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從地頭到市場:身價飆升80倍


記者全程記錄流通各個環節的提價幅度、原因以及經手人盈利,揭開大白菜身價飆升原因所在。

時間:29日凌晨3:50

地點:東西湖區走馬嶺農場

事件:大白菜1分錢從菜地拉出

算賬:白送比自己賣菜虧得還少些

凌晨3點鐘,很多人正在酣睡,東西湖區走馬嶺農場,已是一片繁忙。一輛輛輕卡駛上田埂,一些農戶的大白菜被收走。「100塊雖少,但爛在地裡更難收拾。」農戶老王,將一個大棚的大白菜全部賣給了白沙洲的劉老闆(貨主)。雖然價格很低,但為不影響接茬的黃豆、毛豆播撒,老王只能賤賣。

更離譜的是鄰居羅四毛,在老王裝車時,他正把地裡剩下的1萬斤菜,直接送給貨主,只要求對方將地裡收拾乾淨。

1年前,大白菜田間收購價還在5毛/斤左右,羅四毛靠種植10畝田,獲得4萬元收入。今年春節剛過,他就給白菜地鋪上地膜搭上大棚,這樣可以先於其他農戶20天左右收割白菜。15個大棚和地膜共花去18750元。

羅的計畫很好,每畝地的白菜產量約有1萬斤,從栽種到收貨施肥共需要花費550元,加上打農藥的300元,在不計人力和大棚成本的情況下,白菜收購價只要在8.5分/斤以上就能保本。

願望很快被打碎,由於白菜價跳水,他一直沒能等到菜價超過1毛/斤,貨主一般只肯給2分甚至1分。4月中旬,羅四毛坐不住了,他以350元/車的運輸費和300元/車裝卸費,雇下一輛貨車和幾名工人,親自跑銷售。「賣了13天,就虧了13天。」

他10畝大白菜分14天裝14車,除最後1天贈送,由貨主裝車託運外,前13天羅四毛共花費8450元在人工和物流上,以9分/斤銷售,共得貨款8100元,不算種植成本就虧450元,而且天天都要在白沙洲熬到轉鐘。送給貨主,他至少能少虧40元/畝的運費。

1分錢/斤收購,看起來貨主們挺划算。但劉老闆給記者算了筆賬,首先他需要雇佣4個人收割,人工費400元,從走馬嶺開車到白沙洲全程40公里,油費要170元。算下來,他這個環節增加的成本,平均到1斤為5分7,再加上菜價,總計6分7/斤。

就這樣,農戶雖虧本,菜價進市場前已翻了5倍多。

時間:29日下午3點

地點:白沙洲農貿市場

事件:1毛8/斤被「大販子」拉走

算賬:貨主商行合計賺了400元

昨日上午8時,記者跟隨貨主劉老闆,從東西湖區走馬嶺出發,約1個小時後抵達白沙洲。旋即,整車大白菜被運送至市場某商行張老闆處。

車剛剛停穩,張老闆手下幾名工人就開始將菜往車下搬,以20顆大白菜為一個單位,將其封裝成包,每包重量在80斤左右。「不能包太多,賣不掉容易壞。」

雖然這些大白菜放在商行賣,但並不屬於商行,仍舊屬於劉老闆。對張來說,每賣出一包,他會收取4元的包裝和力支費作為商行收入。而賣菜收入,全歸劉。

當工人們把大白菜包裝好,已過去3個多小時。「買家多是大販子(下級批發商)、食堂、餐館等。」張老闆說。下午3點,在皇經堂蔬菜市場做生意的老李來了,張趕緊迎上去。沒有過多討價還價,老李一次買了15包,總重1084斤,並支付140元菜錢和60元包裝、力支費用。

稍加計算,老李拿菜的成本在1毛8分/斤以上,其中菜價為1毛2,其餘成本6分。而對於劉老闆來說,減去6分7的成本,利潤在5分3,一車盈利530元。

問題在於,劉老闆和農戶一樣,也不可能將整車大白菜全賣出。28日,他從中午一直到次日凌晨1點,記者看到他一車菜總共才賣出1/2,「這算好的。有一次菜都爛在車上了,我倒貼20塊錢找人處理。」即使生意不好做,大白菜出白沙洲時成本還是漲到1毛8/斤,翻了1.6倍。

算算貨主和商行的賬本,若按一天賣掉5000斤計算,扣除人工、物流成本,劉老闆盈利在270元左右。而張老闆收入在250元,扣除檔口租賃、水電、人工等費用,盈利100多元,兩人合計約400元。

時間:29日下午4:30

地點:皇經堂蔬菜批發市場

事件:3毛一斤批發給「小販子」

算賬:「大販子」盈利80元

出了白沙洲,老李要做的,是將大白菜分銷給菜市場的「小販子」,再由後者賣給市民。

下午4點半左右,老李的大白菜已經全部運到市場。對於1毛8/斤收購的菜,加上運輸、經營費用,成本又開始上躥。「車是我自己的,開過來油費、各種用車成本,再加上攤位租賃費、水電,划算到每天的成本在80元左右,相當於每斤成本加了7分錢。」老李告訴記者。

大白菜到他這兒,每斤的成本價已經漲到2毛5了。

很快,一個在宗關菜場做生意的商販,看上了老李的菜。「20元一包賣不賣?」「不行,最低25。」「24吧。」老李沒有再多說,直接將大白菜裝到對方的三輪車上。

以24元一包計算,大白菜離開皇經堂蔬菜市場的價格,又變化成3毛/斤。

當大白菜告別老李,我們可以再為他算筆賬,進貨成本為200元,加上物流、經營成本80元,全部賣出後收款360元,他的盈利為80元。

時間:29日下午5點

地點:宗關菜場

事件:王女士3.2元買走4斤大白菜

算賬:「小販子」盈利40元

昨日下午5點,記者追蹤大白菜的最後一站,選擇了距離皇經堂蔬菜批發市場4公里的宗關菜場。走完了上述多個流程,大白菜終於要見到真正的消費者。

市民王女士成為記者看到的第一位顧客,3.2元買了4斤,意味著從這裡出貨,菜價又漲了1.6倍。

那麼「小販子」又從中賺了多少錢呢?「我沒有算這麼細,多少能賺些,但肯定沒有1.6倍這麼多。」對方對記者大倒苦水,他告訴記者,他在菜場的攤位租賃費為480元/月,加上電費、衛生費等需要100元左右,因此「小販子」每月固定成本在580元,每天的成本接近20元。

小販以每斤3毛錢購進大白菜,扣除其增加的部分成本,以8毛錢的價格再次轉手。若80斤全部賣出,則盈利約40元。這位小販說,他們夫妻二人,每月起早貪黑賣菜,每月的總收入也只有2000多元錢。

而本文的主角,那棵大白菜,從農戶老王到市民王女士那裡,已從最初的1分上漲到8毛。



来源:荊楚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