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提出兩岸統一條件 認為胡錦濤很「精明」


臺灣《東森新聞報》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9月2日下午表示,兩岸未來如要統一,最起碼應在兩岸都是民主社會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如果大陸不民主,兩岸就很難談統一。

  馬英九2日下午接受日本《讀賣新聞》、NHK電視臺和共同社3家日本媒體專訪,馬英九說,他反「法理上的台獨」,亦即將中華民國改名為「臺灣國」,或將中華民國領土縮減至「臺澎金馬地區」,因為這些都不符憲法的規定。

  他也反對大陸的「一國兩制」,因為憲法明文規定,中國人應統一在一個制度下,而非兩個不同制度下。

  此外,馬英九3日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認為,胡錦濤對臺政策,表現的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硬」是指他將不惜使用武力來對付「台獨」;在「軟」的方面,取消臺灣水果銷往大陸的關稅;調降臺灣學生在大陸就讀的學費等政策。

  馬英九也認為,上次臺灣「國會」選舉時,北京方面態度低調、中立,表現出不介入臺灣選舉和內政的態度,由此種種可見胡錦濤比前任大陸領導人「精明多了」。

  他指出,大陸方面反「台獨」立場堅定,但也並未意圖使兩岸立即統一。他說,他希望能證明自己,有能力把1949年分裂的臺灣和大陸帶向和解的道路。

  馬英九2日晚間接受東森亞洲新聞臺「全球大聚焦」節目專訪時,指出中國歷史上的分合,都免不了要打一仗,才能解決,但這次他相信兩岸的人民都有足夠的智慧可以避免戰爭,就可解決問題,但他強調,他不會放棄立場

  馬英九強調,將來他的政策,一定清楚不反覆,他不會放棄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的理想。

  馬英九提出了三通的時間表,他表示,只要國民黨贏回政權,相信在2年內應該可以三通,因為這樣能使臺灣成為台商的「全球營運中心」以及外商的「亞太營運中心」,對臺灣相當有利。

  別在馬英九身上寄託兩岸很快統一的理想

  從今年7月16日當選國民黨主席以後,馬英九所展現的領袖型魅力,在臺灣社會已經實質性地造成一股「馬英九旋風」,或者說是一種「馬英九現象」,這股旋風也給民進黨的執政者帶來一種「下馬威」的震撼性效果。

  讓執政的陳水扁感到可能被馬英九提前「跛腳」(失去權威),而不是因為民進黨的接班人之爭,讓他可能提前「跛腳化」的效應。

  在馬英九接受媒體訪問的有限素材中,他所說過的話,不外乎有「反共不反中」、「大陸不民主不談統一」。他「反對台獨,反對法理上的台獨」、「反對一國兩制」。他主張國民黨應該提出「臺灣論述」,並聲稱「先連結臺灣才有中國」。

  對於兩岸的發展他說:「國民黨取得政權,兩年內可以進行兩岸三通」。他讚揚「胡錦濤比前任大陸領導人精明多了」,對於臺灣主權的問題,他說到「主權問題只能被處理,不能被解決」等

  從他所說過的這些話語之中,似乎存在著既怕統,也怕獨;既想三通,又不願意跟大陸共同「解決」臺灣主權問題的矛盾心態,這些個矛盾心態,其實是顯現出馬英九以一個「外省族群」的身份,想要在臺灣政壇立足的困難性,使得他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思維,多了一層顧忌與如履薄冰的心情。

  當然,如果要從這些話語中來解析「馬英九現象」也有它的一些蛛絲馬跡存在,這個現象可以把它歸納為「新保守主義的理念」、「新本土精神」以及「開明專制的崇拜」等三種思考。

  「溫和、理性」的復興讓臺灣人民重回過去光榮的記憶

  首先就以「新保守主義的理念」來看,所謂「新保守主義」是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總統里根時代所出現的一種意識型態,在政治上重視溫和、理性的改革;經濟上重視中產階級的價值,希望從減稅中幫助中產階級開創更多利潤,以發展經濟,繁榮社會;在國際關係上則是採取反蘇、反共的立場,卻不跟敵人直接對抗的戰略。

  這種意識型比較符合國民黨蔣經國以來在臺灣的統治模式,馬英九代表這條路線的復興。觀察馬英九過去的作為,大體可以把它簡化為 「溫和、理性、保守、追求繁榮、反共而不反中」的路線。馬英九採取這條路線,對抗民進黨採取激進改革,快速進行國營企業民營化讓臺灣經濟陷入停滯、負增長、以及失業率高漲的現象。馬英九重新找回國民黨執政時期那種「新保守主義」的精神,讓臺灣人民在經濟的泥淖中找到過去光榮的記憶。

  新臺灣人精神

  其次是「新本土精神」。馬英九在政治上的啟蒙期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蔣經國主政時期。當時臺灣處在經濟高增長期,使得一股中產階級的新興力量開始觸動國民黨威權體制的底層。80年代以後,臺灣內部的反抗運動就從市民社會推展開來。臺灣藉著社會的急遽變化,由中產階級逐步推動威權體制向民主體制的轉化。

  因80年代臺灣社會的轉型是以新興中產階級為主體,跟海外勢力支持民進黨的「台獨」運動,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沒有必然的關係。民進黨成立以後,體察到新興的中產階級並不是扶持「台獨」的海外勢力,因後來所追求的「住民自決理論」中也體現出台獨不是惟一選擇。

  馬英九經歷這種思潮的影響,不至於把臺灣的民主化運動等同於「台獨」運動,但也不會去接受已經被李登輝和陳水扁扭曲為狹隘的民族主義式的「本土化運動」,因此,他所提出的「先連結臺灣才有中國」的看法,其實是連結「反共不反中」的主張。

  只是,泛藍陣營恐懼連戰與宋楚瑜訪問中國大陸給臺灣民眾造成了過度向大陸傾斜的印象,馬英九如果完全接受連戰的「親中路線」,2008年的選舉必然被完全走「反中路線」的民進黨候選人窮追猛打,他的外省籍身份也會成為政敵和選民質疑的對象,這對他打起那場選戰一定是會吃力不討好,所以重拾「新本土精神」,重回他對李登輝承諾的「新臺灣人精神」。

  「對開明專制的崇拜」

  最後,再提到對「開明專制的崇拜」。馬英九長期受蔣經國「開明專制」的影響,民進黨主政以後,臺灣因為不成熟的民主所出現的亂象,讓他無法接受。所以他在臺北市長任內,對部屬其實是一直採取「開明專制」的態度。當然,所謂「開明專制」還是可以連結到上個世紀80年代「亞洲四小龍」成長高峰期各國的政治現象,當時被美其名曰「亞洲精神」或「儒家化的亞洲價值」,特別是新加坡在李光耀主政時期的政治風範,這些都影響馬英九的政治態度。

  所以,馬英九讚揚胡錦濤對臺灣採取「又軟又硬」的態度是「精明多了」,也是對胡錦濤頗有「開明專制」的一種崇拜,只是這種崇拜在臺灣已經民主化的生活方式之下,不可能再去接受大陸的制度方式。也因此,推論到「解決」臺灣主權的問題,他才會有「處理」,而不是「解決」的看法。也就是說,在兩岸關係上馬英九會盡量多做工作,但不會解決根本問題。

  從這三種思考來看,馬英九即使有機會在2008年當選臺灣「總統」,兩岸關係的發展可能更接近,但若要談到統一,恐怕還有漫長的時間等待。既然馬英九把兩岸統一的時間表界定在「大陸民主化」以後,這個時間表就變成是一種「務虛」的態度,兩岸關係不能回到「務實」的態度,那麼馬英九所選擇的兩岸關係,必然還是要在維持現狀中打轉。

  從這些觀點來分析馬英九,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是,大陸對於連戰的期待不能完全轉嫁到馬英九身上,不能寄望國民黨在馬英九執政以後,兩岸就能很快地達到統一的目的。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一定會出現「既期待又受傷害」的結果。

  (王昆義,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副教授、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客座教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