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清楚地記得,將近二十年後,又在新華社電稿中看到「罷工」二字,我非常振奮,當即寫了文章討論罷工的權利。那是 2008年11月3日,新華社發出消息說,重慶出租車司機「全城罷工」。但是,這兩個字只是幽靈般地一閃而過。在新華社的後續報導和所有主流媒體的報導及評論中,重慶出租車司機並沒有「罷工」,而是「停運」或「部分停運」。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說「中國沒有異議人士」一樣,官方通過對「罷工」、「遊行」等詞語的迴避,來否認這些事實的存在。 1982年從憲法中刪除罷工權利的理由就是,中國是公有制國家,不會發生罷工。即便後來發生了,那也不是「罷工」,而是「停工」。
上月中旬爆發的廣東南海「本田罷工」,彷彿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罷工事件在全國範圍內連綿不斷。儘管仍有媒體按照「中國沒有罷工」的思路,堅持使用「停工」二字,但是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荒謬感。更多的媒體上,罷工正在難以阻止地為自己正名。勞工權益鬥爭,由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在「沒有罷工」的日子裡,「停工」事實上也是不被允許的,組織罷工可以成為一項罪名。重慶「打黑」運動中,前人大代表、億萬富翁黎強被指控的罪名之一就是組織了重慶「11·3」出租車停運。在鄭州、蘭州等地,都出現過有人因「煽動停運」而被拘捕的事件。
只要有罷工,就會有組織者和煽動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本田罷工最初的組織者和煽動者被工廠辭退離開之後,罷工者一度群龍無首,誰都不敢出頭。政府和企業想要和解,也找不到代表來談判。在中間人士的斡旋下,工人們才推選出自己的代表。經過艱苦的談判,最後勞資雙方達成了協議,罷工結束。
在罷工初期,本田資方除了辭退組織者,還請來實習生的學校施壓,讓他們簽署不罷工承諾書。此外,本田公司還可以另外招工。不過,這些做法都包含著成本的考量,使得資方不會輕易離開談判桌。談判也就意味著承認,意味著雙方的對等關係。
罷工者最難應付的其實是政府。劉少奇在1932年寫下的《罷工策略》中,列舉了「敵人」對付罷工的17條辦法,其中若干條就是政府濫用公權力。比如「宣布罷工是違法,佈告禁止罷工,命令工人復工,頒布各種限制和禁止罷工的法令」,「逮捕工人領袖,槍殺罷工工人,宣布軍事戒嚴,直接用武裝壓迫罷工」。他所指的「敵人」,就是資本家和政府的聯盟。如今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為了緩和事態,也會「親切接見工人,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但是,這都是居高臨下的恩賜,而不是對等的談判。
在本田罷工期間,政府並沒有閑著,據說地方官員也十分焦慮。所幸的是,他們並沒有匆忙地把罷工宣布為群體性事件,直接派警察進行鎮壓,取代資方成為工人的第一對立面。直面勞資糾紛,承認工人的罷工權利,政府的角色就正當了很多。
罷工者提出的最引人矚目的要求是獨立組建工會。在過去的中國或者一直以來的外國,罷工基本上都是由工會組織,工會代表工人與資方和政府談判。本田罷工期間的荒唐故事是,阻止工人罷工、並與工人發生肢體衝突的,不是警察而是工會人員。如今的工會系統,要麼是政府官員,要麼是資方僱員,他們為誰工作不言而喻。但是,能否組建自己的工會,並不是一個勞資糾紛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只能寄望於政治的新時代。
来源:財經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