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籐充:感動中國的日本人


就像過去許多次人類遭遇到災難的時刻一樣,在這次日本地震及海嘯中,出現了很多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重災區宮城縣女川町一位名叫佐籐充的日本人的事跡,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自己已逃到高處脫離險境之後,看到20名不熟悉當地情況的中國研修生所處的位置不夠高,於是衝過去,帶著她們跑到更高處的神社避難。安頓好研修生後,佐籐充又衝回宿舍樓,去營救妻女。但宿舍樓很快被海水淹沒,佐籐充再也沒有跑出來。
  
佐籐充的事跡,在網上廣為流傳。看著他遇難前的那段視頻,他在激流中左衝右突,掙紮著奔逃,最終被浪濤裹挾而去,我心中突然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痛感。這種痛感,不是一個中國人對日本人的痛感,而是人類的一員,對另一員的遭遇的深深感動和傷感。這種感受,和2008年家鄉四川什邡遭遇強烈地震時我看到鄉親父老們受難時的感受一模一樣。我想,這是作為人的一種基本反應---同類與同類之間,在對方遇到苦難時,最應該表現的品質,是相互救助,最應該具備的情感,是悲憫。
 
在自然面前,人類又一次體驗到如螻蟻般的微不足道。當地震來襲,大浪奔湧,所有的奔逃與掙扎,都顯得那樣渺茫和絕望。在那樣關鍵的時候,生,是一種偶然和幸運,而死,卻是一種無底的絕望。將這種幸運送給別人,不是平常在電梯上惺惺然的「女士優先」,而是將生與死,希望與絕望易位。這樣的神聖舉動,在遙遠的泰坦尼克號上,曾經發生過,那些把生之希望留給婦孺,慷慨從容長眠於海底的紳士們,用生命演繹的,就是人類最崇高最神聖的人性之歌。
  
這樣的人和事,在人類此後的各類災難中,都有閃現。它使人們看到了人身上具備的神性之光和人性之美;它是人類具有靈魂的最強烈證明;它使我們反思,同類與同類之間,除了紛爭與仇恨之外,是否更應該有和平與愛的相處方式?除了相互猜忌、仇視等負面的相處方式之外,我們是不是更需要理解、包容、和解與團結等正面的相處狀態。
  
59歲的佐籐充,用他的生命,延續了人類對仁愛、勇敢的希望。我們紀念他,並不僅僅因為他所救的,是20個中國人,而是救了20條人的生命,以及由這20條生命所點亮的千千萬萬人心中的愛的火光。在此次海嘯災難中,約一萬人口的女川町,一半左右至今下落不明,城鎮一片廢墟。在這樣一座受災慘烈的小鎮,近百名中國研修生無一遇難,而很多人能夠逃生,是因為身邊有像佐籐充這樣的當地人給予幫助。
  
可以肯定地說,對於不勝重負危機重重的地球來說,這次災難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人類將面對考驗的時間還很多。但只要我們心中還有那份愛與火光,那麼,我們就不會是被水沖毀巢穴的螻蟻,只知四散奔逃。我們會相扶相攜相救,我們會以人類之大愛,重建我們的生活。這不是大道理,而是在人類歷史上千千萬萬象佐籐充這樣的勇者和仁者,教給我們的信念。



来源:凱迪社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