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培養孩子做天才 是吃苦受累的開端(圖)


隨著幼兒園大班的孩子9月入學,很多媽媽都在考慮在7、8月放假時讓孩子進入讀學前班適應一下,甚至一些幼兒園中班孩子的媽媽都在考慮不上幼兒園大班了,因為感覺這個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只讓孩子玩,感覺這樣將不利於孩子進入小學適應,會落後於別人。他們徹底忘記了,曾經的「讓孩子快樂過童年」的初衷,也徹底忘記了當初正是這所幼兒園的「什麼都不教」才讓他們挑選了這所讓孩子快樂的幼兒園!

小學老師吐苦水 孩子什麼都會反而問題多

前些日子,給小學教師培訓時,一些老師說了很多不被人理解的苦衷。他們說:父母都認為小學一年級不教1-20的加減法;不教拼音、不教簡單的漢字。。。甚至於傳的小學一年級的課程用半學期就過了。。。這些讓我們很納悶、很冤枉!有些孩子是什麼都會,但往往這些孩子我們更頭疼,因為他們都會,所以就會「搗亂」,我們必須還得想一些提高的內容,讓這些孩子有事可做,但是,小學的課程和進度國家都是規定好的,我們根本不可能大幅度的更改,所以剛入學,我們仍然會花很多時間去教孩子怎麼拿筆、怎麼做好,教數數、教簡單的加減運算...所以還是以那些常規的、大部分的孩子為主,有時候那些什麼都會的孩子的家長,一聽孩子這麼一週,啥都沒學,就會覺得我們沒關注他的孩子,我們的教學有問題。

帶著孩子上學前班的媽媽們 是否記得讓孩子快樂的初衷?

身邊有朋友會問,那你讓你兒子上學前班嗎?我的回答是不會。因為我兒子上的幼兒園就有點這樣的性質,中班開始已經有模有樣的在端正做好,在學東西了。他們班竟然43個小朋友,都超過一年級的編製了,每次去聽公開課,我都會有些痛苦,這麼小就和上小學一樣,唉,好在,這所幼兒園其它方面還好,不是那麼的「傳統式」,還能基本做到讓孩子快樂,讓孩子全面發展,因為離家近,我也就勉強繼續上。在週末,我們就會讓他徹底的玩,去親近大自然,希望他能獲得宣泄和快樂。

朋友的兒子,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用週末的時間上學前班了,今年9月上小學。這個孩子接受能力非常強,學東西過目不忘,媽媽很開心,於是週末有很多的班去學,我問她,她說:孩子喜歡啊,他不反對就上唄。現在這孩子什麼加減法、拼音、英語什麼都會,我不知道這孩子上學後會去學什麼,而且這個孩子有個問題就是攻擊性很強,當然這些都是有關係的,但是都是朋友,該說的也說到,我除了有些擔心,也無法去做什麼阻攔。

我們總是口口聲聲的說: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但是當孩子稍微大點,感覺需要人來掌控的時候,父母都會忘記的自己的初衷。雖說不上背信棄義,但也是沒真正把孩子的快樂當做重要的事情來看待!

把孩子培養成小天才 是吃苦受累惡性循環的開端

如果我們提前讓孩子上學前班,把一年級的知識學完,然後進入小學後,老師看著這一個個的「天才」束手無策,只能加快進度或者增加難度,然後下一撥父母又覺得一年級怎麼這麼難,抓緊上學前班。。。如此惡性循環,父母的辛苦,老師的辛苦都不說了,最最倒霉的竟然就是我們最愛最愛的孩子!

如何讓此惡性循環終止?必須是其中一環瓦解。老師這一環是沒辦法的,他們承載著教學任務,社會和家長的期待,他們只能「迎難而上」。所以,想改變,就必須是通過父母這一環。讓父母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態,放慢腳步,幼兒園該幹嘛幹嘛,不去做那個始作俑者,才是切斷惡性尋壞的關鍵。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如果你們的寶貝資質正常,那就不要去上學前班。

那在上學前需要做準備嗎?當然要做,那就是關注孩子的基本能力:

第一:比如自理能力方面:

吃飯、穿衣、入廁;

其次:情感表達能力:

能把學校發生的事告訴父母,能夠知道自己在學校是否快樂。這點上就需要爸爸媽媽平時和孩子多進行情感的交流,和孩子經常性的溝通;

第三:與人交往的能力(這點上小學後顯的重要):

能否把自己想的說清楚,能否把自己的需要表達清楚,有問題時能否給老師去敘述清楚,能否和小同學一起相處玩耍。。。

第四:承擔自己的事情結果的能力:

能否知道常規的事情不做會有什麼結果?能否區分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可以在爸爸媽媽幫助下完成的事情?

如果孩子上面提到的基本能力都還沒具備,那麼到時候這些能力欠缺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不懂拼音、加減法等書面知識給他帶來的影響。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只要父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能陪孩子玩、和孩子溝通,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只要父母有心,那麼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都是培養的機會。

但是有一個能力,是爸爸媽媽在孩子上學前要讓孩子養成的,那就是:孩子對閱讀的喜愛,和「聽媽媽閱讀」的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因為6歲前的孩子還不能進行真正的自己閱讀,但是爸爸媽媽的讀書、講故事等習慣,能培養孩子對閱讀的好奇和喜愛,等上了小學就很容易建立「閱感」了。

親愛的爸爸媽媽,繼續讓孩子玩吧,讓他們快樂的在父母的引導下,再享受一年。就算是父母出於私心,想和孩子在一起,也行啊?孩子能這樣陪我們多久呢?上學後,各自就身不由己了,不是嗎?龍應臺曾說過一句話:父女母子一場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只想呼籲:這6年,孩子必須與爸爸媽媽在一起!這6年,孩子必須快樂!



来源:菲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