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人士:地震使外界感受到中國公民社會的覺醒

作者:特約記者心語 發表:2008-05-28 00: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四川大地震造成死傷者無數,多個民間組織及志願者發起相關的救援及監督工作。有評論認為,該次地震使外界感受到中國公民社會的覺醒,影響中國現代政治社會。自由亞洲電臺駐香港特約記者心語的採訪報導

四川大地震之後,當局目前估計該次地震給四川及周邊地區帶來的損失可能高達5,000億元,這些損失除了個人財產之外,還包括災區的基礎設施。而地震發生後,不只政府官員投入到抗震救災中,許多民間組織與志願者也都自發地發起相關的救援工作,或發起募捐,或動身前往災區協助。

在大震後組團前往災區七次,發放救援物資的六四天網負責人黃琦向本臺表示:"這次地震帶來的最大一個正面效應就是新聞尺度比以前更為放開,另外一點更為重要的就是對人權人性的尊重,這也體現了中共以前經常所說的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次地震對公民社會的覺醒乃至未來中國的進步應該說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在我們天網昨天前往什邡發放救災物資的時候,政府還主動向我們做出了一些配合的措施,在這方面我們也看到了當局的一些進步。"

浙江的自由撰稿人昝愛宗認為,透過該次地震可以看到中國的公民社會正在快訴地發展中,因為在此次地震中前往災區的不少人士並非政府組織,而是公民自我發展起來的,而這是公民參與社會的開始。也就是說,中國正在以非常特殊的方式啟動公民社會成長。昝愛宗表示:"公民社會就是從公民參與點點滴滴的事情開始,因為光說參與而沒有具體的事也不行,正好該次地震是一個突破口,也是一個機會,好多人及團體都是自發性地前往救助,比如天主教基督教的一些組織,還有一些佛教的團體他們去災區擔任志願者。"

公民社會,又稱市民社會,是由自由的公民和社會組織機構自願組成的社會。公民通過各種志願性社團所形成的互惠與合作,是維繫民主和促進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本。香港太陽報星期二的一篇評論表示,民間組織與志願者的雲集,加強了對救災過程的監督,使政府的整個救災更加透明、廉潔。最近,災區一些特權人士挪用救災物資、漠視災民權益的做法,很多是由民間組織和志願者發現,並通過網路或者媒體公之於眾。評論認為,可惜的是,當局對該次公民社會的覺醒仍然後知後覺,不僅沒有善於利用,而且還步步為營,多加防範。長期關注公民社會議題的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助教陳敬泉認為:"我看這次四川地震公民社會的作用還是在政府指導下發揮的,他們雖然也是自發性的,但他們還是配合政府的指導,其實他們也和傳媒一樣是擦邊球的行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