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行千里,老人永遠的牽掛
長沙市西郊的光輝磚廠是一家開辦才兩年的私營企業,磚廠老闆葛方光從開貨車幹起,賺了一點辛苦錢。2000年7月,聽說長沙西郊某磚廠老闆想轉行,葛方光就盡其所有接下磚廠,又從安化老家招收了60多名工人,轟轟烈烈干了起來。不久,葛方光將妻子劉麗芳和上小學的兒子接到長沙。
磚廠在夫婦二人的努力下,第一年就收回投資,還淨賺了30萬元。因此,當夫婦二人回老家過春節時,衣著光鮮,大方闊氣,頗有衣錦還鄉的味道。然而,劉麗芳的父親劉子昂卻告誡他們:「創業容易守業難,做父母的希望你們有出息,更希望你們在外平平安安……」
劉子昂年過七十,當過村幹部,閱人無數,有錢就變臉的例子他見過不少。
春節後,劉子昂讓兒子劉軍志來磚廠幫忙。葛方光喜出望外,因為劉軍志當過多年村會計,而磚廠正缺一個會計,自己沒有多少文化,劉軍志一來幫了他個大忙。而劉子昂另有自己的想法,把兒子送到長沙,一方面可以幫助女兒,另一方面也可以隨時知道女兒的情況。
生意上了軌道,葛方光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劉麗芳難免受到冷落。她是一個女人,自然希望丈夫多關注她,有了錢,她更注重打扮,化妝品不高級不用,服裝非名牌不穿。她和附近的一些老闆夫人交往多起來,成為這個圈子裡的一員。在這個圈子裡,那些有錢的老闆都是有情人養二奶的,而夫人又管不了。她們不止一次告誡她:「你老公長得英俊,又年輕,不知有多少女人爭著投懷送抱呢。」有一次,要好的一位老闆夫人和她去友誼商城,那老闆夫人說心情不好,掏出手機叫「解悶」的來。半個小時後,一個身材修長的青年男子趕來,兩人卿卿我我,對劉麗芳毫不避諱。劉麗芳開始還有些難為情,時間久了也能坦然接受。顧影自憐,她失落的心也開始萌動。
2001年12月上旬,葛方光到外地討賬去了3天,劉麗芳紅杏出牆了。經常來磚廠的長沙某建材公司的青年牛松一直對劉麗芳有意思。劉麗芳雖已年過三十,但姿色尚存,且有老闆夫人的身份,自然讓不少男人動心。牛松常藉口來磚廠和劉麗芳接近。牛松26歲,還沒有結婚,長得端正,加上人很乖巧,深得劉麗芳的好感,和牛松在一起,聽他的奉承話,看他覬覦的眼光,心裏充滿曖昧的愉悅,煩惱也煙消雲散。
他們的反常舉動被劉麗芳的哥哥劉軍志察覺,他又氣又急,又不好對妹妹妹夫明說,只好打電話回家告訴了父親。
女兒出軌,老父憂心如焚
遠在安化鄉下的劉子昂得到兒子的「密報」,羞愧難當,他沒想到花心的不是女婿而是女兒。劉子昂一連幾天晚上不能成眠,他終於忍不住要去磚廠親自勸解。
葛方光對他異常冷淡,垂淚的大女兒讓他又氣又憐。他苦口婆心勸說女兒,說葛方光的種種好處,說他們以前的美滿恩愛。
當白髮蒼蒼的老岳父顫抖著身體說女兒對不起他時,葛方光的心軟了,他說:「我是捨不得麗芳,我有時打她罵她事後也是後悔的,我天天忙個不停,冷落了她,但她實在不應該……」他想不通,像他這樣不嫖不賭幹事業的丈夫,妻子為什麼還不知足?劉子昂也很迷惑,他讓小女兒買了幾本關於家庭夫妻關係的書籍,送給葛方光。葛方光看後,似乎有不少啟發,不再打罵妻子。
女婿的氣漸漸消了,但女兒還心存芥蒂。劉麗芳得知她的婚外情之所以露餡全是父親「搗鬼」時,怎麼也想不通,對父親不冷不熱。劉子昂內心有苦說不出,他想,「解鈴還須繫鈴人」,光女兒收心了還不行,還必須要牛松也收心,才不會死灰復燃。
他四處打聽牛松的下落,從6月2日到7月初的一個月裡,他找遍了長沙的每一條街,也花了兩千多元錢。好在他來時就做好了充足準備,帶了兩萬元的存摺。他沒有告訴兒女們,他要憑著自己的執著,把女兒的生活重新找回來。
那一天,他在長沙街頭頂著酷暑奔波時,一陣眩暈,昏倒在街上,到醫院一檢查,是由於高血壓引起的偏癱。看著病床上的父親,劉麗芳哭了,她深深地懺悔:父親這一切都是為了她!
人海茫茫中找一個人談何容易,劉子昂覺得不能這樣蠻幹,他從女婿手裡拿到劉麗芳以前的手機號碼,放進手機,讓小女兒模仿大姐的聲音打牛松的手機。這一招果然頂用,出事以後就不接電話的牛松說話了:「你還好嗎?」
「好,我們2點到烈士公園門前見面吧,等我。」劉小芳模仿大姐的聲音不露破綻。
下午2時,牛松出現在公園門口,劉子昂迎了上去,牛松硬著頭皮和劉子昂坐下來交談。劉子昂先把葛方光、劉麗芳現在的情況說了一遍,又說了兩人的過去……說了整整一個下午。
面對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牛松深感愧疚,他掏出自己的手機卡扔進湖裡,向劉子昂保證:「這卡我本是為麗芳留的,現在我不用了。老伯,你放心,我再不會來打擾你們了……」
劉子昂長長地舒了口氣,如釋重負。
(因涉及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摘自《公安月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