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二):考古學發現帶來的啟示

作者:周正 發表:2006-10-31 23: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歷史的歲月中,潮起潮落,這中間都發生過什麼呢?隨著我們對這個地球的進一步認識,許多事情也漸漸的變得清晰起來。

亞馬遜河河流的轉向

人常說,「一江春水向東流」。其實世界的幾大河流中,真有不少是向東流的,其中也包括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無論是從流域面積還是河水流量上來看,亞馬遜河都是世界第一大河,其長度也僅次於尼羅河。據BBC2006年10月24日報導,在歷史上亞馬遜河曾經向西流入太平洋,而不是像現在那樣東流入大西洋。

北卡大學(UNC)的研究人員是從亞馬遜河岩石標本的研究中得出這一結論的。他們還不知道河流轉向的具體時間,估計是在六千五百萬年前、或更久遠的時期。在此之前,亞馬遜河曾經是往西流的。

地球磁極的轉變

不只河流會轉向,就連地球的磁極也會發生大規模變化。

據2006年9月8日《科學》雜誌報導,科學家們從澳洲、中國、挪威的岩石樣本研究中都表明瞭地球磁極的變化。具體來說,在過去的2千萬年裡,北極方向的調轉超過50度。這個變化相當於從阿拉斯加(或者是西伯利亞)到赤道的距離。

在發達的古瑪雅文化中,也有相關的記述。根據瑪雅人的曆法,自1992年至2012年,地球會進入一個歷時五千二百多年的「大週期」最後階段的最後一個時期,也稱為「地球更新期」。瑪雅文化中也預言到,2012年的地球磁場會轉換。

而印度日報(Indiadaily)2005年3月1日報導說,海德拉巴德(Hyderabad)一家公司的地球物理學家與天體物理學家預言2012年地球和太陽的磁極將發生逆轉。地球磁極逆轉是指地球磁場的北極和南極發生對調。在這個過程中地球將經歷在某個時間點上沒有磁場的狀態。

滄海桑田 幾度春秋

在漫長的歷史中,如果說磁極能轉向、亞馬遜河會逆轉,那麼地球表面生物的興衰,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考察結果來看,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在南北兩極的冰雪下,過去曾經有生物在那裡生存過。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指出:「太行山以北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亙石壁如帶狀。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

晉代葛洪的《神仙傳》,較大禹治水的傳說更為恢宏。記述中說陸地每千萬年就要變為滄海,滄海每千萬年又要變為陸地。神仙麻姑和王方平相會,說距離上次見面以來,已三次見到海水化為桑田。與沈括的描述頗為相符。

近幾百年中,尤其過去的數十年內,在人類的活動影響下,從赤道到兩極氣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溫度升高、冰雪融化,以至於愛沙尼亞的附近的熊都無處冬眠。

這樣下去,我們人類面臨著的前景實在不樂觀。

一葉知秋:克里特文明的發現

一頁頁翻開人類歷史這本書,就會發現許多文明的起落。《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一書中已有許多詳細探討,此處不再贅述,只講一個較近的發現。

科學家們發現,在3000多年前克里特文明在地中海上曾經盛極一時,尤以富麗堂皇、結構複雜的宮殿建築聞名。然而,這樣一個強大的文明最終卻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它的神秘消失,是困擾考古學界多年的難解之謎。

據2006年4月27日《泰晤士報》報導,丹麥科學家在愛琴海的錫拉島發掘出一塊小小的橄欖枝。這枝距今約3500年一節炭化的橄欖樹幹幫助科學家弄清克里特文明消失的準確時間。

這塊橄欖枝是愛琴海的錫拉島——即現在的桑托林島上發生的一次災難性的火山爆發中被埋在地下。通過對它的研究,科學家相信他們能夠測算出這棵橄欖樹的確切死亡時間。該研究發表在4月28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這一段橄欖枝,驗證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理論:克里特文明是毀於一次空前規模的火山噴發及其引發的大海嘯。克里特島距離錫拉島只有60英里,而在大約3600多年前,錫拉島上一座火山突然猛烈噴發,其噴出的煙柱上升到高空,數千噸火山灰甚至隨風飄散到格陵蘭島、中國和北美洲。科學家從遙遠的格陵蘭島、黑海以及埃及都探測到這次火山噴發產生的灰塵。他們還從愛爾蘭和加利福尼亞發掘出遭到這次爆發引起的霜凍破壞的植物化石。進一步的測定表明這棵橄欖樹死於公元前1627~1600年間。

克里特文明的教訓

此前,很多考古學家認為,克里特文明盛極一時,尤以最後的200年的米諾斯王朝達到頂點。當時,米諾斯稱雄愛琴海,威震雅典,是聯繫歐、亞、非三洲先進國家的紐帶。米諾斯王朝充分利用了這一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造船業,並建立了強大的艦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海軍。所向披靡的米諾斯艦隊,使王朝能與埃及、敘利亞、巴比倫、小亞細亞等區域保持貿易來往,並成為海上霸權國家,愛琴海諸島各國紛紛向米諾斯稱臣,雅典也得向他納貢。

然而,即使再強大的國家與軍事,在天災面前,都是無能為力的。

事實上,早在1967年,美國考古學家便桑托林島的60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一座古代商業城市。經考證,這座城市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火山大爆發時被火山灰所埋葬。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山大爆發,噴出的火山灰渣佔地面積廣,達62.5 平方公里,島上的城市幾乎在一瞬間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並波及地中海沿岸及島嶼。據記載,當時埃及的上空曾出現三天漆黑一片的情景,除此之外,火山爆發引起巨大海嘯,浪頭高達50米,滔天巨浪,滾滾南下,摧毀了克里特島上的城市、村莊,米諾斯王國也隨之化為烏有。

現在看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克里特文明遭滅頂之災呢?

1980年,英國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庫諾索斯(Knossos)發掘出一座王宮的廢墟。它佔地約二公頃,房屋有幾百間,均由迂迴曲折的廊道連接,結構之複雜實為罕見,迷宮中還發現了雙斧標誌,學者一致認為,這就是米諾斯王國的雙斧宮殿(希臘神話中曾提到雙面斧是克里特島上宮殿的重要特徵)。王宮內的牆上有許多鮮艷的壁畫,引人想像當時繁盛、發達的生活。大量的繪製精美的陶器和做工精巧的金屬器具,表現出克里特人民非凡的才華。

最引人注意的是那數萬張刻有文字的泥板,其中一塊赫然寫著:「雅典進貢婦女七人,童子及幼女各一名。」出人意料的是,考古學家們真的在克里特島上一所房屋,挖掘出200多根支離破碎的人骨,是8到11個年齡不足10到15歲的青少年,屍骨上並留下被宰殺的刀痕。後來考古學家們挖掘到一座神廟,發現了克里特島人用活人祭祀的證據!現場有許多放置祭品的陶製器皿,供台上躺了一具身長一六五公分高的青年骨骸,臺邊有一個接血用的盆狀容器,附近還發現了一把宰人的青銅尖刀。而旁邊仰面朝天,手上戴著銀質戒指,雙手摀住臉的骨骸應是祭司與其助手。離祭臺較遠的地方有許多雜亂的屍骨,據推測是參加儀式的官員和祭司的隨從們,來不及跑出廟堂便被砸死了。根據現場情形,考古學家們推測:當克里特島人正在進行活祭,祈求上蒼讓地震災難遠離之時,卻引來山崩地裂,大難臨頭,屋頂猛然坍塌,覆蓋了整個祭祀現場與所有人!

小結

這樣看來,克里特文明的毀滅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咎由自取。

其實,又何止是克里特呢?從中國歷史中的夏桀商紂到羅馬暴君尼祿,無不恃著兵強馬壯、視百姓如草芥、倒行逆施,結果落得毀滅的下場。

從這裡也可看出人與自然的關係。亞馬遜河不知已經流了多少年,地球也許已經幾次變遷;日出日息、潮漲潮落,大自然就是這樣,不緊不慢而又均衡的進行著。破壞自然的事情,或許能逞凶一時,但不會長久。

時至今日,在數次運動中害死數千萬民眾、而現在又活摘人體器官者,等待著的又是什麼呢?



来源:讀者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