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記譜體系——古琴減字譜


在《紅樓夢》第八十六回,有這樣的一段故事,賈寶玉發現林黛玉在翻閱古琴譜,便說:「妹妹在看天書了?」這天書,就是古琴的減字譜。

古琴減字譜和演奏技法

的確,古琴的曲譜,相對於其他樂譜來說,是非常獨特的。它不像西方的五線譜、簡譜,以記錄節奏、旋律為主。和中國民間音樂中常用的工尺譜,也有很大的不同。古琴的減字譜,其實是記錄演奏指法為主的手法譜,對演奏指法和音高都有較嚴格的要求,但對樂曲的旋律和節奏則沒有具體的規定,因而給演奏者留下了較大的空間。

在減字譜出現之前的文字譜,是用詳盡的語言文字形式來記錄一首琴曲每一個音的弦數和徵位。減字譜繼承了文字譜的思維軌跡,將文字譜所記述的內容,歸納為弦數、徵位、左右指法幾個主要部分,並由四個部位組合成一個方塊字。比如像「?」這樣一個減字譜符號,可分為左上角、右上角、中部、旁部四個部位。左上角標記的是左手指名,「大」表示是左手用大指,「夕」表示用無名指。右上角記左手按彈的徽位。如「七」是表示七徽。中部是右手撥彈的弦位,「五」表示右手彈五弦。旁部記右手指法,「勹」為勾的減筆形式,即用中指向內彈弦。因此前述這樣一個方塊字的意思就是「左手大指按七徽,右手中指勾五弦」。

古琴另外有一個特殊的演奏技法,即左手按弦待右手出聲之後,再向左或向右走動,改變旋律的音高,這種技法稱「走手音」,用減字小體字附記於方塊字的右下方,稱為「續部」。如「?上七六再上七下七九」,譯成五線譜則為(正調): 譜例3—1:(詳見原譜)

古琴的演奏指法是十分豐富的,在古代琴譜中,為了更形象地描繪古琴的某個指法,古人常將某種指法符號與自然界的一些動作相比擬。比如右手大指彈弦的動作用「鳴鶴將翔勢」來表示,右手食指彈弦的動作用「鶴鳴在陰勢」來表示,右手食、中名指的索鈴用「振索鳴鈴勢」來表示,右手食、中指的「全扶」、「半扶」 指法,用「風送輕雲勢」來表示,等等。

因此,歷代的琴譜通過減字譜形式,忠實地記錄了古代音樂作品,通過弦位指法準確地反映了音高變化,甚至連一些細微的裝飾音也得以記錄下來。如細吟、急猱、雙撞、喚等。散、泛、按的音色變化也都如實地一一記載下來。至於節奏變化,雖然不夠精密,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尋,有經驗的琴家經過反覆揣摩,進行再創造,再現古代琴曲。

另外,在琴譜中還有很多文字說明。許多琴曲都有解題,有的還有分段標題,有的譜中還有旁注或後記。這些文字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琴曲產生時代、傳譜淵源、樂曲內容等等。

古琴的減字譜經宋元明清一直沿用至今,已逾千年。它在記錄彈奏音位、手法方面非常詳盡,但有關節奏節拍的記錄很少,由於定弦不同等因素影響,其音高也不容易直接視唱出來。這是由於減字譜的主要功能是「記指」造成的,要完整準確地記錄傳授樂曲,還需要師徒之間口耳相承的旋律傳授。



来源:中國民樂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