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節明:毒奶粉是有專制特色的中國畸形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

--兼論中共是推動國產奶粉造假摻毒的幕後黑手


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後,國內外輿論譴責聲勢如排山倒海,譴責的指向多為中共國社會的道德和腐敗問題,但有一個問題較少受人關注,那就是:毒奶粉事件曝光之前,中共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起到了什麼作用?

仔細推敲,不難發現,中共政府就是毒奶粉製造的幕後推手。

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後,中共國國家質檢總局慌忙在全國開展了嬰幼兒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專項檢查,結果查出22家企業69個批次的產品含有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三鹿外,這些含毒奶粉企業包括熊貓、古城、光明、伊利、蒙牛、雅士利,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國內名牌奶粉企業。可見,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並非三鹿公司或"少數不法企業"所為,而是全國性的普遍現象,三鹿公司之所以首先中箭落馬,是因為添加三聚氰胺添得太猛了而已(每千克奶粉添加三聚氰胺比多數同行多出五倍以上)【注1】。三聚氰胺有毒,大量或長期食用容易罹患泌尿系統結石,並誘發腎癌、膀胱癌,三聚氰胺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這早就是食品行業的技術常識,那為什麼有這麼多大陸奶粉企業冒險望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呢?它們不怕"出事"嗎?而且,這種事一旦出事,對品牌是摧毀性的打擊。

風險也是成本,就商人來說,如果能夠正常牟利,是不願鋌而走險的;大陸奶粉企業集體鋌而走險,必然有著共同的催逼性的原因。那麼是什麼原因呢?許多人認為導致這種奶粉生產的作假,是因為鮮奶等生產成本價格高漲,這種認識似是而非,因為光是鮮奶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企業可以順應市場規律提高產品價格,集體的提價並不會影響市場佔有率;而且,即使漲價對銷售有影響,也沒有望奶粉中摻假添毒的風險大。

其實,真正逼迫大陸奶粉企業集體鋌而走險的,是中共政府動用專制權力對市場的干涉和管控,具體地說,就是"國家"(中共政府)不允許國產奶粉漲價!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專制統治下十多年畸形經濟發展造成的經濟危機開始全面浮現,通貨膨脹達到了二十年來的最高點--2008年1月份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7%,創二十年年來的新高,胡、溫"宏觀調控"失敗,股市崩盤、房市蕭條、燃油食用油和生活必需品價格高漲 ... ... 老百姓怨聲載道;面對這種情況,胡錦濤、溫家寶等人害怕漲價威脅到共產黨統治的"穩定",不惜重新撿回價格管制這一計畫經濟的老舊手段,中共國務院於2008年1月15日公布了《關於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辦法》,對包括牛奶在內的系列"重要商品"實行價格管制,要漲價,必須獲得中共國"國家發改委"的批准。

這種不准漲價的規定,無疑把奶粉企業推入了前後受壓的死胡同中:一方面鮮奶、糧食、燃油等生產高漲,以原來的價格銷售產品意味著賠錢;另一方面政府又不准漲價,這意味著生產越多、虧損越大:

據三鹿的財務人員透露:因為鮮奶等原材料漲價,如果不添加三聚氰胺,現在一個月生產300多噸奶粉,每噸虧三、四千元。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減少損失,只有減產或停產;但是,企業為了生存,又不可能長期減產或停產,那麼怎麼辦呢?只有偷工減料摻假一條路了,總之無論如何得把生產成本降下來,否則企業只有死路一條。

比起摻假,偷工減料--即少用鮮奶多用豆粉,當然是一條更加安全的路,但是這種安全的偷工減料會造成奶粉中蛋白含量不足,過不了質檢的關卡,因此,在惡劣的形勢的逼迫下,奶粉的製造商們終於採取瞭望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這一最壞的手段。

據瞭解,三聚氰胺是不法商人的慣用作食品添加劑,以提升食品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指標,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稱為"蛋白精"。蛋白質主要由氨基酸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過30%,而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含氮量為66%左右。由於"凱氏定氮法"是通過測出含氮量來估算蛋白質含量,因此,三聚氰胺會使得食品的蛋白質測試含量偏高,從而使劣質食品通過食品檢驗機構的測試【註:2】。

據三鹿員工透露:如果不添加三聚氰胺,三鹿公司連工資都發不出;而添加三聚氰胺,可以把每千克奶粉的生產成本降低十倍以上;2008年來奶粉原料大漲,翻了將近一倍,國家又不允許奶粉企業漲價,所以三鹿加大了三聚氰胺投放的含量,物極必反,終於導致翻車。該員工聲稱,添加三聚氰胺,如果保持前幾年的添加量"是不會有大問題的"。

綜上可見,中共專制權力是推動奶粉添毒的幕後推手。奶粉添毒,直接原因固然是奶粉生產商道德敗壞,但這種道德的敗壞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逼出來的,在此次毒奶粉事件中,"國家"(中共政府)起了逼良為娼的作用。

三鹿毒奶粉事件再次說明:中國大陸現行的這種扭曲的市場經濟體制--政府權力對市場肆意干涉和管控的經濟體制,是一種大力催生假冒偽劣商品的體制。

就三鹿毒奶粉事件來說,中共政府不准奶粉漲價的強制命令,就是典型的政府權力對市場肆意干涉和管控,這個命令無視市場規律、無視價格槓桿的調節作用、無視企業的生存,逼迫奶粉廠商拋棄道德、鋌而走險。因為中共的干涉企業自主權的專橫命令本身就是最大的不道德,在遵從這個最大的不道德的情況下自己再講道德,只能給自己帶來重大損失、甚至企業無法生存,自己就成了最冤的"冤大頭";那種寧可蒙冤而死,也不願違背道德的高尚境界,畢竟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得到。

有人不以為然,並舉出計畫經濟時代,產品質量比現在好,以此來證明國家對企業進行管控的必須和有益無害。這種認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計畫經濟時代,實行的是國家對公有制企業全包的制度,企業無須獨立核算、不用自負盈虧;那時候,生產資料由國家調撥、產品由國家統購統銷,企業盈利,利潤基本上被政府劃走,其成員得不到大的好處,企業虧損,虧空有國家填補,企業成員也不會有損失。因此,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企業不會有增產創效的積極性,但同時也不會有造假摻假的動力,因為造假摻假也是一種牟利行為。所以,計畫經濟時代的中國,幾乎不存在假冒偽劣產品的問題:四十歲以上的人都不難回憶毛澤東時代以及八十年代初的中國產品,不論是衣帽、皮鞋、皮帶、魚肉、蔬菜、糕點,還是自行車、縫紉機...那時候產品雖然很土,但是給的料很足、很真,那時候食品、副食品很少有什麼安全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計畫經濟時代產品質量之所以"有保障",不是國家對企業的價格、生產等等管製造就的,而是國家在對企業管制的同時,對企業"全包",填補了因為管制可能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偷工減料、造假摻假的動力。

更需要注意的是,計畫濟濟時代,國家對企業管制,與現行國家對企業管制有著根本區別:計畫濟濟時代,國家在對企業管制同時擔負起企業的開支和損失,因此算得上是一種"負責任"的管制;而現在國家在對企業管制同時,卻拒不補償企業因管製造成的損失,也不承擔因管制帶給企業的任何風險,現行國家對企業管制,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管制,是專制權力赤裸裸的橫行霸道、肆意妄為;正是這種不負責任的管制,對企業起了"逼良為娼"的作用。

由以上也可以看出:中共國現行的這種扭曲的市場經濟體制--政府權力對市場肆意干涉和管控的經濟體制,在某些方面比以前的計畫經濟還壞,現行的這種扭曲的經濟體制,對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商品質量的保障上,連計畫經濟都不如。

不過,卻不值得因此而倒退回計畫經濟中去:計畫經濟下雖然不容易有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但計畫經濟是一種短缺經濟,在計畫經濟下,整個社會經濟不能夠增產增效,其產品注定無法滿足社會成員的需求,在因短缺而造成的普遍貧窮狀態下,產品質量的安全可靠也就沒有意義了。

要杜絕像三鹿毒奶粉事件這樣慘烈的食品安全災難,一是要推倒中共國現行的這種扭曲的市場經濟體制--政府權力對市場肆意干涉和管控的經濟體制,以斬斷中共操控市場的黑手;二是要建立法治化、成熟的市場監管機制,而要做到這兩條,就必須瓦解中共一黨專製法西斯政權,建立三權分立的憲政民主政權;只有在一個憲政的框架下,中國的市場經濟才能夠健康成長、才能夠建立法治化、成熟的市場監管機制。

縱觀此次三鹿毒奶粉事件:事發之前,中共胡中央為保奧運國家形象,知情不理、竭力隱瞞,否認奶粉質量問題,一如當年否認薩斯疫情;事發之初,胡錦濤等中共頭子重演故伎,企圖憑藉瘋狂的封網、封嘴,趕緊把整個事件塞進"緊套"裡"和諧"掉,哪知道此次三鹿公司和合作夥伴紐西蘭人良心發現,對中國人悲天憫人人道情感大迸發,因為同情中國娃娃的受害者,紐西蘭總理不惜親自出面向北京交涉,這一來就造成"重大的國際影響",這把國際之火,胡錦濤紙套子是保不住了。怎麼辦呢?胡主席不愧深得共產邪老"假大空"法術真傳,見勢不妙,慌忙搖身一變,重演當年薩斯事件曝光後的"公開化"、"透明化"大戲,嚴懲三鹿公司、罷免石家莊"父母官",同時發動全國黨媒,大張旗鼓地揭批三鹿等全國二十二家黑心奶粉廠商...一夜之間,向來對假冒偽劣問題選擇性失明的胡主席,突然間成了明察秋毫的打假旗手、質檢領袖。

如果誰認為胡正日同志這次要洗心革面動真格,誰就又錯了,此次"胡哥"狠抓食品安全問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抓權保專制也。君不見,在發動媒體揭批三鹿等公司的同時,中宣部暗中嚴設關卡濾網,嚴禁一切就毒奶粉事件指向政府的言論;君不見,胡主席借懲治毒奶粉,大力扶持"胡溫"個人崇拜網站"什錦八寶"網,扶持新時代憤青紅衛兵,在網上發起新一輪個人崇拜運動,近日,已由中共網路人民日報--人民網出面製作,首次向網上愚民憤青新紅衛兵們頒發了首批一萬二千份"什錦八寶粉絲證"【注3】--也就是胡、溫的個人崇拜證書,一如當年的紅衛兵身份證明...在這種泛起的沉渣當中,顯然,胡主席要把"壞事變好事",藉助一批嬰幼兒腎結石的屍體,登上個人崇拜的權力觀景臺。

歷史經驗表明,在一切不幸事件中,中共遮蓋什麼,什麼就是真凶和禍首,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要再為胡錦濤的欺騙作秀伎倆迷惑,通過這次三鹿毒奶粉事件,要看清中共政權罪魁禍首的猙獰面目,徹底拋棄對竭力維護共產專制的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共頭子的任何幻想。

曾節明 寫於民國九十七年九月十九日中午

注1:央視網2008年09月17日消息,題:22家嬰幼兒奶粉產品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

注2:《財經網》專稿/記者 宮靖,題:兩大疑點:三聚氰胺"微溶於水",能溶入鮮奶十分有限;即使能溶入鮮奶,其營養比顯然會發生較大變化,三鹿集團為何不能發現?

注3:《動向》2008年9月號,作者:朱家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聖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