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這項研究的芮妮.瑞尤.裴拉解釋,人類胚胎在發育達八到十週時,卵巢或睪丸內會開始產生胚細胞,並且隨後形成卵子和精子。由於相關的道德與政治因素,以往一直難以深入觀察這個階段的細節,只能依賴對於小鼠的研究。但小鼠畢竟不是人類,相關的基因也頗有差異,所以在此之前相關研究一直受限。
裴拉等人利用一種蛋白質誘發取自人類胚胎的幹細胞,讓幹細胞開始表現與胚細胞活動有關的基因。再們利用一種稱作"RNA默化"(RNA silencing)的技術,逐一檢驗每個基因在被抑制住、或是被過度表現時,對胚細胞的發育過程會造成什麼影響。
裴拉等人發現,如果讓"DAZ基因族"的所有三個基因都過度表現,約有0.1%的幹細胞會在經過14天的分化期後,成為表現與成熟精子類似的單倍體細胞。
裴拉表示,世上約有一到一成五的夫妻飽受不孕症所苦,在這之中有半數都是因為無法自己製造精子或卵子。"這項研究的重點突破,在於提供了一個能在實驗室裡產生人類胚細胞的方法,對往後不孕症的相關研究將有莫大幫助。"
英國雪菲爾大學男性學專家艾蘭.派希也認為,這對不孕症患者是一大福音。派希表示,他個人認為在實驗室製造人工精卵還是有點不太可能,但是這項研究結果仍將有利於相關藥物的開發。
"雖然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但這絕對是個值得我們追求的夢想。"他說。
来源:臺灣醒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