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民知識份子的清末鄉試親歷


鄉試場號舍,完全是「牢監」式的,有一考生在卷子上題了一首詩:「……姐在房中眠,我在場中苦。」

八月初八考鄉試要進場了,這一天要點一天名,從黎明起到黃昏止,把全省七十八廳州縣五六千秀才的名一個一個地拖了長聲唱完!

進場的前夜,大母舅指導著把一切東西裝置好。清初時鄉試場和院試一樣不准帶書,清末時鄉試場准帶書,我們的大考籃裝滿了書,相當的重。有些人是帶竹笥箱的,底下裝了四個鐵輪盤,吊了索兒牽著拖。一隻考凳,同小孩坐的小板凳那樣,是用紫竹做的,底面兩塊木板,三面有直棱竹柱,一頭有一扇門,可以開關。這張凳是百寶凳,裡面可以放米、小菜、紫銅小鍋子、炭、艾索兒、草紙、茶壺等,飯碗、筷子、瓢羹、洋燭、洋火、茶葉、壓字圈等都放在考籃裡,一卷鋪蓋,裡面裝的三尺見方的小被小褥、添換衣服、考帘(即門帘,上面有方方的紗窗)、油布等。這些考具,用青布搭搏縛住了成為一擔,掮在肩攀上自己背。考秀才時人人要戴大帽,穿長衫的,考舉人時都是短打禿頭,和小工一般。

我們錢塘縣的點名時間很遲,好像是下午三四時,吃了午飯還可以睡午覺。很從容的。有些縣份,黎明時就要去候點名。在貢院東橋和貢院西橋兩處,都有一株很長的木頭豎著,什麼縣要點名了,就有一盞燈標出縣名的大燈籠升上木桿頂,遠遠可以望見,什麼縣在點名,排在下面的縣就可出發了,這樣秩序井然,不會擁擠。

到了時間,我們出發了,由大母舅領導著。三扇闊而高大的儀門口,搭著三座點名高臺,分三處點名。矮小的我無法擠進去,大母舅擠進去,代我們接了卷子,交給我們,謹謹慎慎地在頭頸裡掛著的卷袋裡藏好,緊緊地在腋下夾住,以防失去。

我第一場是在東文場,外面是一條南北長廊,廊口有高高的木柵攔住,號門是在木柵上,長廊上擺著花鼓缸,上面裝著土製的自來水管,裝有開關以便考生和號軍取水之用。號門到封門歸號時全部要鎖上,鑰匙由號官掌管。號舍一律朝南,一弄裡大概有五十多號,弄底是廁所。號舍每間是三面磚牆,一面空的。離地一尺處,裝有地板,還有一塊板,給你當桌子用,不裝置牢,由你自己裝置,所以自己要帶鎯頭、大小釘子、繩索等用具。我剛在想同號軍佈置的時候,忽然大母舅進號來了,他不知怎樣設法進來的,真是喜從天降!在這「牢監」裡見到了親人,如何不喜!鄉試場號舍,完全是依照「牢監」式的,號門是牢門,號官是牢頭禁子,號軍或稱監軍,是牢中的差人,所不同的是沒有手銬腳鐐。大母舅很熟練地代我釘好挂好號板--即桌子,挂好考帘,命號軍泡了茶,他喝口茶又去代哥哥安排了。

時間還早,看見別人都出號去遛達了,我怦然心動,也想出去玩玩。我是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鳥,關了十七年了,從來沒有獨個兒自由向天空裡飛過,這次獨個兒出號遛達遛達,也是生平破天荒的第一次。

從儀門裡到至公堂,好長的一條甬道。甬道上都是橫鋪的石板,兩旁種的都是桃樹李樹,有一座小牌樓,有「桃李門」三個字,是「桃李門牆」的意思。再北去又有一小牌樓,額為「龍門」,是「一登龍門,聲價十倍」的意思。再北去有一座巍巍高大的「明遠樓」,樓有三層,登樓而望,可以俯瞰整個貢院,可是我膽小如鼠,僅在底層的台階上走走,已經覺得夠高,不敢登樓,鄉下小子的眼界狹小,於此可見。說起明遠樓,相傳從前明遠樓上除了打更起鼓報告時間外,還要在三層樓上吹號角(俗稱「陰號」,是三節頭的銅喇叭,吹起來聲音是陰慘慘的),另一人高叫著「有冤報冤!有仇報仇!」據說假使考生中有人做了傷陰騭的事,如:淫人妻女、破人婚姻、謀財害命等,平時惡人氣旺,怨鬼進不來他的家門,不能報得冤仇的,到了這時,主考官是文曲星,他准許怨鬼來報冤仇,所以號角一吹,經人一叫之後,冤有頭、債有主,一群怨鬼都紛紛入場報仇了。於是考生中有的自己吊死,有的服毒死,有的被毒蛇在頭頸裡絞死,有的在捲上題了情詩癲狂出場,種種情形,不一而足。有一年考場中死的人太多了,因此從那科後,明遠樓上只打更鼓,不吹號角,不喊怨鬼了。我又聽陳先生講科場故事說,有一考生在卷子上題了一首詩是:「一二三四五,明遠樓中鼓。姐在房中眠,我在場中苦。」這人是犯了「淫」字,所以神志昏迷,題了這首情詩,終於被貼在胭脂榜上不准再考了。這些鬼話,那時是很流行的。再向北,便是至公堂了。我轉了一圈,就歸號了。

你的名字上了胭脂榜,下一場就沒得考了。

天晚了,名已點完,放炮封門,考生一齊歸號,號官來封號鎖門。我拿出米、小菜來,喊號軍代為燒飯,吃了夜飯,通知號軍:「題目紙來了,立即喊我!」(有些老考的人叫號軍不必喊醒,預備安睡的)於是熄燭睡覺。到了半夜,號軍來喊醒了我,給我一張題目紙,急忙起身,點了洋燭,看題目。頭場是史論五題,題如下:

1.漢宣帝信賞必罰綜核名實論;

2..張蒼領主郡國上計論;

3..唐太宗御突厥於便橋宋真宗御契丹於澶州論;

4..開元四年召試理人策論;

5..元代分封諸王論。

看過的御批通鑒輯覽不夠,再翻二十四史九通緝要也不夠,再去請教左鄰考友,承他底情,告訴了我題目的出處,右鄰考友是縉雲人,口音不懂,無從請教,只好硬著頭皮做。從初九上午二時做起到初十下午晚邊才完成。自己檢查一下,有無犯規和不合考試程式的地方。考試程式大約如下:首頁是填履歷處,要把祖宗三代的名諱、存歿填明,次寫自己的姓名、年齡、籍貫,末後寫「身家清白,身中面白無鬚(即使面黑有須也總是寫面白無鬚)」等字樣。所作的文字、題目低二格寫,文章也是低二格和題目平,遇到有「皇太后」字樣,要另起一行,抬頭三格,「皇」字抬出格子上,遇到有「皇上」字樣,要比文章抬高兩格。歷代帝王及現代皇帝的名字要避諱。字要寫正楷、正體,不得寫行書和其他各種字體,不得寫俗體、破體、帖體、簡寫、缺筆、多筆。一字不得佔兩格,一格不得寫兩字,一行不得寫兩行。我仔細檢查一遍,覺得沒有犯規和不合程式處,就收拾考具自己掮著大考籃和行李去至公堂上交卷。柵欄裡面,有許多收卷官在收卷,你交了卷後,還須在柵外立著等一等,收卷官當場給你看一看前後程式有否錯誤,等他說「好的」,你才可領了照出簽出場;如有錯誤,他會告訴你,叫你改正後再交。假使你胡亂一跤,領了照出簽就走,收卷官喊你不著,你這本卷就無效,你的名字上了胭脂榜,下一場沒得考了。胭脂榜出在貢院西橋北首的一條肖玉橋上,杭州人稱這橋為「受辱橋」。

偌重的一挑考籃行李,自己掮了到儀門外,接考的人接著回寓,休息了一夜大半日,十一的下午三四時許,又進第二場了。第二場我好像在西文場,一切都和第一場一樣,只是考的是策問,也是五個題目,每題的字數就有三四十,第一題是「西國學術,道源希臘,流派若何,宗旨若何,……」,下面還有許多問話,記不起了。次題為「西國法律,道源羅馬……」;三題為「西國理財……」;四題為「西國地理……」;五題為「西國格致……」。翻翻《新民叢報》,東拉西扯的不知做了些什麼東西,又完了捲出來。十四又進第三場,題目是三個經義題,出在四書五經上,還相當熟悉,做做很輕鬆,題目卻忘記了。

第三場的第二天是中秋佳節,這一天總算蒙皇帝的恩典,賜小菜給我們考生吃了。本來規定是每人細瓷金邊飯碗一隻,細瓷盤子一對,一盤是火腿,一盤是素菜,可是經過層層剝削,到了我們手裡,變成很粗糙的陶器,飯碗好像杭州人死了人回神時用的「糙碗兒」,盤子的口徑只有一寸半大,而且很扁,像小芝麻餅那樣,只好稱它為碟子。一碟上有薄薄的二三片醬瓜,一點不好吃;一碟上有菲薄如紙的二三片火腿肉。夜間又賜下大小不等的四五個月餅,算是給我們賞月的。月餅扁薄如燒餅,毫無甜味,說是撫臺藩臺道臺和兩主考官送的。藩臺兼管財政,他是活財神,特別客氣,他的月餅頂大,直徑大約有四五寸,其餘的都是一寸半大。這些惡劣的東西,拿了回家去,大家還當它是寶貨哩,就是那支染紅色的照出簽,也說是可以辟邪氣,真真見鬼!據說官號裡的旗下考生,中秋夜是一桌桌地擺起很好的肴饌來吃的,贈的盤碗是金邊細瓷的。月餅是很好的十景月餅。至於各長官呢,那晚是請酒賞月的。

頭場的試卷,十八房官已經評閱完竣,取卷已呈送正副覆核。正副兩主考在賞月時定元,這晚所擬定的第一名,稱為「草元」,如果三場都好,這草元就是正元(解元)了,如果二三場不很好,那麼這草元就降格了。我到八月十六,完捲得很早,大約中飯過些就出場了。三場順利完結,回家去等候喜信,可是到九月十三出龍虎榜,我兄弟倆、陳姊夫、許同學、陳先生等都名落孫山,一場白忙。

中五名前的舉人,往往候到天亮沒有喜報自以為落第了,忽然喜報傳來,真是喜極欲狂!

九月十三,是發榜的日子,這張榜俗稱「龍虎榜」,據說在發榜的前夜,大約在十二點鐘左右吧,至公堂上設起公案,五個官座,下面設著長桌,預備填榜時用的。五個官座前,都點起一對明晃晃的大紅燭,大約是二斤燭吧,公案上放著一疊疊取中的??卷和墨卷。座上坐著五位大官:居中是正主考官,正主考官之左為副主考官,副主考官之左為監臨官,正主考官之右為監試官,監試官之右為提調官。填榜的桌上也點起大紅燭,此外總也是燈燭輝煌、明如白晝的。值堂的辦事員把墨卷的彌封當堂拆開來和??卷校對一下,如果沒什麼錯誤時,另一書記用一紙條把姓名、年齡、籍貫填寫好,給官長複閱後,傳給填榜人將紙條比附在榜紙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謄上,填寫好後,這紙條拿開,便有人把它從門縫中傳出,錄報的就通知報子,報子就去尋著考生住處報喜去了。又據說填榜是從第六名先填起的,全榜填寫完了,天快黎明,那時才填第一名到第五名。這時將全堂蠟燭一起換過,於是從第五名先填起,這樣四三二一倒填上去,等到第一名解元的一行填好時,天已經大亮了。所以中五名前的舉人,往往候到天亮沒有喜報自以為落第了,忽然喜報傳來,真是喜極欲狂!尤其是中解元的人,更加急得要命,而亦喜得要命。

《1886 -1954浮生手記--一個平民知識份子的紀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為駱憬甫先生遺著。作者博學強記,文筆細膩、生動,把一部中國近代史以家族史的方式呈現。本版摘編的「考鄉試」一節,原汁原味的記錄了晚清時期鄉試的場景,有記事、有言情、有寫景,鉅細靡遺足以補正有關文獻記載之不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