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首董建華第一任任期的五年內,負責港、臺關係的,是架構之外的董建華特別顧問葉國華。但正因為臺灣和一國兩制都是極為敏感的政治問題,一個機制之外的葉國華和小心翼翼的香港官僚體制,從來就沒有擦出火花,而港、臺關係也因此受制於香港這邊的「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官僚心態。
據瞭解,特區政府對臺灣派駐香港機構的代表官員,不管職位大小、性質或單位,總是統統擱下,往往耽擱幾個月,甚至有超過一年的例子。中華民國駐香港代表張良任,就等了超過一年才取得香港工作簽證,而新聞局派駐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的平路,也要等上十一個月。一些明明是與政治無關的臺灣駐港經貿官員,也無緣無故的耗上好多個月的時間。
董建華在第二任任期剛開始,就取消了特別顧問葉國華這個位置,由體制之內的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正式出面主管港、臺關係,但至目前為止,林瑞麟並沒有發揮他應有的角色,甚至當被問到平路終於獲得工作簽證到香港履新時,他還是官腔十足的警惕平路要遵守「錢七條」,即中共副總理錢其琛提出規範香港與臺灣關係的七項原則。
不過,林瑞麟在北京與國務院對台辦副主任周明偉會面後,高調的提出香港未來對臺灣關係的工作方向,可說是與過去「微言慎行」的態度有明顯的改變。
張良任曾經表示,不管如何總要找到港府的「對頭人」建立對話渠道,那怕是要敲門敲到手軟。看來林瑞麟這趟訪問北京之後,將會認真聽聽門外敲門的是誰了。(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