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國網民「輿論監督」不容小覷

發表:2010-03-18 17: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兩會」剛結束,大陸網民關注的高房價等問題,全數獲得領導人善意回應。大陸學界首份針對「網路輿論監督」調查指出,網路已成為大陸輿情集散地,網民透過網路監督政府的功能不容小覷。

中新社報導,中國傳媒大學今天發布「2009中國網路(網路)輿情指數年度報告」指出,當前中國網路輿情呈現出「熱點多、涉及面廣、持續性強、社會影響增大」等特點,網民把社會問題「曝露」在網路上,形成民間輿論的集散地,網路「輿論監督」對現實社會、尤其是官方施政的影響日益加大。

這份由中國傳媒大學「網路輿情研究所」發布的報告也指出,當前社會實情與網路輿情間的互動格局正在形成。大量案例研究顯示:網民對重大社會事件網路輿情的貢獻率為59%;在79%的重大新聞事件中,網民積極評論對媒體增加報導量具有推動作用。

2009年發生的湖北巴東鄧玉嬌刺官案、上海「釣魚執法」(孫中界斷指)事件都是網民和媒體共同推動,促使弱勢者權益最終獲得平反。

報導說,這一份中國首份權威網路輿情指數報告也披露,中國網民去年最關注的8大焦點問題依序是:反腐倡廉、房價問題、就業問題、戶籍制度、養老保險、食品安全、醫療保險和交通安全問題。

這份報告也分析網路論壇發帖內容指出,「高房價」成為最受百姓關注的話題,網民普遍認為房價過高,輿論主要矛頭指向中國房地產行業現狀不盡人意,亟待改善,而高房價在一定程度上又抑制消費者購屋意願。

報告透過對2009年網路焦點事件分析發現:對國家重大事件,中國網民及輿論態度多以正面評價為主;經濟類話題容易成網路媒體報導焦點;「反腐倡廉」訴求成為網民主要呼聲,網民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反腐維權的話語權(發言權);論壇、博客(部落格)消息往往能引發轟動性效果,因應網路輿情的不同態度帶來的結果也會迥異,「順應民意可緩和輿情,如果回應欲蓋彌彰則較事件本身更易引爆輿論。」

對於大陸網民如何看待行政執法機關的公信力?報告分析發現,媒體及民眾對政府通報中所呈現的具體案情「選擇性失明」、不予採信,這是政府公信力流失的表現,但另一方面也凸顯網路輿論監督力量有盲點。

報告也指出,經濟政策、政治議題、民生問題、腐敗等問題往往成為觸髮網路輿情的導火線,但是「網路惡意炒作」和「輿論監督失控」更是值得警惕問題。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