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節,全省大部分地區的天氣都是晴好少雲,市民將觀賞到最明亮皎潔的月亮。今晚的圓月地平高度角為1987年以來中秋月之冠,將是20多年來最亮最高的月亮,也是本世紀以來觀測效果最佳的月亮。
●天公作美全省都可賞明月
這幾天的晚上,在晴朗的夜空下,月亮顯得格外的明亮,而且一天比一天圓。今天是中秋節,俗話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是因為中秋正處在秋分前後,白晝和夜晚的時間幾乎一樣長,月亮位於正東方向,恰好受位於正西方向的太陽直射,接收的陽光最多,而這時,月亮離地球最近,反射到地面的光線也最多,所以,中秋這天的月亮看起來最明亮、最皎潔。而老天賞臉,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區都是晴天,所以也是賞月的最好時機。根據天文學家的測算,今晚的圓月地平高度角為1987年以來中秋月之冠,將是20多年來最亮最高的月亮,也是本世紀以來觀測效果最佳的月亮。
最新的天氣預報是,一直到10月5日,南京等沿江和蘇南地區仍是晴好的天氣,目前看來溫度變化不大。
這個長假,太陽有一些過分"熱情"了,一大早,南京就是陽光燦爛,在陽光的炙烤下,南京的氣溫也是扶搖直上,午後市區部分氣象自動觀測站的溫度已經升到了30℃,而位於江寧的國家氣象基準站的溫度也達到了28℃。中午在室外,感覺太陽是火辣辣的,似乎比夏天更加燥熱。根據目前的預報顯示,一直到10月5日,南京都是晴到多雲的天氣,中午和下午比較燥熱,但是早晚偏涼,一天中的溫差超過10℃,也是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候,提醒市民早晚不忘添衣。(於丹丹)
●明天下午2:10的月亮最圓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農曆八月的月亮還將印證這句老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向記者通報,本月最圓的月亮將出現在10月4日(農曆八月十六)14時10分。這也就是說,今年中秋公眾欣賞到的月亮並不是農曆八月最圓的。
王思潮介紹,當月亮公轉到和地球、太陽成一直線的位置,從地球上看,此時的月亮最圓最滿,稱之為"望月",由於地球自身在不停地自轉,農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望月可能出現的時段。據粗略統計,滿月出現在十五的概率是50%,出現在十六的概率是40%,10%左右的概率會出現在十四和十七。
記者瞭解到,從2002年到2005年,連續4年,中秋月都圓在農曆八月十五。但是從2006年開始,連續5年,中秋最圓月都出現在十六。到了2011年,才能趕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今年中秋月有點"嬌小玲瓏"
江蘇省天文學會天文專家嚴家榮告訴記者,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今年中秋節公眾賞月之時會發現月亮比平時要"偏小"一些。
嚴家榮介紹,由於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並不恆定。據計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最近約36.3萬公里、最遠約40.6萬公里。由於距離不一樣,地球上人們眼中的月亮也就有了大小之分。
嚴家榮介紹,月亮繞地球的軌道週期為1個月,因此每個月都各有1次近地點和遠地點。9月28日月亮到達本月(農曆八月)距離地球最遠的遠地點,10月16日月球通過本月近地點,10月3日中秋節這天,月亮距離地球約為39萬公里,比平均距離還要遠上一點,因此,在公眾眼中,今年中秋的月亮有點偏"小"。
嚴家榮表示,月亮偏"小"並不會影響到人們的賞月之情,相反由於看上去更嬌小玲瓏一些,月亮會更加迷人。
●花間水邊賞月意境更美
當3日23時40分左右月上中天時,月光透過較薄的大氣層,月色會顯得更明更亮,是賞月最佳時刻。那麼,如何在中秋之夜更好地欣賞明月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為公眾支招。
據王思潮介紹,如果我們用肉眼細觀月亮,可以看到月亮表面有些地方較明亮,有些地方較暗淡。這明暗交錯的圖案,給人們豐富的想像空間,因此中國古人想像月亮上有廣寒宮,宮中有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西方則想像月宮中有美麗的月亮女神。賞月可從月出開始。在日落後不久,如夢如幻的月亮就會從東方冉冉升起。這天上玉盤般的嬋娟普照大地,彷彿是月宮嫦娥將如水的月光灑向歡度中秋佳節的全球華人。若能在花間水邊賞月,人們可能會感受到"春江花月夜"一般的詩情畫意。
王思潮提醒,有條件的觀測者還可用望遠鏡觀賞月亮。只要天氣足夠晴朗,公眾可觀測到月亮上的環形山、平原等。
●中秋賞月從唐代開始盛行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賞月是中秋必不可少的環節,民俗專家說,中秋賞月寄託了人們對團圓的渴望,此習俗在唐時極盛。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表示,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我國各地至今遺存有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詩句,都是千古絶唱。
中秋賞月,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也是廣大民眾的民俗活動。究其賞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樓,貧者多寄於酒樓,好游者或登於山,或泛於水,文人賦詩,俗士講古,民眾談俗,往往通宵達旦。
探 月
月球表面首次發現有水
1噸重月面表層物質中僅可得到1公斤水
一向被科學家認為是"華麗的荒土"的月球,不久前被印度環月探測器"月船一號"首次發現月球表面有水,這一消息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據報導,印度"月船一號"攜帶的美國"礦源繪圖儀"(俗稱"M3")環月探測器,能夠根據反射的陽光的波長分析出地面的物質成分,這一裝置首次在月球表面探測到水分。起初,連研究人員也不相信,為此進行了數個月的深入研究,最終才予以確認。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
無論是在月球科學研究領域,還是為解決未來月球基地的供水問題,探測與研究月球上的水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意義。月球上到底有沒有水?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因此,這次在月球表面發現的水雖然極其稀少,但足以讓人歡欣鼓舞。研究人員估計,從1噸重的月面表層物質中僅可以得到1公斤的水,相當於一個棒球場的土地上才有一杯水。
"在月球上建立人類的太空基地,是許多科學家的夢想,也是許多國家探月計畫的目標,水的發現鼓舞了人們的信心。"著名天文學家趙君亮說,"月球上的各種能源和特殊環境資源,可以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長期穩定的支撐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月系今後將不僅是一個統一的自然體系,在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也將會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江南社會學院戰略專家陸俊元教授認為,在目前正在興起的人類第二次探月高潮中,月球上每一次重大的科學發現,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各國的探月熱情,同時也會進一步推動國際上的探月競爭。
陸俊元認為,與人類第一次出於冷戰目的展開的探月競爭相比,目前正在興起的第二次探月競爭目標更加現實。各國競相探月除了謀求戰略制高點之外,還包括開發月球資源,在月球上建立未來的戰略能源基地、太空工業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
從"鼎沸青春"到"年老遲暮"
32億年來月球內部能源已經逐漸枯竭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張若虛心中的千古疑問,在現代社會已有科學解釋。
國內外科學家根據對月球結構、月面形態等進行研究,以及對月球不同時期形成的岩石進行放射性同位素年齡測定等,揭示了曾經在月球上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初步勾畫出月球從"少年"到"老年"的成長歷程。
大約在距今45.5億年前,月球初生成,由於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月球的大部分地區曾經被加熱到1000攝氏度,使岩石高溫熔化,月球上到處流淌著熾熱的岩漿,是個沸騰的"岩漿洋"。
大約在距今41億年前,當到處沸騰的月球逐漸冷卻下來時,熔點高的礦物先結晶,熔點低的鈣長石後結晶。於是在"岩漿洋"的頂部出現了一層密度低於結晶岩漿的鈣長石,漂浮在結晶岩漿的頂部,形成了富含鈣長石的月殻。
在距今40億至38億年前,月球不幸遭到了小天體的劇烈撞擊,"開鑿"出廣泛分布的月海盆地(大型環形構造),科學家將這一事件稱為"雨海事件"。
在距今38億至32億年前,月球上發生了第二次大型岩漿活動,使月海盆地中充填著玄武岩,此後又至少出現過5次月海噴發活動,科學家將此稱為"月海氾濫事件"。
32億年來,月球內部的能源逐漸枯竭,已經沒有大規模的岩漿火山活動和劇烈的月震發生。不過,大小不等的小天體撞擊仍然不斷出現,產生了具有輻射紋的環形山、彼此重迭的環形山,以及撞擊坑,使得月球表面斑駁陸離、千瘡百孔。
科學家大多認為,目前的月球已經處於晚期演化階段,它的"地質"演化已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從這個角度來說,月球是一個已處於"暮年"的天體,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古老、僵死的天體。
月亮也有"臉譜"且萬古不變
分為"月陸"、"月灣"、"月海"、"月谷"等
中秋是月亮的節日。自古以來,月到中秋分外明,文人墨客歌頌月亮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不過許多人也許還不知道,月亮也有自己的"臉譜",而且萬古不變。
著名天文科普作家卞毓麟介紹說,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此時僅用肉眼觀看月亮,就可以看到月面呈現兩種色調:明亮的區域和分散的較暗的灰色區域。月面上呈現的這些特徵就是月亮的"臉譜"。自古以來,月亮的位相雖然在不斷變化,但人們看到的月亮這張"臉"卻始終不變。
月亮的"臉譜"鐫刻了月球演化的歷史。天文學家指出,月面上明亮的部分是"月陸",也叫"月球高地",那裡峰巒迭嶂、山脈縱橫;月面上暗黑色大面積的斑塊是"月海",不過"月海"雖然叫做"海",但徒有虛名,實際上並沒有水,只是比周圍低窪的大平原。
"月海"伸向"月陸"的部分是"月灣";一些面積較小的暗黑色區域則是"月湖",與地球上湖泊的形狀類似,月湖位於相對低窪的地區,形狀多為長條、不規則狀。
月球表面不少地區還可以看到一些暗色的大裂縫,彎彎曲曲延伸數百公里,寬達幾千米、甚至幾十千米,看起來好像地球上的溝谷和溪流,這種地貌類型中較寬的被稱為"月谷",較細長的被稱為"月溪"。
星羅棋布的"月坑"(一般稱為環形山)是月球表面最為顯著的特徵,這些大大小小的"月坑"大多是隕星撞擊月球後留下的"傷疤"。據統計,月球表面上直徑大於1千米的"月坑"總共有3萬多個。所以,如果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月亮的"臉"看上去"滿目瘡痍",好像一個"大麻臉",遠沒有用肉眼看上去那樣潔白如玉、平坦如鏡。
来源:揚子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