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話扇子


夏日炎熱季節,手搖一把扇子驅暑,是國人的習慣。

扇子,是中華傳統生活世襲傳承的重要物事。「舜廣開視聽,求賢人自輔,作五明扇」——《古今注》所云,表明中國扇子的歷史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

然而讓人難以料想的是,扇子的原始功能並非是今日「生風」取涼之用,相反,史學有證,遠古時期的扇子,長柄縛羽,其名曰「翣」,是由侍者以手持之以給王家貴族遮塵「擋風」的「障屏」。而且到了殷周時代,這種遮蔽風塵的「障屏」又一度演變成為儀仗的飾物,帝王高官出行,都由這種「障屏」開路,以示其威。史籍載明,直至漢代「翣」才完全成為夏令取涼之物——扇子。《方言》云:「扇,自關而東謂之翣,自關而西謂之扇。」《春秋繁露》也云:「以龍致雨,以扇逐暑。」《淮南子》則說:「夏日不披裘,冬日不用翣。」
中國古人對扇子的製作十分講究,扇柄常用玉琱、牙雕、骨雕、紫檀雕之類比較貴重的東西做成;扇面則大量使用絹、羅、綢、紗、綾等絲織品為原料。1975年在江蘇金壇縣發掘出了一把古扇,玉柄鏤空雕漆,扇面由白綾製成。金壇古扇是中國古扇最珍貴的實物資料。

古代扇子還蘊涵著我們先人的聰明睿智和創造精神。據載,唐時長安人丁緩,曾經製造過一種「七輪扇」,稍加用力即可運轉,使人感到涼爽。這種扇子或許就是現今吊扇、臺扇的鼻祖了。

中國古扇最堪稱道的,是它的文化內涵。中國古扇在中華文化長期的熏陶下,形成了世界獨有的「扇文化」,反過來,「扇文化」又成為中華瑰麗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中國古扇是藝術的載體,古人以在扇面上提詩繪畫為樂、為雅。三國時謀士楊修曾因給曹操畫扇,深得青睞。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也曾給賣六角竹扇的老婦,在每個竹扇上各寫五個字,助其「以求百錢可也」,留下佳話。明代唐伯虎、文征明、瀋周等人都喜在扇面上作畫題詩,多傳趣聞。清人在扇面作畫最為擅長,出現了石濤、八大山人、任伯年、吳昌碩等畫扇高手。迄今,有許多史上畫扇佳作傳存於世,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鴉扇、瀋周的秋林獨步扇,清代惲壽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都屬國寶級文物。


扇子還被古人用以表現某種心理狀態。蘇東坡用「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描寫周瑜瀟灑倜儻的風度。杜牧則以「輕羅小扇扑流螢」描寫少女們的活潑姿態和歡樂情緒。唐人王建的《調笑令》「四扇,四扇,美人並來遮面」,以詼諧的情緒描寫了美人以扇遮面的悲切心理。而「夏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的民謠,則藉助一把扇子,把不勞而獲的剝削者的可憎面目,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出來。

扇子也常常被古人用於「暗示」的功能。諸葛亮扇不離手,其扇子寓意著大智大慧。濟公手搖的扇子,代表著救世濟人的無邊法力。孔尚任《桃花扇》裡的「宮扇一柄」,則顯然是情意的象徵……

中國古扇蘊藏的文化內涵,還表現在文學藝術中。中國古典文學有許多以扇子為題材的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桃花扇》外,《沉香扇》、《芭蕉扇》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扇戲」。其他,像《蘇東坡畫扇結案》、《扇子巷窮道士補扇》、《玉孩兒扇墜奇遇記》、《題扇橋》、《康熙題扇》、《扇子報喜》等小說故事,更是多不勝舉。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捐助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