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族南北「血緣」其實不同?


早在1929年,我國學者就發現了漢族ABO血型南北人群的差異。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袁義達的《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和人口分布》一書更是指出,漢族南北之間存在著遺傳結構上的差異。以我國南方的武夷山和南嶺為界,南北兩地的漢族血緣相差甚遠,南北兩地的漢族血緣比南北兩地的漢族與當地少數民族的差距還要大。從生物遺傳學的角度講,我國的漢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緣上的完整群體。


中國人最早的ABO血型的正式數據出現在1918年,到目前為止,中科院遺傳所的研究人員一共收集了655份有關中國人的ABO血型的國內外文獻,共計1818180人。除去少數民族的數據,有關漢族的文獻325份,統計學上有效文獻305份,計909900人的血型數據。研究人員用這305份的中國漢族ABO血型數據得到了漢族的地域親緣圖。該圖表明,南方人群(包括福建、臺灣、廣東、澳門、香港、廣西和海南七省區)同北方人群(除去南方七省區)生物遺傳距離比人們想像的要遠得多。

由於「姓氏基因」存在,通過對同姓人群遷徙的研究,就可以掌握群體的遺傳情況。

漢族南北兩地的血緣的差異是如何形成的?袁義達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從我們先祖長期的遷移、混居和融合中尋找答案。由於ABO血型是1900年才被奧地利人發現,現在所說的遺傳基因更是近幾十年的事。那麼,要研究1900年之前的漢族群體遺傳的情況,一個便捷的渠道就是研究「姓氏基因」。

袁義達說,他們收集了幾十年來上百萬份血型數據,經過計算機聚類統計分析後發現,不同人群的血樣中的血型、酶、蛋白質的區域分布和人們姓氏的區域分布高度一致。這種高度一致當然不是一種偶然性的巧合,它恰恰反映了中國人的姓氏分布與遺傳血型的分布存在必然的內在關係。中國人一般都是子女承父姓,這種姓氏的傳遞方式與代表人類男性的Y染色體的遺傳方式相同,而且從研究來看,中國人姓氏的傳遞是連續和穩定的。這就是說,各個歷史時期的同姓人群的分布不但記錄了當時社會進化的痕跡,也反映了人類遺傳物質在人群中的分化過程。在漢族的社會中,宗族觀念根深蒂固,直到1949年前,同姓同宗仍是一種很強的聯繫紐帶。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漢族人習慣於同姓聚集,幾姓聯宗,這種生活方式的結果就是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同姓人群。中國同姓人群的歷史、數目和規模是中國人特有的社會現象,ABO血型的分布正是受到了同姓人群分布的選擇。

  漢族南北兩地的血緣的差異在宋代已經形成,其分布規律與現代的分布規律基本一致。

袁義達說,他們對不同時期的各省姓氏分布的數據進行生物遺傳距離的分析,獲得了宋朝、明朝和當代的漢族人群的三張聚類圖,從「宋朝姓氏分布的地域親緣關係聚類圖」可以看出,漢族從宋朝開始已經形成了南北二大區域:南部的廣東和福建與北部的其餘14個省。「明朝姓氏分布的地域親緣關係聚類圖」也非常清楚地把明朝中國人分為南北兩大人群,形成福建、廣東和廣西三省為南方人群,其他14省為北方人群的局面。而且明朝的人群地理分布特徵已與當代的分布基本一致,其南北兩大異源漢族的地域分界線也應在武夷山和南嶺一帶,而不是在長江。與宋朝的地域人群分布相比較,廣西已與湖南分離而與廣東、福建聚類。

 「當代姓氏分布的地域親緣關係聚類圖」反映了當代中國漢族的南北兩大人群的異源性,以及明顯的分界地域在南部的武夷山和南嶺一帶。29個省區市分為南北兩大塊,而且其遺傳距離很大。南方漢族包括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省、香港和澳門。

總之,宋、明、今三個時期的姓氏遺傳距離分析結果表明,在中國1000年前的宋朝已經形成了南北兩大區域的人群,從姓氏遺傳信息上明顯地顯示出南北兩大區域人群結構的區別,表明南北兩大區域人群的不同源性,其明顯的地域分界線在南方的武夷山和南嶺。

中國人姓氏的歷史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主要起源於中國西北和中原地區的民族,融合併同化了各個時期周邊各民族的姓氏,形成了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在使用的漢字姓氏。

根據1000年來的中國人姓氏分布和對人群遷移、混居和融合情況的分析,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民族聯合和進化的歷史,也說明瞭中原地區的人群是組成中華民族的主體,它融合了南北各個時期的民族成分,尤其是北方地區的民族成分,形成了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當代的中華民族的整體。當代人群分布的情況基本上與明朝、宋朝人群分布具有很高相似性和漸漸變化的過程,它們之間的區別點正是反映了這1000年期間人群進一步遷移與分化的結果。

漢族南北兩個不同的群體形成,是由社會歷史的發展、地理上的隔離以及語言的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漢族南北兩個區域人群在歷史上是怎麼形成的呢?袁義達認為,華夏民族在長期的遷移和進化過程中,北方地區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突厥、羌、蒙古等屬北蒙古人種的民族。而兩廣閩臺地區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如南越、交趾等屬南蒙古人種的民族。

北方地區地形平坦,人群遷移容易,所以,北方人群間的同化和語言統一要比南方地區快。南方地區,特別武夷山和南嶺以南,由於丘陵起伏,地形複雜,人群遷移困難,人群間的同化時間長,互相交往困難。長期以來造成地理上的隔離狀態,語言變化很大,形成無數的「族群島」。

袁義達指出,幾千年的漢族進化歷史也證明南北地區的漢族存在差異,而且是一種群體遺傳基因進化上的差異。因為文化上的差異,包括語言上的差異,通過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在不長的時間內可以改變或縮小這類差別,這類差別不是根本性的。幾千年的不同程度的隔離和遺傳基因進化中所造成的不同地區漢族亞群體之間的差異才是本質上的區別。

袁義達,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5年-1986年,1988年和1992年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工作,創建了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在國內外共發表了30多篇論文和兩部專著。研究方向:1. 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的研究。2. 中國人遺傳基因多樣性和姓氏分布相比較的研究。3. 姓氏群體遺傳與疾病在地理分布上相關性的研究。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