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古老的民間舞蹈(圖)

作者:季黛 發表:2012-03-16 15: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圖片)

天寶十四載(西元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游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做了這首詩留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踏歌」而來,水深情深、歌深舞深,自然的表達了兩人之間生動、濃重、真摯純潔的情誼。

傳統民間舞蹈

「踏歌」,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它是中國傳統民間舞蹈,又名跳歌、打歌等。從漢唐及至宋代,都廣泛流傳。它是一種群舞,舞者成群結隊,手拉手,以腳踏地,邊歌邊舞。據《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晝夜酒會,群聚歌舞,舞輒數十人相隨,踏地為節。」

到了唐代,踏歌一方面在民間更為風行,成為一種重要的庶民娛樂,及三五好友親朋自娛活動;另一方面,被改編融會成為宮廷舞蹈,出現了繚踏歌、踏金蓮、踏歌辭等宮廷舞樂。

唐睿宗先天二年(西元713)元宵節,皇家在安福門外舉行有千餘婦女參加的踏歌舞會,人們在高二十餘丈、燃著五萬盞美麗輝煌的燈輪下,載歌載舞,跳了三天三夜,場面極為壯觀。

文人詩詞歌詠

對這種當時極為盛行的舞蹈,唐代許多詩人都有所描述,如本文開頭提及的李白,還有顧況的《聽山鷓鴣》「踏歌接天曉」等。據劉禹錫的《竹枝詞序》記載,踏歌以聯唱《竹枝詞》、吹奏短笛、鼓來伴奏。舞時不分男女,圍成圓圈,手牽手,邊歌邊舞,情緒歡樂。

唐人踏歌的類型有:踏地為節、連袂舞;頓足踏歌,拍手相合,擇場跳月以擇偶等。

宋代,每逢元宵、中秋都要舉行盛大的踏歌活動,正如蔡卞在《宣和畫譜》裡描寫的:「中秋夜,婦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同時也有風格迥然不同的男子踏歌,在馬遠的名畫《踏歌圖》中,繪有四位老人在蜿蜒的山路上踏歌,上有寧宗皇帝的題詩:「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

此外,在西南少數民族舞蹈中,如納西族的阿哩哩、跳腳族的打跳等,都屬踏歌一類的舞蹈形式。流行的舞步如半方半轉、兩方兩轉、蒼蠅搓腳、喜鵲登高等,也都有踏歌舞姿的遺風。

東傳日本

踏歌從唐代已傳入東鄰日本,天武天皇三年(西元674),在大極殿曾演出踏歌。此後,在日本正月十四男踏歌、正月十六女踏歌之風相沿成俗。在日本,歌、歌垣、盆踴都是踏歌的演變。

唐代劉禹錫《雜曲歌辭·踏歌行》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看不見,紅霞影樹鷓鴣鳴。
桃蹊柳陌好經過,燈下妝成月下歌。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月落烏啼雲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
日暮江頭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自從雪裡唱新曲,直至三春花盡時。

【三月裡的黃昏,江邊大堤上望得見月兒露臉啦;那成群的俏女郎,攜手連袂的往堤上聚集。一路上,新的歌詞曲譜都唱光了,視線也不清了;只能看見那晚霞映照下的樹影上,隱約有鷓鴣鳥兒在不甘寂寞的鳴叫哪。

摸黑經過了桃蹊與柳陌;在特意佈置的燈光下添粉補妝,為的是:月光下好大展歌喉、一顯舞技呀!這場地,似乎是楚襄王遇到神女的故舊宮臺;要不,怎麼直至如今,依然還有那麼多的細腰女郎在此徘徊呢?

新歌詞,宛轉的傳遞著女郎們似水般的柔情;深夜的風露裡,傾斜著鬟鬢、甩振著長袖的舞姿,依然姣好完美。這樣的歌舞,持續到月落烏啼、小雨止歇時方才散去;而清晨遊玩的孩童,卻意外的在這寬闊的阡陌上,拾獲前夜在此狂歌熱舞的俏女郎們,不經意間從頭上滑落下來的不少花鈿哪!

薄暮時分,我在江頭上聽到有人唱《竹枝詞》;想起了富庶的南方盡情享樂,而北方的時局卻相對悲慘。我自從去年在雪中唱了新曲之後,直到今春三月,花都謝盡時,心緒依然難以平復。】



来源:正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