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偽劣產品
誤區之一:獨裁=愛?
我的爸爸媽媽十分愛我,可那種愛的方式讓我難以接受。我的一言一行都在他們管束、監視之下,不管做了什麼都得向他們報告。媽媽常拿我和哈佛女孩劉亦婷比,好像我是偽劣產品。上初中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在家裡看到一本課外書,監獄還有圖書館呢,可見我連囚犯都不如。爸媽聊天時滿臉笑容,可當我一出現在他們身邊,他們馬上就嚴肅起來。我多想看到他們笑著和我說些與學習無關的話呀,哪怕一次只說一句也行。--陳曉
科研所的張研究員一門心思想讓兒子上重點大學。前年高考,他讓兒子連報5所錄取分數線很高的學校,結果兒子名落孫山。張研究員覺得無臉見人,罵兒子考不上重點大學活著也是白活成了家常便飯,兒子稍有反抗便以武力相向。一年後再次高考,他在兒子的志願表上又填了那些學校,還警告兒子:「這是你挽回名譽的機會,也是我們挽回面子的機會!記住,這是惟一的機會!」第二天,兒子失蹤了,行前留下一紙:「我不恨您,只恨高考,我不爭氣,只求一死。」研究員夫婦悲痛欲絕,後悔莫及。
德國魏恩斯特凡學院曾經做過一項實施,將六株西紅柿細苗分兩組種植,第一組在養育時常為它們放音樂,並與它們交談;另一組僅僅加以灌溉。種植結果使專家非常吃驚:第一組不但比第二組多收了22.2%的果實,而且果實又大又漂亮。
連植物也需要感情,何況孩子。
法國一項科學調查顯示,在喜歡打孩子的父母中,有83%的人智力屬於低下水平,他們不得不藉助於體力來完成對於子女的教育,以彌補智力的不足。然而比體罰更為嚴重的是精神傷害。
一位心理學家在分析了一些家長之後說,相當一部分通過以強權壓制孩子來樹立尊嚴的父母在童年時代都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自幼就產生了自卑感,所以在為人父母以後,特別注意在孩子面前通過打罵來樹立自己的自尊,這是潛意識的報復心理。他們向孩子施壓要求考取高分,一方面是為孩子的將來著想,另一方面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尊--孩子考得好,就證明自己教子有方,比別的家長強。
自卑感是成材之路上最大的阻力,這個阻力卻常常由望子成龍的父母造成。如果成天都聽父母在耳邊說「這孩子沒出息,比某某差多了」,孩子漸漸就會真的認為自己沒出息,不如別人--連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都不認可他,他怎麼能不自卑?自卑是一條惡性循環的鎖鏈,它使得每一代人都成為上一代人的犧牲品。愛孩子應該是無條件的,只在孩子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時才給予的「愛」與傷害孩子的凶器沒有分別。
誰是分的奴隸
誤區之二:分數=智慧?
德國有位名叫拉爾斯.溫德霍斯特的男孩子從小就迷上了電腦,在14歲時就偷偷推銷過電子產品。在他16歲的時候,父親同意他輟學並以自己的名義貸款10萬元為他成立了一家公司。一年後,他已經是一個由13家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的總裁,手下有僱員100名。他在中學時成績不佳,但為了業務需要,他居然在半年內就學會了中國話。
分數不等於智慧,千萬別錯把分數當作智慧,分數能使你的孩子聰明,也能使他愚蠢。
中國父母的致命缺點就是過分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而現行的考試基本上就是鼓勵死記硬背。課本上的東西該學,但它們所能創造的價值並不值得孩子投入整整六年的時間和精神。知識經濟把分數當回事,又不真當回事,沒有一個老闆會因為你讀書時拿過高分而給你高薪,重要的不是文憑,而是文憑代表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及想像能力,沒有這些,再權威的文憑也是廢紙一張。但令人不解的是,一些學校和家長,評估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竟然是老實、聽話,換個說法不就是膽小、呆板、缺乏創造力嗎?按照這樣的標準培養的孩子,有沒有競爭力?
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兒吳青是北京外語學院的教授,她的兒子高中畢業後不想考大學而喜歡搖滾樂,吳青教授並沒有以兒子為家門之恥,而是理解並支持兒子棄高考操搖滾樂自謀職業。上至冰心老人,下至吳青教授,他們看重的是孩子的意志和能力。
你才多大
誤區之三:年資=真理?
我現在在家裡扮演著一個沉默者的角色。因為我如果不同意爸媽的意見開口爭辯,他們就會說「你才多大?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或者是「我們是過來人,難道還不如你明白」之類的話。既然他們認為人的年紀越大說的話就越正確,我想我也就沒有任何發表不同意見的資格了。--劉順強
我們很多家長從沒有進行過教育方面的專門訓練,他們不願意也很少想到去尋找教育所需要的專門知識,卻又都認為自己是這方面的權威,這是一個可怕的現實。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是人就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利用年齡優勢剝奪別人權利的人絕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事實上,因為學歷及自身修養的關係,很多父母並不具備客觀科學地分析問題與看待人生的能力,他們的一些見解幾乎都源自於個人生活的積累,往往更適用於自己生活的小圈子,盲目性很大,自以為是的成分也很多。也就是說,這些見解根本就不具備權威性和指導性。但對孩子的權威意識卻已長到了他們的DNA中。孩子最最需要的是尊重,在一個一切都是大人說了算的家庭裡,孩子的地位無疑是最卑微的。孩子既然覺得沒受到上一代的尊重,當然不會採取合作的態度。事實上,不願上學,說謊,不服從,殘忍,出走以至少年犯罪,都與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有直接關係,家長往往不願意承認這一點。劉順強同學選擇了沉默,他的父母再也不會從他嘴裡聽到反對的意思了,但,這是教育的勝利還是教育的悲劇?
我是罪人
誤區之四:養育=犧牲?
最近我們快填高考志願了,我喜歡畫畫,想報藝術系,媽媽卻堅決反對,認為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學英語才有前途,可我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語言天分,英文成績也不好。媽媽就一直說自己當年多麼想出國卻遇上文化大革命,又說後來日子好了她卻為了我放棄了哪一次的進修哪一次的學習,後來還流淚了,弄得我也哭了,覺得自己真像罪人。可文化大革命又不是我造成的,如果那些什麼發展機會真那麼重要,她又何必要生我下來耽誤她的前程?--孫嶺霞
我們個別家長總喜歡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犧牲者的形象,經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她),自己連電岸濟豢垂(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