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稱: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在09年上半年都超過了GDP。其中,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1.2%,農村居民增長8.1%。然而,央行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則顯示,第二季度城鎮居民收入感受下降,是1999年開展調查以來的最低水平。
兩個國家經濟權威數據之間,究竟哪一個更接近真實?
這個十年來最低水平的居民收入感調查結果,很有點讓人"觸目驚心",不單是因為它"刷新記錄"的視覺衝擊效果,更讓公眾矚目和熱議的,是它與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據所呈現的巨大反差。這兩組數據難免讓公眾心生困惑:在這兩個國家經濟權威部門的"權威"數據之間,究竟哪一個更接近原生態真實?公眾又到底應該信任誰?
按照過往的認識和評介路徑,一個是以紮實數字說話的專業統計數據,一個則是多少有些難脫"感性"之嫌的收入感調查,前者似乎離科學性、客觀性、現實原生態更近。但弔詭的是,從網路民意的相關反饋來看,則後者的結論更為大多數人所承認和接受,且引起了相當多的輿論共鳴,這樣的現實反差究竟昭示著什麼?它是否帶給相關統計數據製作者足夠的"震撼"和省思?究竟是公眾及輿論太感性,還是相關數據的採集統計過程確有大力改進完善的空間?
顯然,在此有必要審視一下讓公眾異議已久的國家統計局相關統計數據的生成過程。國家統計局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魏貴祥在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詳細描述了此中過程:我國現階段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過部分居民家庭實際記賬統計而來的。對城鄉居民生活情況國家統計局採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
比如,現在的記賬戶城鎮居民共6.4萬戶左右;農村居民6.8萬戶左右。這些記賬戶每天記錄家庭成員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而記賬戶是統計局從大量的家庭中選擇出來的。為了保證它有代表性,統計局先計算需要多少記賬戶,然後來一次大樣本調查,在大樣本調查的基礎上抽選出記賬戶。而為了減輕記賬戶的負擔,也為了減輕國家財政的負擔,統計局不可能每一戶都進行調查,而會從中選出1戶進行常年的記賬戶調查。城鄉居民13萬個記賬戶就是這麼選出來的。另外必須一提的是,魏貴祥司長透露,目前城鎮居民每三年進行一次大樣本調查,三年大樣本調查之後選出常年的記賬戶,這個記賬戶在選定後,按月記流水賬。
筆者非統計業內人士,但對此模式之下的採集統計數據有效性和準確度,卻多有猶疑:首先,相對於泱泱之國的十三億民眾,僅僅13萬個記賬戶樣本是否具備足夠的覆蓋廣度與深度?它能否較妥貼、較準確地輻射到所有的社會代表性群體、行業之中?其次,如何保證記賬戶的月記流水賬最大程度接近個體真實,而不為情緒化、程序化乃至形式主義的因素所影響? 再則,歷時數年的樣本調查、遴選過程是否本身便留下了太多的罅隙空間?鑒於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流動變化現狀,一個數年前摸排出的調查樣本未必具有最真實可靠和廣泛代表性的現實參考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樣本本身所獨具的統計稀缺性,將會格外放大其可能的"走形"和誤差結果。
在筆者看來,要儘可能消弭不同部門調查數據之間互相打架的亂象,除了不斷強化和完善調查統計過程的科學性、代表性和實時性,擴大樣本群體的社會覆蓋廣度及深度外,對調查統計模板本身的改進與完善亦大有必要。如近年內漸入國人眼帘的"國民幸福指數"、"國民發展指數"、"社會進步指數"等,便可作為對純數字化統計模式的有力補充,它們有助於我們更清醒、更理智地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