新華社通稿。《京華時報》與 廣州《南方都市報》分別在第20頁與第19頁刊登通稿,且並未在頭版宣傳該報導。

新華社的中文通稿並未提及薄熙來,經重寫的英文通稿則提到了薄熙來與谷開來是夫妻關係。一如此前審判時之報導,谷開來被冠以夫姓。

《環球時報》的雙語社評談論了谷開來案判決,其焦點是民眾對於死緩判刑是否公平的爭議。

社評說:「如果薄谷開來就是個普通人,發生同樣的案子,她同樣被判了死緩,那麼在‘少殺慎殺’已是司法原則的今天,對這一死緩判決的議論空間會很小。」

在香港,多份報章以谷開來案作為頭版頭條。

《明報》指出,谷開來被判死緩,意味著薄熙來無法在政壇上翻身。

該報社評說,谷開來案的判決並未解開此案的所有疑團,此外,整個醜聞所反映的「地方諸侯」濫權問題也沒有從體制上獲得解決。

與此同時,政治評論人士對《南華早報》與《英文虎報》指出,北京為避免政治換班前政治不穩,將不會在刑事層面嚴厲懲處薄熙來。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