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國廉租房:入住沒門檻孩子免費上學


民國時百姓收入是很低的。

比如說武漢吧,1936年,政府從漢口隨機抽選60戶居民進行調查,最富裕的家庭每月收入剛到80圓(銀元,下同),最窮的家庭每月收入不到10圓,如果取平均數,60個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只有16圓。

當時銀元購買力不算低,買糧食的話,銀元1圓大致相當於今天的5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這60戶居民平均月收入才800塊錢而已。

每月800塊錢收入,這點兒錢在今天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可能買到房子,在民國時的武漢能不能買到呢?

民國時房價倒不高。當時武漢流行兩種住宅,一種是兩層的樓房,房基佔滿宅基,沒有空院,沒有天井,臥室在樓上,廁所在樓下,廚房開在樓的前廊或者兩側;一種是單層的瓦房,或者臨街無院,或者有院子但是很小。雙層樓房佔地100平方米的話,建築面積是200平方米,連地價帶建築費,總共需要2000 圓,折成人民幣,每平方米才500元。單層瓦房的建築費用低,但是比樓房佔地方,按單位建築面積計價跟樓房也差不多。

家庭月收入800塊錢,房子每平方米500塊錢,算算房價收入比,遠低於現在各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似乎買房並不困難。可問題出在兩方面:第一,絕大多數無房戶必須把收入花在吃飯和租房上,很難攢下買房的錢;第二,民國中後期稅種太多,有房戶要繳很重的房捐,武漢甚至還在房捐之外另征地價稅,地價稅加上房捐,每月稅率 17%,窮人即使買得起房子,也住不起房子。

因為以上緣故,民國時武漢選擇租房的人特別多。1936年有學者走訪漢口53所住宅,發現裡面總共住了193戶人家,平均每10戶當中只有3戶擁有自己的住房,剩下7戶都在租房居住。

租房的人多,房租肯定上漲,當時武漢兩三間大小的獨院瓦房,每月房租最高收到50圓,窮人只能跟人拼租公寓或者去租鐵皮屋。但即便是鐵皮屋每間每月最少也得掏3圓左右的房租,部分低收入家庭還是租不起。

從1930年開始,武漢就在籌備建設「平民新村」,也就是集中興建的廉租房小區。當時漢口建成的廉租房小區有兩個,一個在唐家庵,另一個在苗圃,兩個小區共有900間住房。

我看過刊登在民國報紙上的老照片,當時的廉租房小區大同小異,都是一個大院子,院子有一個大門,門上釘著鐵牌子:ⅹⅹⅹ平民新村。走進大門是一條煤渣路,路兩邊各蓋幾排單層平房或瓦房。有的兩間一戶,有的一間一戶,房間裡沒有廁所,廁所是公共的。小區裡除了公共廁所,一般還有公共學校、公共診所和公共禮堂,以及建在大門口的一個管理辦公室。

入住這樣的廉租房小區沒有門檻,只要您按時繳房租就行了。不過入住之後得守規矩,例如不能吸毒,不能賣淫,不能偷盜,不能聚賭,不能任意傾倒垃圾,不能養豬。另外還必須讓孩子去小區裡的公共學校上課——上課不收學費。



来源:齊魯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