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橫跨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始建於宋紹興八年(西元1138年),歷時13年完成。
它是中古時代全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故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美譽。八百多年來五里橋的長度是古代橋樑之冠,直到鄭州筑成黃河大橋後,才打破此記錄。
五里橋在明清兩代都曾經修繕過,根據《晉江縣誌》中記載:「晉江、南安之界,舊日以舟渡,宋紹興8年,僧祖派始筑石橋未就,21年(西元1151年)趙令衿成之,釃水(即分水道)362道,長八百十有一丈,寬一丈六尺……」
橋長為2255米,橋面寬3至3.8米,全橋身都是用巨大石樑來鋪架,最重的石樑高達25噸重。兩側有石護欄。橋板皆是堅實、又闊又厚的花崗岩石料,橋板長度5至11米不等,寬與厚為0.5至0.7米左右,橋面每節鋪設長石橋板6至8條不等,重達數噸,連成數里長,如長龍臥波,氣勢非凡。據「私家族譜」記載,這些橋板巨石,多是由咫尺相望的金門島開採海運而來的。
五里橋採用沙石與花崗岩作為建築結構材料,橋基則採用「枕木臥基法」,以採用方形石和長條石為基底,橫縱分層排列疊砌,再將枕木交叉相疊於砂石之上,在於枕木上建造橋墩的方法,與洛陽橋的「筏形基礎法」相似,但有所不同,而又有所創新。
現存有橋墩331座,分別有「長方形」和一頭尖一頭平的「半船形」和雙頭尖的「船形」三種形式不同的橋墩。
三種形式的橋墩,分別筑於最高潮水位之上、非水深急流、與高潮水位之下,三種不同水流的地段,巧妙運用大自然潮汐漲落的規律。不同部位,相應採取形態各異的橋墩結構,以緩解海潮衝擊,藉以延長橋的壽命。
近千年來,歷經了無數次颶風、海潮、強震、颱風暴雨的襲擊,尤以西元1604年,經受了泉州灣外8級特大地震的考驗,雖後有修葺,但基本上仍保持著原貌。其能有強大的抗震能力,主要是橋基採用了「筏形基礎法」填砌的原故。後來由於自然災害的襲擊,曾修筑過六次,橋的總長度也因自然淤積而縮短成為2070米。
五里橋上原有「水心亭」、「樓亭」、「中亭」、「宮亭」、「雨亭」等五座橋亭,雙邊橋墩護欄的建築風格粗獷古樸,護欄兩旁欄杆的柱頭上,彫刻有雌雄石獅、蟾蜍與護橋將軍石像,彫刻手法非常別緻,是為南宋彫刻的代表作品。
目前橋亭中僅存一座「水心亭」,亭的四周有13塊歷代修橋的碑文記錄。亭前石柱上有:「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 楹聯。尚有二尊護橋將軍石像,頭戴盔,身著甲,手執劍,軀高為1.59至1.68米,生動逼真、維妙維肖,是宋代石雕藝術的精華。
橋的兩翼水中筑有四座對稱方形的石塔,一座圓形翠堵婆塔,塔身彫刻佛像,面相豐滿慈善。橋的西端橋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橋的東端入口處有一白塔和觀音堂,是南宋時期所建,高達22 米,平面呈五層六角空心樓閣式仿木結構磚塔,外壁以白灰塗抹粉飾,建築風格十分古樸,高塔長橋,相映成趣。
當時主持建橋的泉州知州趙令衿,在修筑成天下第一長橋之後寫下一首詩:
「為問安平道,驅本夜已分;人家無犬吠,門巷有爐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斷鄉;梅花迎我笑,書報小東君。」
五里橋這偉大的橋樑工程,是繼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之後,以工程之艱鉅而著稱,繼而在泉州府地方產生了一股「建橋熱」,才讓泉州成為有「橋樑甲天下」的號稱。
在南宋,晉江的安海鎮怎會有如此龐大的資財,來建造這偉大的橋樑工程呢?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安海鎮」於府南六十里,古名「灣海」。海泊至,州遣吏攫稅於此,號「石開津」。
又據明代編著的《安海志》中稱說: 古時的安海人善於發展海上貿易,宋元時期,泉州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的繁榮,海外交通發達,經商足跡遍佈天下,五里橋更是當時海外交通發達,社會經濟繁榮的實物見證標誌。同時也顯出宋元時期,泉州先民的建築智慧與當時科技進步的高超水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