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一生的婚戀


少年的戀情

  郁達夫,中國現代文壇的大家,創造社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他的一生給文學愛好者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包括小說、散文、詩詞。同時,他在愛情和婚姻上的傳奇經歷,也往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郁達夫的成名小說集《沉淪》,曾經因暴露青年性的苦悶,展示靈與肉的衝突而風行一時。文中飽受性壓抑苦悶的青年其真實生活中的影子正是作者--郁達夫自己。據郁達夫的《水樣的春愁--自傳之四》和《自述詩》,當他十三歲還在富陽高等小學堂讀書期間,性意識就開始萌動,與比鄰的「趙家少女」,有過一段「水樣的春愁」的初戀之情,這種同水一樣的淡淡的春愁,竟擾亂了他兩年的童心。及至後來趙家少女訂婚,他還深深懊喪自己失去了良機。大約在同一時期,他還與倩兒等兩位姑娘有過類似的戀情。後來郁達夫去日本,在日本留學期間,又曾經與後籐隆子、田梅野、玉兒等產生過戀情。後籐隆子被郁達夫昵稱為「隆兒」,是郁達夫下宿處附近的「小家女」。郁達夫每次從學校到市上去,都要從她的家旁經過,遂產生情愫,並為她寫下了四首詩。田梅野是名古屋旅館的侍者,郁達夫與她交往數月,同樣也為她寫有詩詞。玉兒也是侍女,郁達夫為她所寫的情詩「玉兒看病胭脂淡,瘦損東風一夜花,鐘定月沉人不語,兩行清淚落琵琶」至今為人稱道。

  郁達夫風流倜儻,浪漫多情。1921年他赴安慶的安徽法政專門學校執教時,又結識了一位妓女海棠姑娘,兩人過從甚密。他每日任教結束,必到位於城外的海棠姑娘處,而由於有早課,他又必須凌晨時分早早趕到城門洞裡,耐心地等城門打開。同期,郁達夫創作小說《茫茫夜》,可以認為是真實地記錄下他的這一段感情生活。其中女主人翁海棠,正是郁達夫過從甚密的海棠姑娘,而男主人翁「於質夫」,當是郁達夫「夫子自道」了。

第一任夫人孫荃

  郁達夫的第一次婚姻是典型的舊式婚姻,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的結合。1917年,當郁達夫從日本回國省親時,奉母命與同鄉富陽宵井女子孫荃訂婚。從郁達夫當時的詩詞來看,他雖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訂的婚姻並不滿意,但對孫荃這位「裙布衣釵,貌頗不揚,然吐屬風流,亦有可取處」的女子還是很有些依戀的。1920年兩人正式結婚,由於郁達夫的堅持,沒有舉行什麼儀式,也沒有證婚人和媒人到場,更沒有點上一對蠟燭,放幾聲鞭炮,孫荃只是在夜色降臨的時候乘上一頂小轎到了郁家,簡單的晚飯後即獨自摸到樓上上床就寢。

1921年以後,孫荃隨郁達夫到他所供職的安慶、上海、北平等地居住,度過了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本書中郁達夫初遇王映霞時,正是身穿了孫荃從北平寄來的羊皮袍子,而孫荃,此時也正在北平呻吟於產褥之上。1927年6月5日,郁達夫與王映霞訂婚,孫荃遂告與郁達夫分居。此後,孫荃攜子女回富陽郁家與郁母同居,與兒女們相依為命,守齋吃素,誦佛唸經,直到1978年去世。

第二任夫人王映霞

  郁達夫的第二任夫人,即是廣為世人熟知的王映霞。1926年12月15日,由於上海創造社出版部出現混亂,郁達夫自廣州上船,趕往上海。孰料不到一個月, 1927年1月14日,便在留日同學孫百剛家邂逅了王映霞,一見傾心,立刻墜入情網,不能自拔。王映霞長身玉立,肌膚白皙,從小就有「荸薺白」的雅號。她面如銀盤,眼似秋水,鼻樑是希臘式的,鋌而直,嬌軀略現豐滿,曲線窈窕,骨肉停勻,在杭州女中和浙江省立杭州女子師範就讀時,一向都有「校花」之譽,及笄而後,更居當時杭州四大美人之首。郁達夫一見傾心,遂求再見、三見,於是上演了現代文壇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傳奇。

  郁達夫追求王映霞時的喜悅和熱戀,憂鬱和彷徨,其放浪和坦白,都已盡收在本書之中,讀者自可以用心去體會。1927年6月5日,郁達夫和王映霞在杭州聚豐園餐廳正式宴客訂婚,次年2月在上海結婚,3月遷入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嘉禾裡居住,算是正式組建了小家庭。婚後郁達夫和王映霞過著雖然清貧但卻平靜充實的生活,據郁達夫1936年日記,「晚上獨坐無聊,更作霞信,對她的思慕,如在初戀時期,真也不知什麼原因。」說明即便結婚十年之久,他們之間的感情生活依然濃烈。

與王映霞離婚

  然而因為戰亂,郁達夫到福建任職,王映霞偕其母與三個兒子避難富陽、麗水、漢口時,兩人之間卻爆發了嚴重的衝突,並且一而再、再而三,以至於不可收拾。1938年7月5日,郁達夫在漢口《大公報》第四版刊登《啟事》,全文如下:

  王映霞女士鑒:亂世男女離合,本屬尋常,汝與某君之關係,及搬去之細軟衣飾、現銀、款項、契據等,都不成問題,惟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一地址。 郁達夫謹啟

  原來此處「某君」即指時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的許紹棣,許此時剛剛喪偶,也正攜三個女兒在麗水,與王映霞朝夕相處。郁達夫聞聽有關兩人的傳言,本就將信將疑,又在自己家中發現了許紹棣的信件,終於忍不住大怒,夫妻爭吵,王映霞離家出走,郁達夫憤而刊登《啟事》。後經友人調解,郁王又一番懺悔,一場風波才告平息。

然而感情的裂痕卻自此愈來愈深,終至最後在南洋惡臉相向。郁達夫推出《毀家詩紀》詳細敘說王映霞與許紹棣的「熱戀情事,」而王映霞也以《一封長信的開始》和《請看事實》相對應。在報紙的推波助瀾之下,一對「富春江上神仙侶」終於覆水難收,以「協議離婚」分道揚鑣。王映霞從星洲孤身回國,郁達夫則攜帶兒子郁飛繼續在南洋飄泊,直到1945年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王映霞後嫁於華中航業局經理鐘賢道,據傳當時婚禮極盡鋪張奢華。2000年12月,王映霞去世。

  而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則是說有一位馬來西亞檳榔嶼歌女玉嬌小姐最後促成了郁王婚變。1939年元旦,郁達夫擔任《星洲日報》編輯的同時,又前往馬來西亞檳榔嶼參加該報的姊妹報《星檳日報》的創辦典禮,就是在那裡,他結識了歌女玉嬌。據說那玉嬌彷彿是王映霞年輕時的化身,而此時的王映霞,已是三個孩子的媽媽,顛沛流離,憂患餘生,兼之婚姻觸礁,哪裡比得上玉嬌的綺形玉貌,艷麗多姿。郁達夫在玉嬌身上,找到了王映霞年輕時的影子,燃起了他即將熄滅的愛情火焰。王映霞知情後,對他們本已觸礁的婚姻,無異於絕望至跌落冰底……

與李小鍈的一段情

  王映霞離開星洲之後,郁達夫的心境極其孤寂和頹唐,這時,一位國色天香的女播音員李小鍈(筱鍈、曉鍈、曉音)出現在他的面前,使他已是一潭秋水的心池,又波動起一片漣漪。李小鍈此時正26歲,她十分崇拜郁達夫的文學才華,並主動向郁達夫示愛。郁達夫此時焉有不回應的道理,兩人居然一拍即合。

不久,李小鍈就以郁達夫「契女」的名義搬到郁達夫家中居住,郁達夫也不避嫌疑,把自己的書房讓給李小鍈,暗中則已實行同居之好。為了表示親昵,郁達夫甚至用羅馬史家 Livius的英文名字Livy作為對李小鍈的昵稱,還常用德語IchLiebe dich(我愛你)來表示愛意。可是郁達夫的兒子郁飛卻強烈反對父親和李小鍈的結合,而郁達夫也不便和李小鍈正式結婚。1941年12月,李小鍈痛苦地搬出了郁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小鍈退到爪哇島,郁達夫逃亡到蘇門答臘。他在這時創作了著名的《亂離雜詩》,其中前7首就是為思念李小鍈而作。

第三任夫人何麗有

  郁達夫的第三任夫人是何麗有。這位新夫人原籍廣東,年僅20歲,生父姓何,幼時為一陳姓人家收養,所以原名叫陳蓮有。她相貌平常,沒有什麼文化,而且不懂中國話。郁達夫取「何麗之有」之意給她取名為何麗有。當時郁達夫為躲避日本人迫害,化名趙廉,在印尼與朋友經營一家酒廠。一直到郁達夫遇難,何麗有才知道郁達夫是中國文化界的名人,而不只是一名尋常的酒廠老闆。

  文學與戀愛,在郁達夫是互為表裡的。戀愛的激情,本來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觀其一生,無時不在飛揚著由戀愛所激發的才情,然後表現到文學的創作之上,寫就了一章章不朽的名篇。同樣,他的戀愛經歷也如同他的文學名篇一樣,煥發著迷人的光彩,悵惘也罷,迷離也罷,悲歌也罷,總之都成了傳世的名作。

(本文選自《燃燒的傾訴--郁達夫真情告白》)



責任編輯:輕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