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在台語是吃的意思,音"甲"。
這是諷刺人的話,吃飯的時候忙不迭的用大碗公乘著大快朵頤,吃得可認真了;工作來了,閃得比誰都快,像個怕冷的人縮著頭臉避西風的侵襲一樣,那畫面真的是令人又好氣又好笑。
臺灣人胼手胝足了幾百年,憑著一雙手在這塊土地上深耕家園、創造歷史,一口飯一片瓦都是血汗換來的,起早趕晚彎腰揮鋤,勤奮工作的身影,是父祖輩留在我們心中的鮮明圖騰,好吃懶做的人不但會被視為不肖子弟,走到哪兒也常受到訕笑,家裡出了這號人物,誰提起都會搖頭,語氣雖是戲謔諷刺,卻是充滿了憂心與無奈──這樣下去不餓肚子才怪。
這種狀況似乎愈演愈烈了,不工作靠父母養活的年輕人比比皆是,而且被認為是時代趨勢,年輕人也理所當然的樂得「樂活」起來了,年老力衰的拚命工作、年輕力壯的努力享受,你要念他:「呷飯用碗公,做工課閃西風」,他還會一臉無辜的反問你:「不然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