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難、待遇低:中國的海歸已死(組圖)

發表:2011-12-26 16: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日前出爐的《2011年海歸(專題)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海歸(專題)起薪在3000元左右,近五成人月薪不足5000元。隨著海歸(專題)人士不斷湧入內地就業大軍,就業難、待遇低正變成群體性尷尬,在這個沒法靠洋文憑混日子的時代,遠涉重洋卻沒學到真本事的海歸們被淘汰實屬必然。

改革開放初期留學生公費出國優中選優,當時中國一萬個農民才能養活一個留學生

中國最近的一次留學大潮始於改革開放之後。1977年鄧小平在與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座談時提出要擴大派遣留學,「要大膽地派,要成千上萬的派。」出國留學人員管理教育工作隨即出臺,赴美、英、日、德、法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中國留學生陸續踏上求學征程。由於初期留學生皆為公派,都是從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千挑萬選,以理工類的博士生為主,集中在科技領域。第一批是從150名考生中選出50名,再加50名青年教師,費用全部由國家負擔,可謂是精英中的精英。第一批公派出國的留學生湯潮回憶,「聽說入選留學的消息簡直跟範進中舉差不多,當時中國一萬個農民才能養活一個留學生。」

1985年,國家提出「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出國留學方針,開始允許自由地自費出國留學。為解決出國不歸、人才流失的問題,政府鼓勵大型國營企業、銀行、保險和證券公司以高職、高薪大量從國外吸收人才。當時美國新聞週刊的報導稱,「高科技」在中國成為時髦名詞,32個科學院在向留學生招生;53個經濟特區給留學生實行優惠政策。上海保證5天內完成留學生創辦公司的全部手續,北京中關村甚至在美國矽谷開設辦事處招賢納士,這個時期的海歸是精英和人才的代名詞。


李銀河、王小波曾是改革開放後海外留學生中的代表人物。

早期海歸精英回國成為政府機構、大學、科研機構以及國有企業中的精英骨幹

上世紀八十年代,揹負建設祖國重任的留學生回國後,迅速進入政府機構、大學、科研機構以及國有企業就業,成為當時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CCG)發布的《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報告2009》曾提到海歸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傳統的科教文衛領域為例,中國科學院院士的81%,中國工程院院士的54%,都有留學經歷。經濟方面,幾乎所有的在華跨國公司均有海歸精英參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大部分都由海歸創辦和管理。甚至在政界也不乏萬鋼、陳竺等一批海歸高官員。有統計稱十六大356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中6.2% 有海歸背景。

當時那批海歸帶給中國的改變要數證券市場的建立最為典型。上世紀80年代,中國卻還沒有股市、股份制企業、股票。1988年3月,兩名留美學生王波明、高西慶聯合劉二飛、王巍、李青原、茅桐、王大偉、盛溢等八人向政府提交了《關於促成中國證券市場法制化和規範化的政策建議》,此後才有聯辦的成立,再後就有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建立。


1978年6月鄧小平在中南海做出了擴大增派出國留學人員的指示,當年12月首批赴美訪問學者抵達美國。

90%以上自費留學,其中不乏花幾十萬混一張洋文憑,卻證明不了任何能力的「鍍金」海歸

本世紀頭十年的出國留學大潮中,體制外自費留學生佔到總數90%以上,這一時期出國留學沒有選拔標準,甚至連學費和語言的門檻都一降再降,學習優異者可以留學、投機鑽營者可以留學、奮發圖強者可以留學、家財萬貫者也可以留學,於是留學生這個群體也成了三教九流的大雜燴。其中不乏一部分並沒有花心思在學習上,而是仰仗父母有錢玩樂享受,花幾十萬混一張洋文憑,卻證明不了任何能力的「鍍金」海歸。

語言不過關的留學生混跡於中國人圈子,缺乏適應能力表現糟糕

中國青年報記者袁鐵成2002年在日本、德國對中國小留學生進行調查和採訪後出版《留學與垃圾》一書,描述了眾多留學生出國後缺乏社會適應能力,表現糟糕。在另一位留學生王莒寧的講述中,國外純開放式的環境讓語言不過關的中國留學生更加封閉,只能每天混跡於中國人的圈子,基本上躲避和老師的主動交流,成為課堂上「沉默的大多數」。生活上,不少有錢學生頻繁出現在賭場、酒吧、夜總會。平時考試漠不關心,一到考試和寫論文就熬通宵、臨時抱佛腳或者雇佣「槍手」。

 
唐駿文憑事件曝光,國外野雞大學使留學光環褪色。

學歷、資質造假屢見不鮮,針對200名中國學生的調查中90%提交虛假推薦信

自2010年中國職業經理人唐駿學歷涉嫌造假被媒體公開後,「野雞大學」的說法被國人熟知。事實上,為出國、為畢業不擇手段,買賣學歷、代發論文、代為在海外出版論文書籍、誇大成績等在留學生圈子裡屢見不鮮。Zinch China諮詢公司為美國多所高校招收中國學生,該公司採訪了代理中介和招生顧問以及200多名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90%以上的學生提交了虛假的推薦信;70%的學生由他人代寫自己的申請論文;一半的學生提交了偽造的高中成績單。

2008年10月,法國土倫大學發生了一起暴力襲擊事件,一個應將一大筆錢交給中間人的中國學生在校園遭到攻擊。警方對該大學行政部門的調查發現,當考生為中國人時,考試過關機率明顯提高。幾乎100%的中國學生都能拿到碩士文憑,其他國籍的人,包括法國人,獲得碩士文憑的比例也只有60%至70%。當年土倫大學中國學生暴增,約有650名,其中100多名新生不會講法語。4年來,幾百位中國學生從企管學院取得文憑,中國學生的註冊率越來越高。


英國、澳洲等教育產業化的國家,只要有錢,留學也不是問題。

中介與私立大學合謀,上當受騙的冒牌留學生學歷不被認可

不僅留學生主觀上有「買學歷」的動機,跨境教育機構和私立學校也看中巨大利潤,在沒有得到國家權威認證機構認證的情況下,授予欺詐性的或毫無價值的學位造就了一批冒牌留學生。教育部自1993年到2010年1月總共發布的47條留學預警中,共有34個涉及到留學教育服務質量的預警公報。2003年法國東部某大學的幾百名中國留學生向當地政府和校方提出抗議事件,就是由於該大學只有350名學生的接待能力,但卻招了500名中國留學生,他們缺乏生活設施,教學水平也得不到保證。2009年澳大利亞環球教育集團破產,旗下5多私立學校倒閉,約3000多名學生受到影響,其中有中國學生1265名。

30年回國率僅28%,難以立足才回來,在美獲得理工類博士的2139名中國學生5年後仍有92%在美國

教育部2009年公布的數據稱,改革開放30年間,我國公費、自費等各類出國留學生總數達139.15萬人,其中仍留在海外的有近100萬人,只有39萬人歸國,回國率僅為28%。這就意味著,本就良莠不齊的留學生隊伍中,多數人可能是在國外難以立足才回來。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來自美國奧克?里奇大學聯合會的調查,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獲得理工類博士學位後4—5年內仍繼續居留美國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國家留學生的居留比例。2002年在美國獲得理工類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共2139名,其中92%到了2007年還留在美國。


留英留美的各種中介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追捧。

名不副實讓企業對雇佣留學生態度消極 ,工資要求高、不瞭解國內環境是迴避雇佣海歸的兩大原因

遭遇就業難的海歸有一些共同特點,在海外沒有工作經驗,並不能發揮相對本土人才的國際化優勢,在國內也缺乏工作經驗,跟「老外」沒有區別,缺乏熟悉本土的競爭力;在國外就讀的相對本土大學也並不是很好的學校,專業能力與成績並不怎麼樣;能力沒有問題,但期望值過高;需要一個適應、過渡的過程。

在國內人才市場上,名不副實的海歸已讓不少企業在雇佣留學生問題上表現出消極態度。一項關於迴避僱用海歸留學生的原因調查中,「認為沒有必要」的回答佔一半以上,「要求的工資偏高」的佔39.7%,「熟悉國內環境」的佔25.8%。


缺乏競爭力,讓海歸遭遇就業難,變成了「海待」。

扎堆讀商科的海歸併非企業最短缺的技術、創新人才,僅有的外語能力不具競爭力

具體而言,目前有57.24%的海歸專業為經濟管理類,選擇工科類專業的總比例為26.31%,其中計算機電子通信類專業最多,而理科類專業所佔比例最小,還不足5%。鑒於此,專業過於集中在商科的海歸併不是企業最短缺的技術型、創新型人才,甚至在很多企業家看來,不少海歸的最大優勢僅僅是掌握一門外語,在專業學識上、創業能力上,與國內一些頂尖高校畢業生相比並沒有太大競爭力。

沒有工作經歷的海歸佔一半以上,但調查顯示擁有1年以上工作經歷的海歸最受企業歡迎

「務實」已經成為用人單位的共識。有公司人力會明確要求海歸在國外同行業企業中真正從事過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而不是一些低層次、接觸不到企業核心管理理念和技術的輔助性崗位,而這恰恰正是許多海歸的軟肋。有關留學生調查顯示,沒有工作經歷的海歸佔比例在一半左右,年齡越小,該年齡階段中這類比例越大。但在就業市場上,同時擁有2年以上海外留學經歷和1年以上正式工作經歷的海歸最受國內企業歡迎,其中已經在企業中擔任中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的比例超過了9成。

如今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圓,出國讀書也不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件。當海外留學市場越來越大,把出國留學當成「鍍金」而不求「煉金」的投機分子越來越多,成色不足的海歸終究會在競爭中原形畢露。



来源:網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