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不可言的音樂能量

發表:2010-12-24 14: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史記‧樂書》記載: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聖,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征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

古人所提倡的禮樂教育,不但不是一種迂腐的過時產物,而且它極可能還有現代未知的高明地方。

已經在恆春舉辦了14年的臺灣地下音樂嘉年華「春天吶喊 Spring Scream」,系由來自全球數百個地下樂團輪番進行馬拉松式接力演唱,有嘻哈風、地下搖滾、狂放電音等不同樂風,吸引年輕男女狂歡。一開始是由兩名外籍人士Jimmy和Wade創辦,表演者在藍天、大海中盡情地嘶喊,樂迷則隨興地坐在地上、跟著音樂扭動起舞,所有人都恣情於音樂之中。很多年輕人舉起熒光棒,聞歌起舞,搖棒吶喊,汗水夾雜澎湃思緒盡情搖滾,掀起南臺灣音樂高潮。

但墾丁音樂祭舞動青春,卻和毒品問題牽扯不清,報載警方有查獲吸食和持有毒品案件。墾丁音樂祭遭到毒品滲染,許多年輕男女藉著K他命、搖頭丸、大麻等毒品助興,使原本健康的音樂祭日漸走調。年輕人要的就是盡情地嘶喊,喜歡傳唱嘶吼及沙啞式的變腔聲音演唱法,高頻的旋律、快速的節奏。這些現代音樂的現象不禁讓人尋思,音樂只與個人喜好有關嗎?它和人心的變化有無直接關係呢?

音樂能左右人、改變時局

〈易水送別〉的千古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是戰國時代荊軻要去秦國行刺秦王,臨行時,燕國的太子丹及其賓客在易水邊為他踐行,高漸離擊筑聲慷慨激昂,令在場的人無不義憤填膺、血脈賁張;接著,高漸離轉變徵之聲,北風呼號,易水湍急奔流,壯士們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生離死別之際再和以變徵之調,每個送行者都悲從中來涕泗縱橫。

音樂能讓人振奮也能讓人悲傷!而音樂也能使敵人不戰而敗。

項羽和劉邦兩軍交戰於垓下時,項羽軍被包圍,陷於一籌莫展的境地。大將軍韓信為瓦解對方軍心,就叫兵士們唱起了楚歌,因為楚兵大部分離家已久,早就厭倦了連年征戰的日子了。聽到有人唱起了故鄉歌曲,楚軍中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

項羽一看大勢已去,無計可施,方才對他的愛妾虞姬唱出千古名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歌或許動搖人心,但此歌一出,方才盡泄項羽途窮氣短,回天無力的命運。

於是虞姬回唱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後來項羽逃到烏江邊,面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嘆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聽音樂會受樂音的影響左右,如果將自己投入音樂,更會看到許多。

音樂也有形象

根據《韓詩外傳》記載:孔子訪問衛國時,遇到舊友著名琴師「師襄」。於是,孔子便向他學琴。

一天師襄拿了一首曲子給孔子練習,但未向其說明曲子的內容及曲名。過了十幾天,孔子還在練同一首曲子,師襄就對孔子說:「這一首你已經練了十幾天了,可以換別的曲子練習了!」孔子卻回答:「我雖然已經熟悉它的曲調,但是還沒有摸到它的規律。」

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又說:「你已摸到它的規律了,可以換首曲子練了。」沒想到孔子卻仍回答:「我尚未領悟到它的音樂形象呢!」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一天師襄發現孔子神情莊重,四體通泰。這一次不等師襄發問,孔了就說:「我已經體會到音樂形象了,我看到這曲子的形象是有一人個子高高的、皮膚黑黝黝的,目光看起來很深遠,有著一股王者的氣魄,我想這首曲子指的人應該非文王莫屬吧!」

師襄聽完,大吃一驚,因為這首曲子正好叫「文王操」,而他事先並未對孔子講過,孔子卻能在練彈一段時間後看到曲中的形象,叫這位大音樂家口服心服。

如果孔子能藉著「文王操」而看見文王的形象,那麼,在恆春吶喊的年輕男女們是沉浸在甚麼樣的音樂形象中呢?

現代科學針對音樂的研究

有些人也許會感到重金屬或搖滾樂這類音樂很嘈雜,並對搖頭吶喊所產生的噪音污染帶有負面印象,而的確有實驗證明持續不斷的高音可以摧毀老鼠的器官,甚至把老鼠殺死。

美國科學家曾對20種花卉進行了播放音樂對比觀察,結果發現,聽了舒緩、輕鬆音樂長得更為茁壯,發現噪音會使花卉的生長速度平均減慢47%,播放搖滾樂,就可能使某些植物枯萎,甚至死亡。連植物都能聽懂音樂,而且在輕鬆的曲調中成長茁壯。

現代科學研究和實驗證明,音樂對人體可以產生物理共振作用和心理效應作用。
音樂聲波的震動能使病變器官發生有益的共振,並糾正病變器官的頻率,使之協調,而達到治病的目的。音樂的節拍、節奏如果配合好,就可調節生理節奏。悠揚、悅耳的旋律可引起人體和諧的同步共振,對人體細胞起到「按摩」作用,促進內分泌和新陳代謝,使人盡快地消除疲勞。

甚麼樣的人聽甚麼樣的音樂

有人對音樂的愛好者作過調查,發現喜愛古典音樂者,在與人的相處上比較和睦;欣賞浪漫派音樂者,其性格較開朗、思想較活躍;而熱衷於嘈雜的現代派音樂者,其與人的關係上經常爭吵不休。

相傳商紂時期有一位音樂家「師延」,他擁有從一個國家流行的音樂及民眾喜歡的音樂中,看出這個國家的興衰的能力。有一回,商紂王嫌棄師延的音樂,說是淡而無味而將他關入牢中,於是他在囚禁中「奏清商、流征絛角之音」,彈奏清商流徵調角這些清雅的樂曲,然而商紂卻不滿地說:「此乃淳古遠樂,非余可聽悅也。」仍不釋放他,於是師延無可奈何被迫改為彈奏迷魂蕩魄、心神顛倒之曲,「奏迷魂淫魄之曲,以歡修夜之娛」,紂王方才轉怒為喜,免其將受炮烙之刑。

而我們知道商紂是商朝最後一位無道君王。

而後,周代以禮樂治天下,治國者根據人的天性推廣音樂,既滿足百姓感情需要,又完成對人民的教化,引導風俗向正常發展。

為甚麼音樂與時代興衰有關?原來樂器與音樂會傳播人們內心世界,也會反映當時社會特定的文化背景,也反映出了當時人們的內心感受和思想狀態。音樂有很深的內涵,從一個人彈奏的樂曲中可以體會這個人的個性和修養。

古人已明瞭音樂與人體的關係

古人認為五音相應於人的五臟,所以古人可以從人發出的樂音中,辨讀人體內臟機能的強弱,角、征、宮、商、羽五音,對應於肝、心、脾、肺、腎五臟。

在《史記‧樂書》中記載:「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聖,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征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這與現代科學所研究的「音樂對人體可以產生物理共振作用」,不僅不謀而合,而且更加具體深入。

唐朝白居易,晚年得風疾,他就是以音樂治療人體的活生生例子。其所著《好聽琴》:「本性好絲桐,塵機聞即空;一聲來耳裡,萬事離心中。清暢堪消疾,恬和好養蒙;尤宜聽三樂,安慰白頭翁。」中國古代醫學認為,如果改變外在環境的音律,就會影響內臟的機能而達到療病的功效,因此以音樂治療人體的疾病,可以達到顯著的療效。

那麼,前幾年一位華裔青年孔慶祥以五音不全的歌聲而走紅,他的首張專輯甚至比馬友友、李文的作品更熱賣,當這麼多人去「欣賞」他五音不全的歌聲時,這些人在聆聽的過程中,恐怕非但沒有白居易所有的「清暢堪消疾,恬和好養蒙」,在欣賞的過程中,身體所能產生的物理共振,也只能是五音不全的吧!

這樣看來,古人看待音樂可一點不比現代人膚淺,古人所提倡的禮樂教育,不但不是一種迂腐的過時產物,相反還可能極為科學、高明,所以也非常值得現代人關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