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是刻在鼓狀圓石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它比金文更具有明顯的動感。書法史上稱它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被歷代書法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
這些刻有文字的鼓狀花崗岩,在唐朝初年於陝西鳳翔縣出土十座,每鼓高約 45至90 公分不等,直徑約 60 公分,上頭的石刻文字因此而稱為 「石鼓文」,其文字內容為歌詠東週年間秦國君主遊獵之事,故又稱為「獵碣」(碣讀節,方石為碑,圓石為碣),因被棄於陳倉雲野,也稱「陳倉十碣」。
每座石鼓四周都分別刻有四言詩一首,而修辭、用韻、詩風俱與《詩經》相近,後人以各鼓開頭二字為名。譬如吾車、汧殹、田車三鼓的完整度尚佳,也有一座石鼓的文字全失。十座石鼓原有700多字,歷經日晒雨淋,現僅吁200多字。清乾隆55年(1790年),乾隆帝曾經令人仿刻十鼓,置於太學。而研究這些金文、石鼓碑文的學問,被稱為「金石學」。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