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在紐約時代廣場打出廣告
中國投巨資在海外擴張其媒體。英國廣播公司監聽部(BBC Monitoring)分析認為,中國媒體的官方身份導致這個雄心勃勃的擴張計畫收效甚微。
2009年,中國為這個項目啟用450億元人民幣。三年來,擴張步伐越來越大。
1月11日,中國央視CCTV新聞臺非洲分臺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開播。
央視還要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建演播室,將成為CCTV全球新聞收集中樞,與國際知名媒體CNN, BBC和半島電視臺一爭高低。
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還將在紐約推出新聞和娛樂頻道「今日中國」。
但是到目前,北京還沒有看到巨額投入帶來的回報。
《人民日報》駐美國記者張暘去年11月在《南方日報》網站上寫道,「在華盛頓,筆者看到各中國媒體增加了資金投入、增加了人員數目、增加了辦事機構,但是接下來如何提高報導數量、改進報導內容、拓展當地市場、與當地媒體競爭、增加受眾關注度等等,卻都還不甚明瞭。」
意識形態
為什麼中國媒體仍沒有在國際市場取得進展呢?
張暘說,中國媒體的報導常常受到國際受眾的質疑。「他們的理解是,中國媒體,尤其是官方媒體意識形態味道過重,「報喜不報憂」,缺乏監督職能。」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去年12月在《環球時報》舉行的座談會上表示,政府在自己的人民中仍缺少可信度,要影響國際公眾輿論就更難了。
他說,「我認為我們在內部都不能夠說服我們的老百姓,或者讓我們老百姓有一種話語表達,我們這樣一個,剛才所說的誰來代表中國的話語權,怎麼來向世界表達,你都不能說服四分之一的人口。」
適得其反?
也有人擔心中國媒體大舉「出海」可能適得其反。
大陸媒體工作者梁雋在《僑報》上發表文章說,新華社在紐約的迅速擴張讓他擔心。
2010年7月,新華社在紐約時報廣場一幢辦公樓內租下面積達1728平米的整層樓面,準備大幅增加新華社駐美分社與駐聯合國分社的工作人員。
美國三位共和黨眾議員提出《2011中國媒體互惠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國記者簽發的簽證不要超過中國給予美國記者的簽證。
2010年美國廣播事業管理委員為美國記者從中國只申請到兩張簽證,
梁雋擔心,如果這個提案得到通過,2010年中國媒體從美獲得的650張記者簽證中的648張將被撤銷。
「在紐約最繁華地帶租下的整層辦公樓將空無一人,新華社在美原有的兩個分社也將人去樓空 .... 新華社這筆歷來最大斥資,豈不是要打了水漂?」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