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 回看大江大海

作者:黃思源 發表:2009-11-14 13: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1月8日下午,傳媒中心二樓禮堂爆滿,部分觀眾移到場外,近千人聆聽臺灣作家龍應臺的演講《站在歷史的碼頭   回看大江大海》,受到熱烈歡迎。

從香港、臺北、溫哥華、法蘭克福書展……到最後一站的新加坡,龍應臺攜新書《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而刮起的「龍捲風」,震撼了全球華人世界。

起緣於柏林牆坍塌

今年8月底9月初,書一出版,有記者就問,是不是衝著10月1日中共建政60週年來的?龍應臺笑道,動念寫此書,起緣於20年前,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坍塌,東歐巨變。東西德歷史的劃分,兩個制度的分隔對立,和海峽兩岸是一樣的。

文學與歷史之間是有張力的。龍應臺坦言,把史料的大石頭捆綁,轉換成文學蜻蜓一樣的翅膀,是非常煎熬的過程,改了好多次。當發現給她校對的年輕人看不進去時,又寫了最後一個版本,從家族史,母親美君抱著孩子離鄉開始。

寫作時,她有個奇怪的感覺,好像所有的亡靈都在。猶如神助,要找的人好像都在那兒等著。醞釀十年,閉關一年,寫出了這部嘔心瀝血之作。

為「萬骨枯」上一柱香

龍應臺說:「我不是歷史學者,不要寫一部歷史的學術著作。我是歷史的小學生,心裏想著說故事,又做足歷史功課,這本書在我心目中是個大的散文,但有註腳的。」

播放記錄片《目送1949    龍應臺的探索》的片段,採訪老兵陳清山、吳阿吉,詩人管管……幾乎所有的人,講到戰亂時與父母一別永訣,都落了淚。

記錄片中,於祺元老人講述長春圍城的情景。遍地橫屍,臭氣扑鼻。當時還是中學生的他,看到草叢裡棄嬰在蠕動,因為飢餓,直腸從肛門拖拉到體外……1948年林彪率軍圍困長春,5個月後,50萬市民,只剩下17萬。

龍應臺感慨,這麼慘痛的歷史,不但很多臺灣及大陸老百姓沒聽說過,就連大部分的長春人也不知道。

她指出,由於政治原因誇大或不談某些歷史,從教科書、報紙所呈現的東西,有思索能力的人,要質疑探究,並準備好隨時推翻它。

寫書時,她心裏有幾個願望:1。紀念千千萬萬個為了「一將功成」而死去的「萬骨枯」。為那些千千萬萬個亡魂,上一柱香,文學意義上的上香。2. 向父母那一輩歷盡艱辛的倖存者,用文字的方式,說一聲「謝謝」。3. 給年輕的下一代做傳承。給長輩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搬個板凳坐在那兒聽他們說。父母親有很多故事藏在記憶的盒子裡,但不會永遠等在那兒。

和平的基礎

這本書的寫作,龍應臺不願做審判者的角色。她就是要把「國家民族」 這個機器拆開,讓讀者看到裡面孤零零的個人、受傷的地方。「每個人都要思考個人與機器的關係。」

龍應臺說:「大國崛起不僅是政治、經濟上的,真正的大國崛起,一定跟隨著文明的力量。」

她希望大陸領導人讀這本書,更希望大陸人民讀這本書。所謂和平和解,不只是台面上政治人物的握手、協商。她認為,兩岸人民彼此間的理解、包容……包括理解對方的創傷及感情,才是兩岸長久和平的基礎。

「有真正泥土的情感,寫出來的才是最好的。大陸的歷史情感,等著大陸更好的作家去寫。我只能寫出這一半的故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