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會上,與會者帶來了他們收藏的劉賓雁先生的各種著作,舉行了「劉賓雁作品展示」。會議還向大家贈閱了由鄭義等人主編、在國內自費印刷的劉賓雁先生八十誕辰紀念文集《不死的流亡者》。
讀書會成員吳先生作專題發言,介紹了劉賓雁先生在50年代、80年代及海外流亡生涯中的寫作歷程,及部分海內外作者、學者對劉賓雁的研究和評價情況。並重點評介了劉先生的《在橋樑工地上》、《人妖之間》、《第二種忠誠》等三部作品。
隨後,李亞東、冉雲飛、王怡、楊遠宏等人相繼發言。李亞東介紹了在89年後的國內大學中文系教材中,劉賓雁先生是如何被壓縮直至「消失」的過程。並對劉賓雁先生的寫作達到的道德成就表示了敬仰。冉雲飛對80年代的報告文學創作進行了評價,並介紹了謝泳先生未能出版的關於80年代報告文學的研究專著。王怡在發言中回顧了劉賓雁的名篇《第二種忠誠》對自己的深刻啟蒙,並闡述了自己對「忠誠」和「流亡」話題的理解,他認為每一個在極權主義制度下堅持自由思想、在言論禁錮中嘗試反抗的知識份子,其實都是流亡者。監獄是過於擁擠的流放地,而監控、言禁、各種政治壓力與迫害,則使大多數的人們傾向於掩藏自己的真實思想,在人群中、在日常狀態選擇流亡。而一個精神上的流亡者如果不起身而行,開口說話,最終的命運就是在未來遭遇肉體上的流亡。楊遠宏先生則在發言中強調了對極權主義和共產黨政權決不寬恕、決不妥協的決絕姿態,和對國家、民族、人民等概念的棄絕。
楊宏遠先生的發言激起陣陣掌聲,也由此引發了之後激烈的反駁和爭論。王怡認為楊先生的發言對待國家、民族、民眾和傳統有一種危險的虛無主義傾向,和一種類似於共產黨的對於「無菌狀態」的膜拜。隨後,引起大家對劉賓雁先生、李慎之先生的抗爭「是否徹底」及如何評價這種不徹底的熱烈討論。冉雲飛、李亞東等人質疑楊先生的觀點是一個思想上的羅伯斯庇爾。也有兩位朋友為楊先生的觀點辯護。對其貴族式的決絕姿態表示了認同和敬意。
《不死的流亡者》一書的作者之一陳墨先生、殷明輝先生,在發言中對劉賓雁及89年六四屠殺後的流亡人士表示了敬意。在會上,與會者還熱烈討論了報告文學和劉賓雁先生的作品、及當前廖亦武等人的紀實性寫作在文學上的評價問題,劉賓雁等80年代報告文學作家群和當今的公共知識份子群體的比較,以及80年代報告文學與當前《中國農村調查》等作品的比較問題,不同的「忠誠」、不同的對 「國家」的界定以及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話題,流亡和逃亡之別以及陳奎德先生在《不死的流亡者》一書中提出的「蘇武還是摩西」的話題,等等。
討論會持續了三個多小時。最後,在主持人的動議下,全體與會者起身、鼓掌,以這種方式向81歲高齡的劉賓雁先生和一切因為自由和尊嚴而流亡海外的中國人致敬。
2005-4-23
轉載自:http://www.penchinese.net/chengdumeeting.htm(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