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我的博客上跟貼,感慨、懷念「公有制」。其實,中國何時有過什麼公有制呢?
想來想去,我覺得:這位網友,大概是懷念過去的「毛式公平」。
在前些時日的文章中,我已說過:「‘毛式公平’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公平」。
其實,真正展開來說:「毛式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如,社會主義改造、土地無償國有、以農養工、城鄉差別、農業戶口……等。
再細想想,「改造」是什麼呢?不就是變相佔有嗎?「土地國有」,就更不用說,是剝奪。「城鄉差別」呢?分明是大等級制。而「農業戶口」,顯然是畫地為牢式的管理方式。
毛澤東,是上了馬克思的當。馬克思瞎忽悠,忽悠完了,就翹辯子了。而中國,卻按照著他的主義搞實踐;結果,就弄出了個不三不四的「毛式公平」。
馬克思的根本問題,是沒有設計出:在經濟上,社會主義如何去戰勝資本主義?當然,從本質上講,是根本沒法設計出來。
我在過去的文章中分析過:實際上,不存在資本主義,只存在資本社會。資本社會,是以資本為特徵的、替代以王權和神權為特徵的封建社會和神權社會。
馬克思這麼一瞎忽悠,就整整禍害了全世界一百年。
打住,先不談馬克思。那麼,「毛式公平」,實質上是一種什麼樣的公平呢?
從本質上探究:「毛式公平」,是一種等級制的、在等級內的相對公平,猶如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
「毛式公平」,與封建社會最大的區別是:其等級,主要表現為權力。而封建社會的等級,則不僅僅表現在權力上,還表現在財富上。
當然,「毛式公平」的等級,之所以沒有在財富上突顯出來,是有幾個重要原因的:一、是剛剛奪取政權,還沒有來得及分化。二、是當時的社會財富少,權力難以獲取大量財富。三、是戰爭時期的允諾猶是耳畔,較難出爾反爾、自欺欺人。
這,也就是網友所感慨、懷念的所謂的「公有制」──相對公平的「毛式公平」的時代。
其實「公有制」不僅不存在,連貧富沒有來得及分化也是有特定原因的。
那麼,我們再來談:社會主義,究竟能不能戰勝資本主義呢?在理論上講,是不可能戰勝的。為什麼呢?社會主義的根本毛病,是削弱競爭意識、干好干壞一個樣、全社會吃大鍋飯……違背了物種競爭的原理。
這樣,原本均富的夢想,就必然成為均貧的結果。實在沒有辦法,就只有勒緊褲帶、搞計畫供應等等,一如今日的朝鮮。
鄧小平的偉大,在什麼地方呢?就在於改革開放、就在於看到了計畫經濟搞不下去……
但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的決策,儘管是正確;而他的思想理論卻是錯誤的,如「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在七十年代末期,在中國人的頭腦裡還滿是「階級鬥爭」、「艱苦樸素」的時候,能拋棄毛澤東思想的一些根本內容、思富,是具有戰略眼光的,是高人一籌的地方。
魯迅說:改造國民的劣根性。我說:讓他從棺材裡爬出來,親自嚐一嚐被改造的滋味,只怕他就又是一種說法了。鄧小平的思想,突破了「改造國民的劣根性」、「社會主義改造」……這些思路,提出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但是,鄧小平沒有意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存在著天然的思想誤區與理論上的盲點,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悖論。
上面已說過:社會主義削弱競爭、吃大鍋飯……其實,搞社會主義就如同下一局死棋--隨你怎麼下,都逃脫不了輸的命運。而對手若與你換換位置,便也承接了你的這樣的命運。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其本意是否定「貧窮」,是救「社會主義」。其實,正因為是社會主義維持不下去,所以才搞改革開放;而搞改革開放,就是重新引入競爭、或曰回歸市場經濟。且不說社會主義理論設計上沒有通向富裕的路,也不說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干好干壞一個樣、吃大鍋飯……以至社會主義國家普遍出現嚴重的均貧現象,單就改革開放而言,就是否定社會主義。
可以看出:鄧小平,走進了思想的迷宮,竟忘記了--「社會主義」的屬性,就是「貧窮」。而「貧窮」,也是「社會主義」與生俱來的特性;因為,社會主義談化競爭,也就弱化了創造財富的能力。
鄧小平沒有意識到、過去的所有信仰社會主義的人,都沒有意識到:社會主義,不是一種激發、創造財富的有效的社會形式;其,只是一種理想化的主張、是注重分配或享用已有的社會財富的想法或想像中的完滿形式。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鄧小平,沒有能力把社會主義搞成均富。當然,這個世界上誰也沒有能力把社會主義搞成均富。為什麼呢?因為,社會主義的理論,是破壞競爭,是造就好吃懶做、依靠組織……而改革開放,不就是從砸「大鍋飯」開始的嗎?
鄧小平說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就是允許不公了嗎?不就是不再搞社會主義了嗎?
正因思想上的混亂、認識上的落後,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的思維慣性,鄧小平就糊里糊塗拋了個--「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而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確實是富裕了。然而,這個中國的「社會主義」,已經不是原本意義上的社會主義,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權貴資本主義--富了的,是官員及家族;依舊貧窮的,是普通老百姓。
如是,還不能證明鄧小平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是忽悠、是廢話嗎?且,其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危害是--讓人們誤以為社會主義有出路、能富起來,使人們成為一群「待富者」。
其實,社會主義是不可能給中國老百姓帶來均富的夢想的,也不可能給任何一個國的人們帶來這樣的富裕。
老百姓想富裕,只有回歸普世價值--讓民主的社會形式,管住權力;老百姓,才可能不被強拆、不被截訪、不被關黑監獄……不被官商們勾結起來巧取豪奪。
也只有不被掠奪,通過日積月累,才可能真正富起來。相反,淡化競爭的社會主義,結果只會是貧窮。任何富裕的國家,只要敢搞社會主義,敢搞計畫經濟、平均分配……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幾十年,一定會窮得不得不搞計畫供應、票證制度等等。即便是富得流油的美國,如果搞社會主義,同樣也逃脫不了這個結果、這個命運。
而這,正是鄧小平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思想誤區、理論盲點及其悖論之所在。
(歡迎發表、轉載、引用本文與觀點)
顧曉軍2010-6-19∼20於南京
来源: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