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糧價難持續 中國食品價格將上漲


當亞太地區多個國家近來遭受糧價飆升的衝擊之時,中國卻因糧食豐收,再加上農業補貼與價格控制等得力措施而倖免於難。不過,這種局勢在中國不會持續太久。

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進程,正吞噬著大量農田;而政府為穩定糧食價格而限制其出口的做法,也令農民種糧的熱情大受打擊。經濟學家指出,由於中國未來的糧食總產量很可能會停滯不前,但需求卻持續增長,價格上漲將是難以避免的,也許就是一年內的事情。中國曾使用多種手段,試圖削弱國際油價高企對國內的影響,最後仍不得不提高油價,以免向提煉商提供越來越多的補貼。

雖然中國成功避免了糧價的巨大波動,但未能逃脫通脹壓力,尤其是食品價格的連連上漲。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的CPI同比上漲 8.5%,環比升0.2個百分點。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22.1%;其中,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47.9%(其中豬肉價格上漲68.3%)

與此同時,國際糧食價格也進入了上漲通道。繼3月將米價從每噸580美元上調至760美元後,泰國4月17日又將價格調整為1,000美元。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在多個國家為緩解國內價格壓力而紛紛限制糧食出口後,國際米價在兩個月來瘋漲了75%。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對保持糧食價格穩定很有信心。國家統計局稱,2007年糧食總產量5.015億噸,首次實現連續4年增產。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說,中國的糧食供求缺口已從2003年的5,000萬噸縮小為1,500萬噸。也即是說,中國已基本上實現了自給自足。她認為,在不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現有的儲備糧加上今年的糧食產量,足以養活中國百姓。

這些數據,或許為我們勾勒了一份過於樂觀的藍圖。幾日前,中國社科院在2008年農村經濟綠皮書中預測,在糧食連續數年增產後,今年繼續增產的難度增加,維持在5億噸左右。

當然,中國還有儲備糧來應對短缺。4月27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中國進出口企業第六屆年會上透露,目前政府丶企業和農民的全部儲糧是約2.5億噸,約佔全國全年糧食消費的一半左右,比起全世界糧食庫存佔年消費的比重17~18%要高出一倍以上。

事實上,中國去年還變成了糧食淨出口國。3月10日,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北京的一個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國去年糧食總出口量是991萬噸,進口不到160 萬噸。正因為存糧充足,中央政府上月才得以信誓旦旦地宣布,大陸絕對可以確保港澳大米供應充足。香港的大米完全依賴進口,而90%來自泰國。眼看著國際米價不斷上漲,並可能出現供應短缺,香港市民前不久還掀起了一股搶購大米風潮。

為消除百姓對國際糧價上漲的擔憂,總理溫家寶上月在視察產糧大省河北時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從去年底開始,中國便出臺了限制糧食出口的嚴厲措施,以穩定國內市場價格。去年12月18日,中國宣布從當月20日起取消小麥丶稻穀丶大米丶玉米丶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稅;10天後,中國宣布從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小麥丶玉米丶稻穀丶大米丶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產品徵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暫定關稅。

中國還加大了對農民的直接補貼。財政部稱,中央政府今年向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將達到633億元(90億美元)。目前,中國的米價為2,600元/噸,僅是國際水平的三分之一。

與國際米價相比,農民並未從政府的直接補貼中獲得多少益處。財政部稱,種糧補貼為每公頃約615元。在主要產量區,一公頃農田每年能收穫7.5噸米,按中國當前的價格即為19,500元。

如今在深圳打工的湖北農民張玉玲(音譯)說:"補貼只是象徵性的,沒有啥實際用處。"在家鄉,很多青壯年都像他一樣,選擇了出外打工。"種地的收入微薄,很難與打工相比。"

限制糧食出口,讓中國農民失去了從巨大的內外價格差異中獲益的機會。然而,一些商人鋌而走險,開始從事糧食走私活動;在廣東丶浙江丶雲南甚至西北邊陲新疆,已出現了此似案件。商務部4月30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嚴格嚴格控制糧食與化肥出口。

經濟學家與糧商認為,巨大的內外價差將不會持續很久,因為中國的糧食價格始終會因生產與運輸成本增加而上漲。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盧鋒則建議,政府應放鬆對價格與出口的控制,讓農民從價格上漲中受益,從而激發種糧熱情。

國內糧食生產與儲備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迫使著糧價上行。因農民進城打工而造成的農田拋荒現象,也使糧食麵臨著更大的漲價壓力。例如,江西省宜黃縣是個農業縣,但縣統計局副局長李昌金卻透露,該縣26萬多畝耕地中全年性拋荒的保守估計已高達到12%。另外還有大量農田是三季種兩季,兩季種一季。

城市化進程,也在吞噬著大量農田。中國在"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規定,要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億公頃以上。去年,188,300公頃的農田被用於房地產建設,另有17,900公頃農田毀於自然災害。

農民們抱怨說,將土地30年的耕種與管理權交給個別農民的承包制度,如今已變成了農業走向現代化的障礙,嚴重制約著農業生產效率。

經濟學家們相信,中央政府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增加對農民的補貼,因此會按照處理油價的手法,允許糧食價格在受控情況下出現上漲。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王慶表示,中國糧價不受國際糧價影響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安徽糧商李雷(音譯)預計,中央將在奧運會閉幕後被迫放開糧價。

譯者 章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亞洲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