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警惕金牌變成精神鴉片

發表:2004-09-02 01: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奧運結束,回國的中國奧運代表團走下飛機時,似乎不是一個個活人,而是一塊塊金牌;先是中國媒體上滿眼金牌以及金牌的昂貴價格:金牌兌換來「民族英雄」之名,金牌兌換成大把獎金,金牌兌換成政治榮譽──男的變成「五一獎章」,女的變成「三八紅旗手」,還要獲得胡、溫等黨政高官親自接見,這可是救主施舍給臣民的政治金牌。

32枚金牌的歷史性突破,與其說是中華民族贏得了民族榮譽的金牌,不如說是中共政權又贏得一枚政績金牌。正是這種奧運金牌被塑造成政權金牌的感覺,使我多少瞭解了自己看奧運直播時的感覺。

110米欄的12秒91,劉翔跨出破奧運記錄、平世界記錄的好成績的瞬間,正看電視直播的我,從座椅上跳了起來。

萬米金牌爭奪戰中,賽前不被看好的中國姑娘邢惠娜,在最後的衝刺時刻,她突然加速,力壓衣索比亞的集團戰略而一舉奪金,更令我激動不已,甚至眼睛有些濕潤。

然而,央視直播員那近於失聲的叫喊,劉翔在領獎時的舉動,卻讓我感到噁心:一步跳上金牌領獎臺,將準備好的國旗高舉過頭頂展開,那種誇張做作的表情,似乎他一個人帶領著中國,把整個世界甩在身後:「亞洲有我,中國有我」。之後,央視的畫面上幾乎全是劉翔的面孔,而只有很少對邢惠娜的採訪。

看中、俄決賽,中國隊在2:0落後的困境中,連贏三局獲得金牌,電視機前的我和妻子,再次被女排姑娘在逆境中的頑強所感動,也為俄羅斯主攻手、那個佔據世界女排的第一高度的年輕姑娘的淚流滿面而惋惜。比賽結束後,我和妻子還評點了一會兒這場扣人心弦的金牌爭奪戰。

這樣的決賽,體現了「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為觀眾帶來了緊張中的驚奇和愉悅。

然而,今晚央視的新聞聯播以大篇幅宣傳女排奪冠,緊接著《焦點訪談》又做了女排奪冠專輯,回顧女排的昔日輝煌,重提八十年代的「老女排」精神,高調讚美「新女排精神」──地域橫跨中國的東西南北以及港澳,職業涉及方方面面,年齡縱跨白髮老人、青年學子到紅領巾少年,女排訓練基地的人,女排隊員的家人和家鄉人,觀看這場比賽的人,大街上面對央視記者的人……人們跟著記者的引導,大都表情誇張、聲音顫抖,也有人面對鏡頭髮誓學習女排精神的語調,透出一股惡狠狠的勁頭。

在八十年代,最早喊出「學習女排,振興中華」口號是北大學生,央視報導自然不會放過。央視特別突出了北大學生的激動反應。鏡頭中的北大人,顯然是事前有所準備,一律穿著印有紅色「北京大學」字樣的白色體恤,個個激動地讚美和發誓。當年,北大學生提出敢於拚搏的「女排精神」,立刻作為官方的意識形態教材向全國推廣,成為各行各業學習的典範。今天,中共宣傳又在重演昔日的一幕。看來,老北大精神早已蕩然無存,北大的諸多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越來越墮落為「幫閑工具」。

央視報導以高亢的語調煽動說:女排贏得的,不僅是一枚金牌,更是民族精神!這種不遺餘力的民族主義煽動,讓我頓感吃了一隻蒼蠅,掃盡了我昨天看比賽時的興奮、緊張和愉悅。

毛澤東時代的「乒乓精神」、鄧小平時代的「女排精神」,江澤民時代的「奧運精神」。如今統統變成金牌精神,如同「小康精神」統統變成「金錢拜物教」一樣,中國的金牌也是「金錢拜物教」的產物。

細心的林思雲先生計算過:從備戰悉尼奧運開始,四年備戰奧運的最低200億人民幣的巨額投入,以30塊金牌計算,平均每塊金牌的投資7億元。如此奢侈的金牌,無人統計過是不是世界之最,但與另一體育大國俄羅斯比起來,中國對奧運的200億投入比俄羅斯相當於4億人民幣的投入,整整高出50倍。

同時,體育在中國是用高牆封起來的國家化貴族化的特權,而基本上與提升百姓身體健康無關。中共政權對奧運的巨額投入超過當今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體育腐敗的愈演愈烈和90%金牌運動員的一夜暴富,也使體育資源分配上的兩級分化日益拉大。僅就國人人均佔有體育資源的兩極分化而論,目前中國的人均佔有體育用地僅為0.006平方米,而且,數量超過60萬個的各類體育場館,67%歸教育部門所有,25%歸體委等系統所有,真正的公共體育場館不足7%。城鎮百姓大都只能在公園裡和馬路邊鍛練身體,廣大農民幾乎就與公共體育設施無緣。

在依然貧困的中國,中共政權之所以巨額投入奧運金牌,顯然是源於金牌政治的需要,「金牌崇拜」的背後是官方的政績需要,也是煽動狂熱的民族主義需要。或者說,1949年後,無論是毛澤東時代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職業體育就變成國家包養的項目,中國體育史就是體育變成獨裁政治工具的歷史,職業體育與狂熱的民族主義結盟,為獨裁政權的成績及其穩定服務。

中共體育,不但是揮霍民脂民膏的奢侈的金牌體育,而且金牌被用於洗刷「東亞病夫」恥辱和重振「天朝大國」霸權的民族主義目的。

體育是中共政權實施統治的工具,而非國家文明水平的展示。中共在盡力把金牌在變成國人的精神圖騰的同時,金牌也變成了國人的精神鴉片。

2004年8月29日於北京家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