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蘭,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
東北曾經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得大批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破產倒閉,官商勾結,導致國有資產大規模流失,數百萬的產業工人下崗失業,沒有合理足夠的補償買斷工人工齡,沒有健全的再就業培訓,沒有充足的基本生活保障,甚至眾多退休老工人由於廠礦被吞併,醫療費沒有地方報銷,退休金得不到保障。
大批東北三省下崗失業工人遠走他鄉,流落到海外舉目無親。他們這些北方人,即沒有族群可以依賴,也沒有天生傳統的生意經可以朗讀,所以只能拼把子力氣.甚至汗珠子砸地八瓣的這樣的機會,常常難以找到。
劉春蘭的學生證
有些人說,中國移民逐漸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問題,給法國社會造成衝擊和負擔。
筆者不苟同這樣的說法。中國人移民法國始於17世紀;一戰時期法國徵募了大批中國勞工,14萬中國勞工在法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近萬華人為法國獻出了生命,大戰勝利後3000多倖存者留下來了;上個世紀70年代,東南亞大批華人移居法國;大陸改革開放又帶來第三波移民潮。中國移民原以浙江、福建人居多,近年來也出現了東北各省和其它地區的中國人。
在法國60萬華人華僑中,約30萬人生活在大巴黎地區。其中,在巴黎市區生活的華人可能超過15萬。法國華人的最大特點就是老實本分,「多幹活、多掙錢、不惹是非」是他們的處世原則。而對於華人的生活態度,法國社會也非常認同。去年年末,巴黎地區發生大規模外來移民騷亂,但卻不見一個華人的身影,法國政府由此深感華人是外來移民的楷模。
相比之下法國其它族裔人群,以及前法國殖民地國家難民和非法移民,對法國造成的經濟和社會治安重負,遠遠超越過華人的比例。然而,由於華人從語言,文化等方面融入法國的程度比較低,法國警察等執法機關一直認為華人有自己的生活圈,這個生活圈和外界脫節,形成一個法國主流文化的次文化,法國主流社會中的潛性社會。
法國人仰慕中國文明,對中國人有天然的親近感。大多數中國移民內斂、勤奮、團結、守法、知禮,這更加深了法國人對中國人的好感。以前法國政府的移民政策很少涉及中國,媒體的移民報導也很少提到中國人,這裡反映出的普遍心態是:華人是「模範移民群體」,華人有點神秘,華人沒問題。
所以中國移民總體來說不是法國社會主要問題,他們辛苦,勤勞工作彌補了法國社會的漏洞,法國人不做的中國人做,法國人不願意賺辛苦錢中國人辛苦賺。促進了法國社會文化的多元化,和中法的友好關係。儘管中國的一些紡織品,鞋帽等佔領了歐洲的一些市場份額,但是大家知道,一架歐洲的空客飛機就超過上億萬條中國的牛仔褲價值,一座法國為中國興建的核電站就抵過億萬雙中國的涼鞋……筆者不一一比較,有一點可以看出,法國人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更大。所以法國華人移民不是法國的負擔。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
歐洲人,有一個風俗,就是尊重死去的人。那個人生前如何如何,不做計較。中國的歷史上,常常發生鞭屍,甚至挖人家祖墳的事情。尊重這位死去的人,尊重自己的同胞,尊重活人的人權,尊重死去人的人權,同樣重要。
(看中國首發)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